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普-量子通信

科普-量子通信

-3-
量子的由来
波尔原子量子理论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的基本观 点应用于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从而创立了波尔理 论。 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 理论到玻尔的原子量子理论,在百年的时间里,量 子力学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爱 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物理学灵魂的论战”引发了 无数科学家对“量子纠缠”现象的研究,从而点燃 了量子通信的星星之火。 量子通信 1993 年,基于量子纠缠理论,美国科学家贝内特提出了量子通信 (Quantum Teleportation)的概念。 1997年,在奥地利留学的中国青年学者潘建伟与荷兰学者波密斯特等 人合作,首次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传输。
-4-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量子物理+信息科学
量子物理 研究微观粒子的运 动规律 量子通信 其特点:高效率 绝对安全
信息科学
人与人、物与物传 递的消息
-5-
量子通信特点
比光速还快
爱因斯坦坚持认 为不可能存在比 光速还要快的信 号,任何比光速 快的“鬼魅似的 远距作用”都是 不可思议的。
高效率
绝对 安全
量子世界中的任何事件 都是不可能被窃听的。 1、一个未知的量子无 法被复制; 2、为量子态的任何测 量都会留下痕迹。
-6-
量子通信应用 “超时空穿越”神奇场景有望变为现实。
由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 成的联合小组,在量子通信上 取得新突破。
量子通信——科幻变成现实
-7-
在我国的发展
2014年1月,中国量子通信“京沪干 线”技术验证项目通过评审,项目由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建设单位 ,计划用3年时 间进行建设,形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 信、可扩展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
讲座材料 1123
1123
量子的由来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1927年)
一张传说中集中了地球上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
-2-
量子的由来
普朗克能量子 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说:物体 在产生和吸收辐射时,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以一定 数量值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的。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 是有一最小的单元。这个不可分的能量单元,普朗克称它 为“能量子”或“量子”,即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因此获 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为量子论奠下基石。 爱因斯坦光量子 1905 年,爱因斯坦在一篇论文中提出,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瞬时现象,波动论 的结论同经验不相符;要解释这类现象, 只能假设光是由能量子所组成,即“光量 子”,以后人们称其为“光子”。这是人 类认识自然界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 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即“波 粒二象性”,同时也为量子理论的发展打 开了局面。
2014 年 3 月,济南量子通信试 验网正式投入使用,是世界上已知 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 试验网。为我国发射首颗量子科学 试验卫星,率先实现星地一体广域 量子通信技术,实现全球化量子网 络,具有重大意义。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