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2422012年4月 浅议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武英梅摘 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子经济和电子商务立法的变革,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的立法现状入手,对电子商务法律的调整对象和立法原则进行了总结研究,系统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面,并最终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的三步骤,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 意思自治 行业自律原则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c)-242-02随着电子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现今状况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在法律规定上占据优势,在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在市场经济下,所有的商事行为只有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来进行规范,才能保证自身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虽然发展较快,但却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没有一部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律进行系统的规制。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依然落后于世界脚步,欧盟、联合国贸法会、美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适用于本国或本地区的电子商务法。
中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上的落后将会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1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我国现有的电子商务方面立法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立法规范,缺乏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例如:《合同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
这样的立法现状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我们必须重视电子商务立法体系的构建,只有对其加以重视,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电子商务立法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制定出有利于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规范。
2 电子商务立法的立法原则与调整对象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概念,但是不同的说法表达的意思却是大同小异的。
就是指在客户的要求下,通过数据电文提供的有偿服务。
联合国和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对电子商务的调整对象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以有利于电子商务贸易在该地区的有序发展。
虽然不同的学者和不同的地区或组织对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几乎所有的版本都对“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包含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一说法持肯定的态度,这一相对统一的认识标准有利于完善电子商务市场,有利于解决因标准不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原则包括:2.1 最低限度调整原则虽然电子商务是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新体现,但是并不意味着其能摆脱传统商务的本质特性,传统商事交易法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所以意思自治也应该是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也说明电子商务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是鼓励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而非限制。
此外,还有一个原则是为了鼓励技术的进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力量作为坚强后盾,并且规定了电子商务不能因为采用电子的形式为借口而抵制法律的效力,也不能因为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受到优惠的待遇,此原则为技术和媒介中立原则。
2.2 国际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全球性的,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非是单纯的仅限于一国的范围内。
所以这些年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在电子商务立法方面达成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由联合国贸法会指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就是很好的体现。
当然,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也必须坚持这一点,在立法过程中注意和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规范相结合,才能不偏离国际上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大方向,才能更容易与国际接轨,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但是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交易习惯不同,这就决定了要考虑国情但又不能过分强调,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法成为调整电子交易的法律。
2.3 鼓励行业自律原则行业自律原则在电子商务立法中是需要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一方面,因为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比较快,可谓是日新月异,但是立法一般都有滞后性的缺陷,不能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是多重的,并不是单一的,这样仅靠一部电子商务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3 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对信息流的规范、资金流的规范和物流的规范。
3.1 对信息流的规范目前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文献是联合国贸法会草拟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所以我国在电子合同立法方面应以此为蓝本,并结合我国合同法中有关数据电文的相关规定来构建我国的电子合同法律体系。
同时,各界对电子代理人的有关界定和规范也有广泛的讨论,电子代理人是指由编制人设定,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以实现编制人的意愿。
电子代理人是由人编制的,代表着编制人的意思,虽然电子代理人不具有法律人格,但是通过电子代理人进行的行为同样反映编制人的意思,具有同自然人与法人作为代理产生同样的法律效力。
但也不能否认电子代理人的特殊性。
由于电子商务本身的特殊性,所以电子商务的安全应是电子商务立法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可以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电子商务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 2012年4月243立法都把这一问题放在极其关注的位置上。
首先要明确的是对电子签名是否具有效力的认定,新加坡、欧盟和美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都有立法对电子签名效力的认定持肯定的态度,由此可见,确定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
所以,中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不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背道而驰,我国应承认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电子签名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借鉴一些国家先进的、可行的立法经验和立法方法,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基础上也要兼顾技术问题,应保持技术的中立性,并对安全电子签名问题做相应的规定。
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商务中的另一重大的课题。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电子商务中商标权问题主要涉及域名的保护。
有学者认为,对于域名的保护没有必要专门制定新的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与其相关的法律关系,直接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解即可。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侵权问题进行了规定,再加上传统的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些都对电子商务中著作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但目前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著作权法律关系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一般认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中有三方面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的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中最重要的权利,即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以及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
在我国,虽然在网络传播权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规定,但在其他两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还有欠缺。
这种情况也应成为我国著作权保护立法关注的重点。
有效的技术措施问题是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涉及到的重要问题。
对有效的技术措施的界定标准可以借鉴欧盟的界定标准,并且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具体情况和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的空白。
其次,对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首先我们要承认制定有关数据库保护的专门法律是必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有资格受到法律的保护,有学者认为,只要是独创性的数据库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也有学者认为,应制定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来进行参考,但都是各说一家,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说法。
3.2 对资金流的规范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等问题是该部分所涉及的主要的法律问题,电子货币是由网络银行发行的,并且具有与传统货币等同功能的一种数据货币,其本质是一系列的数据信息。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支付方式也必然会发生变革,网络商务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就要求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方式与之相适应。
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引起的新的支付方式的出现,这就必然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在我国,首先应该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电子货币管理机构,负责对电子货币技术标准进行制定,再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各银行发行自己的电子货币。
3.3 对物流的规范新型的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电子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传统的物流法律规范所无法解决的,这就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法律规范的出现,对该法律规范的制定可以借鉴传统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电子物流是一种通过在线以数据形式传送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应针对电子物流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保证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有序。
4 结语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不成熟,这是我国实务界和立法界普遍持有的观点,他们呼吁制定一部完备可行的电子商务法。
因为,其一,电子商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许多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有待研究;其二,电子商务一直是一个发展比较快速的部门,更新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在这一领域可能永远看不到成熟的状态,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仔细考察研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这一领域的法律关系;其三,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不确定性等缺陷,这就无法避免制定法的不完备性,为了尽可能地使制定法完善,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就需要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改进。
所以,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处于掌握主动权的有利地位,制定一部中国自己的电子商务法是极其紧迫的。
参考文献[1] 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2] 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王利明.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冲击与因应[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4] 刘剑文.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覃征乐平田文英.电子商务与法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管理,是网络消费平台持续健康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将这一问题更加规范化的操作和管理,必须在《消法》中得到体现。
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禁止各种“刷钻”行为的产生,虽然淘宝对于店铺的虚假行为也有着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是作为一个网络平台而言,这种规定的执行力度和可行性显然是要受到质疑的。
只有法律的规定,才能起到行业震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