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八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八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后 期
全面抗战时期 沉重打击 (1937-1945) 抗战胜利后 (1945-1949)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二、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 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民族资本的萎缩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 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三)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而陷入绝境。
不同点
道路 影响
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 建立新中国,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 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的新时代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考向3:党的光辉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一)探索特点 ❶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解析】 ❷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A错:国共十年对峙是 1927 —1937年的历史,A项属于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的 ❸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任务,故错误,符合题意; ❹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B对:B项是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历史贡献 C对:武装斗争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❶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D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体现了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正确 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 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伟大的复兴历程。 处理了国共两党关系,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共同点
(革命性质)
反殖民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 ①指导思想、②领导阶级、历程
(一)兴起——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⒈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 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⒉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 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考向2:合乎国情的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考查横向关联]
手段 形式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手段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人民大革命
相同点
指导思想 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本国国情密切结合 结果 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斗争对象 资产阶级 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以城市为中心,再到农村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 市
(一)调整 ❶国民大革命时期,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❷大革命失败后,针对国民党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方针,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❸随着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倡导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积极为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努力。 ❹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 全民族抗战。 ❺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国民党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进行人民解放 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启示 ❶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 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❷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1919.5.4 1921.7.23
事件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主要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2.7
1924-1927 1927.8.1 1927.10 1935.1 1936.10 1937-1945 1946-1949 1949.10.1
知识回顾
二、经济上:宏观把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9C70年代前后—1949年)
时间 晚清 时期 民 国 时 期 民国 初期 南京 国民 政府 时期 19C六七十年代 19C末20世纪初 一战期间 (1912-1919) 一战之后 (1919-1926) 前期(1927-1937) 阶段 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进一步发展) 萧条 短暂发展 原因 影响
经 济 表 现 思 想
生 活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拓展深化:正确理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 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胜利后的社会既不是 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如:中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30年,无产 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 主义革命的开始。
[例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趋成熟时期,对其日趋成熟的表现 理解错误的是 A.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关系
A
国民革 命时期 土地革 命时期 (1)政策: 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依据: 帝国主义“以华治华”,支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大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1931年 随着日本大举侵华,主要矛盾逐渐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 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日矛盾 成为主要矛盾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四)高潮——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⒈抗日战争: ⑴过程: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 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反攻并胜利。 ⑵意义: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⒉解放战争: ⑴背景:抗战胜利后,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国共产党为 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 ⑵过程: 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开始反攻; 1948—1949年初,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4月,渡江战役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二)发展——国民大革命 ⒈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圭义,确定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 来。 ⒉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三)进一步发展——国共十年对峙 ⒈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 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⒉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民众动员
中共实行充分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战场互相配合, 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 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国抗战得到苏、 美等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战略战术
国际环境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1)政策: 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 (2)依据:
抗日战 争时期
解放战 争时期
(1)政策: 联蒋抗日 (2)依据:
(1)政策: 自卫反蒋 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共领导的 (2)依据: 广大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一、政治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考向1: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 策的调整及其两次国共合作的启示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年)
阶段 特征 政 治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①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②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 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 了中国的政局。 ①在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阶级开展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 运动。②在城市,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官僚资本不 断膨胀。 ①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 为宣传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成为 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 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