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检修工地面安全操作规程
㈠上岗条件
1.采掘机械检修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液压基础知识及电气维修基础知识。

3.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好标准》、《矿机电设备检
修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4.应熟练掌握所检修机械的结构、性能、传动系统、液压部分及电气部分原理。

㈡全注意事项
1.班前不准喝酒,工作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在地面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或提前作好防护安全措施。

4.采掘机械修理工站在设备上工作时,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5.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杜绝三违。

6.特别的生产项目要制定专项安全生产措施。

㈢检修准备
1.根据修理内容认真检查所用工具、量具、吊装用具、材料,备件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要求。

2.检修地点应清洁,无影响修理的杂物,尤其是修理液压系统的地点必须无污染、无粉尘。

3.对机械进行外部清洗,除出煤泥,煤尘等污物。

4.检查机体外部零部件有无损坏、丢失。

㈣检修顺序
1.检查修理场所的安全状况。

2.试机并了解故障的现象,判断故障原因,确定修理部位。

3.切断电源、打开离合器。

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

4.关闭冷却水路。

5.清理机体上浮煤、矸石及阻碍物。

6.修理故障部位。

先电气,后机械,先外部,后内部,先简单,后复杂,先传动系统,后液压系统。

㈤检修过程
1.用起重机起吊拆装大件时,对悬空或不稳定的机件,必须支承牢固,垫稳后再进
行作业。

安装时应先拧好连接螺栓再松绳摘钩。

2.递工件、工具时,必须等对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手;远距离向高处传递时,必
须将工件或工具栓在吊绳上,禁止抛掷。

3.拆卸前必须熟悉机件的构造,观察每个零部件,确认他们的用途、相互位置关系,
必要时做出标记。

4.拆卸中,根据零件的安装关系,选用适当的工具,采用合适的拆卸方法。

5.拆卸特殊零部件,如泵的柱塞、叶片等要做出标记,防止安装时装错。

6.拆卸时注意不要损坏各结合面、液压件。

7.拆下的机件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有碍作业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稳妥,不得损坏
领部件。

8.对按规定需要检测的部件,如液压泵、液压马达等要按要求逐项进行检测,并对
检测数据详细记录。

9.部件的检测:根据检修质量标准,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测试,分出可用零件、
报废零件及可修复零件。

10.零部件应根据检修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不合格不得使用。

液压件的检修、测试最好
在无尘车间进行。

11.部件装配前,其相互配合的表面必须擦洗干净,涂上清洁的润滑油。

润滑和液压
等系统的清洁应用干净的棉布进行,不得使用棉纱。

零部件装配后,各润滑处必须注入适量的润滑油。

12.电气部分的检修按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进行。

13.整体组装后应检查有无漏装、错装。

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动作可靠,应做安
全性能试验的必须先进行试验。

14.要求加油、排气后对整机性能进行开机试验,合格后组织相关部门鉴定验收。

15.鉴定验收完毕后,对各部位紧固件应重新紧固,并在机件表面涂防锈油漆,在油
缸外面涂耐油油漆。

16.采掘机械大修出厂前要喷油漆。

㈥收尾工作
1.检修结束进行全面试车,观察是否有异常。

2.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并妥善放好。

3.将修理记录、测试数据存档保存。

4.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清扫修理场地。

5.设备运转正常后,检修工作结束。

二、检修工井下安全操作规程
㈠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采掘机械检修工。

㈡上岗条件
1.采掘机械检修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液压基础知识及电气维修基础知识。

3、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
检修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4、应熟练掌握所检修机械的结构、性能、传动系统、液压部分及电气部分原理。

㈢安全注意事项
1、班前不准喝酒,工作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在地面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或提前作好防护安全措施。

4、采掘机械修理工站在设备上工作时,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5、采掘机械起吊时应按起重工操作指南的有关规定执行。

6、试车前需要盘车时,修理人员不得将手伸入机体内部。

7、井下修理采掘机械时,修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入井的各项规定。

8、井下检修前,工作面运输机必须停机、断电、闭锁,液压支架停止工作,并通报有
关人员。

9、修理前除原有装置外,还要另设可靠的临时防滑安全固定装置。

10、井下煤壁侧、机身上或机身两端修理采掘机械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不准单人
作业。

应清理煤壁顶板悬浮煤层,在煤壁、顶板之间加设防护措施,加强特别支护
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11、当井下修理现场20m以内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送电试车;达到1.5%时,
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12、在机身上检修其它部件时,必须切断电源,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

13、对泵、液压马达、各种阀等液压元部件,按实验报告进行校验,试验合格,方可
使用。

㈣检修准备
1、根据修理内容认真检查所用工具、量具、吊装用具、材料,备件的规格、质量、数
量应符合要求。

2、检修地点应清洁,无影响修理的杂物,尤其是修理液压系统的地点必须无污染、无
粉尘。

3、对机械进行外部清洗,除出煤泥,煤尘等污物。

4、检查机体外部零部件有无损坏、丢失。

5、井下检修工作地点周围要洒水灭尘,要有足够的照明。

6、采掘机械开箱前顶部要布置帆布接尘。

㈤检修顺序
1.检查修理场所的安全状况。

2.试机并了解故障的现象,判断故障原因,确定修理部位。

3.切断电源、打开离合器。

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

4.关闭冷却水路。

5.清理机体上浮煤、矸石及阻碍物。

6.修理故障部位。

先电气,后机械,先外部,后内部,先简单,后复杂,先传动系统,后液压系统。

㈥检修过程。

1.拆装时,敲击部位应使用铜棒。

2.拆卸锈蚀或使用了防松胶的部位时,事先应用松动剂或震动处理后再进行。

3.拆下的零部件及使用的工具应放在专用箱内,不准随处乱放,以防污染。

4.更换零部件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核实后,方可使用。

5.浮动油封的密封环,不得有裂纹、沟痕,并必须成对使用或更换。

6.“O”形密封圈不得过松或过紧,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

7.骨架油封的弹簧松紧适宜,按相关规定调整。

8.零部件装配前,其相互配合的表面必须擦洗干净,涂上清洁的润滑油。

润滑和液压系统的清洗应用干净的棉布进行,不得用棉纱。

零部件装配后,各润滑处必须注入适量的
润滑油。

9.必须清洗油池,注入油池的油必须经过过滤。

10.恢复送电前,修理人员应清理现场,拆除工作帐篷,清点工具,撤到安全地点,修理负责人向相关人员发出送电开机的命令,方可送电,并由司机按规定开机试车。

11.液压系统在井下修理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2.液压件带入井下时,应有防污措施。

13.更换滚筒和截齿时;必须护帮护顶,切断电源。

14.对常用工具无法或难以拆除的部位和零部件要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破坏性拆除。

15.电气部分的修理按电气设备修理操作规程进行。

㈦收尾工作
1.检修结束进行全面试车,观察是否有异常。

2.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并妥善放好。

3.将修理记录、测试数据存档保存。

4.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清扫修理场地。

5.设备运行1小时,确认无故障,加载运转正常后方可离开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