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两年高考历史模拟汇编考点20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1.(2020·宁德模拟,35)从1959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组织,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
1966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组织。
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B.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外政策C.西欧与美国关系初现裂痕D.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2.(2019·太原一模,35)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以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为任务;进入21世纪,则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威胁已解除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C.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3.(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35)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
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
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4.(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考试,35)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扩展战略”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
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
”其根本目的是( )A.展示美国制度的优越B.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D.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5.(2019·济南一模,35)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
出身工会领袖的巴西总统卢拉就感慨,在过去20年里他在历次抗议中大多会要求“IMF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
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IMF面临严重资金困境6.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建立的组织。
1960年,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
公约规定,在成员国间逐步取消工业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并扩大农产品贸易。
这一组织成立的初衷( )A.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B.提升欧洲的国际地位C.冲击美苏的两极格局D.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7.(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35)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国家决定建立原料生产出口协会理事会和资助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特别基金,到80年代初,各类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达到22个。
这些组织和基金的设立( )A.消除了不结盟国家内部的摩擦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C.启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团结合作D.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8.(2020·洛阳模拟,35)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
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9.(2019·江门高三调研测试,34)1966年3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出其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军事基地。
同年6月,戴高乐应邀访苏,法苏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特殊伙伴关系”。
此现象说明( )A.法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B.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完全破裂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10.(2019·德州一模,35)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
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
该政策(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11.(2020·茂名模拟,35)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
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
这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2019·揭阳二模,35)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这一政策( )A.是冷战结束的标志B.加速了苏联的解体C.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D.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13.(2019·北京丰台区一模,23)下图漫画原载2003年瑞典报纸,名为《布什:准备起飞》,图中UN代表联合国,该漫画表明( )A.两极格局加剧美国和苏联的对抗B.新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联合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D.美国推行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14.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
材料表明( )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C.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D.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15.(2019·常州一模,20)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
由此可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16.(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三次考试)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
这一“态势”反映出( )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C.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D.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17.(2019·凌源一模,35)有学者指出:“尽管好莱坞电影依赖其强势力量正在继续将全世界变成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但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都对好莱坞电影帝国提出了挑战。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源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各国对民族电影的高度重视C.美国好莱坞电影质量的下降D.新的科技对各国电影的促进18.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
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19.1970年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他方面的让步。
这表明 ( )A.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欧洲经济联系的政治色彩浓厚C.西欧迫切需要缓解“滞胀”危机D.苏联改革优化了西方投资环境20.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
下表是其地区分配情况。
这表明( )西欧及其地区亚洲非洲拉美东欧他国家非常任理事2 3 2 1 2国席位数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21.如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
该漫画表明( )A.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持谨慎态度B.欧洲共同市场政策缺乏对英国的吸引力C.英国探讨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可行性D.英国担心加入欧洲共同市场丧失独立性22.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如“欧洲电视电影节”“视听尤里卡计划”“无疆界欧洲”等,“在联盟内部消除购销及发送接受视听产品中的一切壁垒”。
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 )A.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B.消除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D.进一步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23.“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
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 )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D.日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24.(2020·合肥模拟)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5.21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
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
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26.在“冷战”结束后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国力锐减,日本综合国力下降,与此同时,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反映出“冷战”结束( )A.有利于遏制大国的霸权主义B.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C.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D.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更为有利27.“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国之间建立各种内容不同的“战略关系”“伙伴关系”,出现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有摩擦又有协调的新局面。
这一新局面反映出“冷战”后 ( )A.美国的单极霸权已丧失B.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C.世界以和平代替了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8.(2020·聊城模拟)根据科索沃战争后召开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的决定,欧盟于2000年11月、2001年3月先后成立了欧盟政治和安全委员会、欧盟军事委员会和欧盟军事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