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 ③
[真题分析]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 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 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 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生活与哲学追Biblioteka 真理是一个过程浏阳一中 杨 桢
[课前调查]
2014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高考留给各界 很多思考,也引发了更多有争议性的话题—— 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该如何进行?
1、你有没有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2、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自主招生?简要说明理由
[调查结果]
35 30 25 20 15 10 5 0 准备参加 不准备参加 总人数
追求真理的过程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 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 和发展。
谢 谢!
2、13年的高考改革会是 最后一次政策调整吗?
3、为什么说改革在争议 中前行?
[核心考点分析] ——
认识的过程
1、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活动具 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原理) 2、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 (方法论)
课堂演练 (12海南卷)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 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 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 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3、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 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 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克服片面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 在争论中应该怎么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 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 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 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 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 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 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么样坚持这 一原则?(4分)
(1)《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 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 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1、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 生争论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形成争论 2、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克服错误
35 30 25 20 15 10 5 0
赞同 反对 总人数
准备参加的同学占69%
赞同:44%
反对:56%
不赞同的理由:
1、太难了,学习负担重
2、“给肥猪贴膘”,不公平 3、存在体制的黑暗
[高考考纲]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 真理与谬误 2、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作为一种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但为什么说客 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3、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认识都会一样吗? 4、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是否存在多个真理? 5、专家代表了某方面的权威,所以专家的观点就是真理? 6、除了客观性,真理还有什么属性? 7、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一定等于180度吗?说明了什么? 8、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在后期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 题,所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这反映了什么道理? 9、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怎么做? 10、真理与谬误是什么关系?
A同学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争论等实践性活 动,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同观点 的争论有助于提高认识的科学性,发现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 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完成,争论有 助于追求真理
B同学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 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真理只有一个,争论有利于 人们发展认识,靠近真理。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 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争论有利于 排除谬误,发现真理。
[疑点分析]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2、真理不是个人认可的,而是社会上 多数人所认可的
如何判断真理: 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 2、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坚持实践 4、反对:把领导者意志、把实用作为判断标准, 5、理性看待社会舆论,不能随波逐流。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1、能制定一步到位的高 考改革的政策吗?
①④
课堂演练 (12课标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 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 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