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5个基本范型

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5个基本范型


手法获得了艺术形式的合法性,成为现代建筑中的基本 能是迷宫般幽闭恐怖的效果。为了打破这种均质性,柯
范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当代建筑师的设计中看 布西耶的做法是引入自由流动的墙体,运用内部的墙体
到它的原则和形式的运用(图10)。
干扰结构性空间的重复性,由此形成了他所总结的新建
2.多米诺结构(Dom-Ino Frame)
6 赖特,罗比住宅一层平面,1908-1910
11 柯布西耶,多米诺结构,1914
7 密斯,砖住宅方案,透视及平面,1923
12 柯布西耶,自由平面
8 密斯,李伯克内西和卢森堡纪念碑,柏林,1926
13 柯布西耶,迦太基别墅剖面及室内透视,1929
9 密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1928
14 库哈斯,朱西奥大学图书馆竞赛,巴黎,1992
现代建筑形式语言的 5 个基本范型
FIVE PARADIGMS IN THE FORMAL LANGUAG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赵冬,朱亦民 /ZHAO Dong, ZHU Yimin
摘要:本文对构成现代建筑的5种范型及其相关的社会、技 术和经济的意义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总结。5种范型是:构成 的形态;多米诺结构;纪念性物体与纪念性;帕拉第奥主义 与现成品和拼贴。 A b s t r a c t :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servey of the five paradigms of formal languag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at of the compositional form, the Dom-Ino frame, the monumentality, Palladianism and the ready-made/collage, and correspondingly their soci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motivations and significances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s out of which the new forms and approaches were explored and invented. 关键词:范型,现代建筑,形式 K e y w o r d s : Paradigms, Modern Architecture, Form
本特征总结为“穿透性”(Interpenetration),这一点集
中地表现在风格派的建筑空间中。
从风格派建筑形成的历史看,还必须指出赖特的关
11
键性的影响。赖特的作品在1910年前后被介绍到欧洲,
并对风格派的建筑师产生了影响。在赖特的受新艺术运


动影响的独立式住宅设计中,有一种属于现代的非对称
和流动的空间特征。他所设计的罗比住宅集中体现了这
作者单位:赵冬,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朱亦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 收稿日期:2009-03-15
1 1 蒙德里安,红黄蓝构图,1921 2 蒙德里安,色块构图,1917 3 杜伊斯堡,俄罗斯舞蹈的韵律,1918 4 杜伊斯堡,反建造,1924
102



世界建筑 2009/06
7)和卢森堡与李卜克内西纪念碑(图8)无疑采用了风 格派的构成的设计语言。他在1928年设计的巴塞罗那

10
12
博览会德国馆,被认为是体现了现代主义空间观念的经
典(图 9)。
塔夫里在《建筑与乌托邦》一书中认为风格派的目
标是用形式和秩序来控制技术所导致的混乱,用打破整
体性的造型,回到基本元素的方式从机器文明所造成的
(宫殿、陵墓)以及与功能和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住宅这
现代主义与古典艺术的矛盾纠结最为突出地表现在 样两种类型来解决这一矛盾。在建筑实践中,按照弗兰
纪念性和纪念性物体的问题上。纪念性天然地是一个古 姆普顿的说法,他陷入到一个困境“,即怎么把盎格鲁-
典的属性。纪念性物体是静态孤立的,是超越经验的、自 撒克逊方案的室内设计中自由自在的舒适与古典形式的
设建计筑与创理作论/A/RDCEHSIITGENC T&U RTEH ECORREYATION
10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纪念性物体(Monument)与纪念性(Monumentality) 194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现代建筑运动中,曾有过一段提
纪念性物体和纪念性在建筑学中是一枚硬币的两个 倡新纪念性物体的时期,把纪念性和民主价值及社区建
贫乏中发掘新的精神和丰富性[5]。构成的形态作为其形
式语言和核心在艺术上抓住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状态和心
理,即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变化、生存的不稳定感和消除
了传统场所确定性之后的无场所感,通过一种解构性的
13
14
5 赖特,罗比住宅外观,1908-1910
10 索托·德·穆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阿尔卡内纳住宅,葡萄牙,1987-1992
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建筑运动, 其基本价值观和艺术语言构成今天人类建造环境设计的 基础。迄今为至,各种当代建筑思潮无不是对现代主义 建筑或修正、或扬弃、或针锋相对的反应。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仍将是建筑学专业的基本 参照系和出发点。本文试图对现代主义建筑中形式语言 的基本范型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从形式语言的角度看,构成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基 本要素或范型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1)构成的形态;2) 多米诺结构;3)纪念性物体;4)帕拉第奥主义;5)现 成品与拼贴。其中前两种是建筑范型调整和适应新技术 条件下的现代生产逻辑和体系的结果。第3和第4种范 型显现了现代建筑与古典传统之间以相互矛盾和否定的 形式达成的连续性与内在联系。最后一种,反映了现代 主义试图同化和吸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混乱和变 化的努力,以及现代主义先锋派对艺术与社会之间关系 的重新认识。
众所周知,18世纪中叶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初完 成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欧洲文明和社会生活全面的革 命性的变化。古典艺术语言和原则不仅无法应对和处 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现象,而且其存在的社会根基 和价值基础也被颠覆。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包括了建筑、 绘画、雕刻和文学、音乐等各艺术领域的全方位的变 革,正是建立在试图认识和驾驭这种复杂局面并重新 获得艺术语言的现实基础和合法性的努力之上[1]。基 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虽然主要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 进行讨论,但对于现代主义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一 种风格,而是现代化进程中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密 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因此,本文讨论的对象包括了所有 具有现代意识或在现代意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形式的 建筑活动和建筑师的作品[2]。而对其艺术语言进行归 纳和分析,也就是在历史的框架中透视现代主义与社 会、文化和技术诸方面的关系。
结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形成空间形态的高度概括。它 质性它完全顺应现代工业的标准化和大批量制造的原
构成了迄今为止在建筑设计中最广泛运用的基本单元。 则,它体现了理性对自然的征服和生产对人的控制,因

多米诺结构在空间概念上与构成的形态完全不同, 而迄今为止建筑师仍然一方面利用这种体系设计建造各
甚至是相反的。因为有规律的重复性的柱的排列限定了 种类型的建筑和空间,另一方面又与这种空间范型进行
筑形式 5个要点中的自由平面(图12)。在伽太基别墅
多米诺结构是一种柱板(暗梁)承重体系,柯布西 中,他还试图用错层的方法打破空间的单调性和均质柱
耶在1914年首先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图11)。这种三 网结构的主导地位(图13)。
维立体的形态是对现代技术和材料下的新形式语言的总
多米诺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容纳任何功能。由于其均
洽的[8]。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价值建立在经验主义原则 严格性结合起来[11]。”路斯的方法是建筑的外立面采用
的功能主义和哥特建筑的结构理性主义基础上,看上去 简单的型体表现一种统一性,内部根据功能的不同采取
和纪念性是对立的。但正如柯林斯在《现代建筑设计思 不同的空间形式和尺寸(图 18、19)。
想的演变》中所指出的。而在构成的形态 斗争(图 14)。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仍然是建筑师的
中,在空间形态上出现了一种分裂的、异质性的甚至可 基本工具。

(风格派的建筑设计常常不能用传统的透视图来表现,
而只能用轴测图)。现代建筑理论的主要作者吉迪翁在
他的《空间·时间与建筑》一书中把现代建筑空间的基
1.构成的形态(Compositional Form) 以非对称的形态取代古典建筑的静态、对称的构图 是现代建筑艺术语言形成的标志,也是现代设计的基 石。构成的形态是其中最具开创意义和基础性的语言, 这种语言发端于荷兰风格派。 在讨论构成的形式以及现代主义形式语言中的非对 称性这个基本特征的时候,必须指出它和19世纪之后西 方文明总体发展状态的关联。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对 宗教蒙昧的颠覆以及工业革命所导致的新的生产关系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冲突,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日益分 裂瓦解了西方传统文明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形成一个处 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使人和社会之间处于持续的紧张和 对立之中。现代主义艺术语言中的非对称性正是对这种 现实状况的反应和把握。与这种变化相对应,在艺术领 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最初的10年发生了一个价值重 心的转移,即从尊崇和师法自然的浪漫主义和强调主观 世界创造性的个人主义转向追求科学理性及社会与个 人、技术文明与文化创造之间的平衡,具体地表现为从 印象派向后期印象派、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转变。风 格派是这一转变中最具决定性和创新意义的一步[3]。 风格派绘画的基本语言建立在超越个人化的主观想 像和对自然形式的模仿,塑造一种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意识和绘画形式的信念上[4]。最具代表性的风格派创始 人之一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采用原色和几何图形,排除 掉客观世界和对具体事物的表现(图1)。这种纯粹抽象 的绘画形式拒绝了所有与历史相关联的符号和自然形态 的再现,成为自我参考和自足的系统。这一点与资本主 义工业文明和生产体系的理性是一致的。 蒙德里安和杜伊斯堡(Doesburg)的充满了动感的 抽象画,其图像特征直接表达了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的丧 失和非稳定性(图2、3)。当它转换为三维的空间语言 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动态的无中心的空间体系,造成流动 和空透的效果(图4)。这是与古典艺术经验彻底的决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