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微型住宅概念设计先不多说,上图片,效果图和版面在同学那,这里只有模型照片和一张局部效果图以后补上,毕业论文是对这个毕业设计的说明,模型都是用su建的,然后导入3D里用vray渲染的。
/ F! N! J2 o: i& TSketchUp中文官方设计论坛“微型住宅”的发展趋势研究" w0 q; W( K( V7 _4 TSketchUp中文官方设计论坛内容摘要:文章从经济性、建筑体量、便捷性、可变性这几个主要方面入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探讨并加以举例说明,突出了“微型住宅”在经济性、体量大小、便捷性和可变度上的优势,从而显示了“微型住宅”的可发展性,是对现有住宅形式的有益补充。
1. 比较中看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事物它的走向是如何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既然是发展的趋势那说明这个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在可发展性上,因为有了可发展性它才可能去发展才会产生变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变化的最终体现,它到底有没有可发展性和发展结果的一种预测就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怎么样才能看出它有没有可发展性,并通过这种可发展性推测出未来的结果呢?那就是比较,通过对当下的同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得到它的优点或者缺点所在,知道了它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就能分析出它的可发展性,本文是通过经济性、体量大小、便捷性和可变度的比较和探讨分析出微型住宅的可发展性的。
| s 2. 何为“微型住宅”?从字面上理解“微型”就是非常非常小的意思,但这种小是有限度的,“微型住宅”是有具体的特征的。
简单的说,“微型住宅”就是一种经济的、高性能的、便捷的、可变的、体量很小、能基本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住宅,可以是单体的,也可以是一种由很多单体组合而成的群体形式。
3. 摇篮中的“微型住宅”其实微型住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只是数量很少而已。
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在日本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那是寸土为金的,想在这样的地方建造一个大点的房子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住小房子开始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那些收入不高又不愿意和父辈一样住在东京远郊而饱受上下班奔波之苦的日本年轻人更是对此十分推崇,许多建筑师、家居设计杂志、甚至一些知名的日本公司已经开始关注这种需求趋势。
然而,东京的可用住宅用地非常的稀缺,于是,为了距离东京的文化设施和最好的学校更近一些,一些家庭就请建筑师为他们设计尽可能占地最小的房屋。
黑崎以前在日本最大的住宅建筑商积水建房公司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它就开始迎合这个“住小房子”的人群的需要。
他竟然在249平方英尺的面积内设计了一栋五层住宅。
其他住宅设计商和一些公司也开始关注这股“少即使多”的流行风。
一家叫做SUS的日本工厂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研制了一种叫做Isubomi的铝质立方支撑架,可以装在独立的住宅内,也可以附于房子外部。
一个27立方米的这种附属结构售价17000美元,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组装。
可见微型住宅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也许人们还意识不到这样的问题,好像我们并不缺少土地,可是环境的破坏,人口,大量土地的开垦等一些列的问题正悄然的告诉我们,我们的土地正在逐渐减少。
9下面将通过经济性、体量、便捷性、可变度这四个方面的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微型住宅”的优势所在。
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一些做法变得很不理性。
例如,有些住宅中的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平方米,卫生间甚至达到了15平米,空间大的令人不能接受,而住宅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里接受尺度为基准的,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人们购买住宅的重要指标不是买到多少平方米的大面积,而是以买到什么样的功能品质和有哪些服务为主要参考指标的,未来住宅应当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而不是面积的扩大。
而微型住宅正迎合了这一点,因为体量很小,占用的面积和空间都非常小,一些新技术的产生使得这样小小的住宅功能性更加强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很昂贵的技术会变的很便宜,这样一来,微型住宅就显现出它的经济性高的特点。
我在课题中用的是铝合金的杆件和复合板材的一种组合,铝合金杆件为中空,如果用这两种材料组合成“微型住宅”,相比而言价格是很低廉的。
体积“微小”的“微型住宅”以其高经济性的优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前面提到人们盲目的追求住宅面积的大,却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少,随着人口的增多,我们的土地资源会逐渐被水泥地所侵占,这样就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植被的减少,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能节制的使用土地资源,比如我们在建造住宅的时候只建造在刚好适合我们居住的那么大面积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节省土地资源,很多因住宅面积太大而带来的问题都会得到缓解。
我在课题中做了这样的研究,在一个3*3*3的盒子里设计一个能适合人居住的环境,这个空间里上层被用作收纳空间和居住空间,一个带滑道的梯子游走于橱柜和床铺之间,下层是放书的书架、简易厨房、学习空间、挂衣空间以及一个简易卫生间空间可谓是“物尽其用”只要合理的安排和精心的设计,一个3*3*3的空间是足够一个人使用的,这样算下来,一个这样的住宅仅用了9平方米的用地,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土地资源,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小而实用的特点随着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的减少会更加的凸显。
这种小体量的优势也会慢慢的被人们所发现,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一定会接受这种小体量的微型住宅。
4 便捷性“微型住宅”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如果我们想把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换个房子,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原来家的样子,你不想搬来搬去,或者你想带着家一起旅行,现在我们有了另一种选择,相比“传统”的住宅的不可移动性,这种“微型住宅”更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房子。
比如我们在一个地方住的腻了,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从拆卸小部件开始,一件一件把这个房子分解开然后按相应的类型号码把它们放好打成包放在车上,然后寻找我们想住的地方确定好位置然后再把这个房子安装起来组成自己想要的类型。
当然,这种可随意的便捷性是靠巧妙的设计才能实现的,最重要的就是部件的设计,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减少成本,设计师只需要设计出一些巧妙的连接部件,购买者就可以跟据需要组建成自己想要的房子。
我在课题中是这样设计的,核心部件只有两样,一个是像图中所示的杆件,一个就是板材,杆件的竖向四边是四条凹形滑槽,腰际四周有四条凹形滑槽,板子正好可以通过滑槽插入其中,这些杆件有不同之处就在于大小型号的不同,板材的不同之处也在于型号的不同,当我们构思出想要的空间时就可以进行组装了,杆件固定于立方体的预留槽中,将板子滑入凹槽内,当然杆件和板子的组合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得做好预先的设计,不然可能就组装不成预期的效果来,这个过程会非常的快速和有趣,微型住宅的灵活性是很强的,比起“传统”的住宅,这种便捷性成了“微型住宅”的标志性特征,带着家一起旅行吧,可以把家建在学校附近,可以把家建在公司的旁边,也可以建在房顶上,只要你能想到合理的地方都可以建造,搬家也会变的如此有趣,人们肯定是不喜欢一辈子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辈子面对相同的环境,这种“微型住宅”正迎合了人们的口味。
可变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单体“微型住宅”内部空间的可变,现代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大部分都是被划分好的,可变性非常小,也有框架结构的建筑只划分出大空间,然后供使用者按自己的需要划分空间,但一经完成再想重新划分就会很麻烦,而“微型住宅”的这种可变性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的空间。
比如一位设计师的空间组合,他们的基本生活状态:他们基本会用这个空间作为工作室使用,设计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他们有时间可能会一整天的在工作,有时间都到凌晨三四点才去休息,他们会用简单的食物来充饥,他们对休息的地方要求不是很高,有时间他们甚至在座椅上就睡着了。
空间定位: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工作空间更大些,因此工作区域是重点,对于休息空间他们的要求不是很高,睡着舒适就可以了,休息空间可以尽量节俭以节省空间,储存食物的空间也是必须存在的,厨房空间可简单设置。
还有就是他们很多时间会和朋友一起探讨设计问题,一个洽谈区域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组合空间,保留需要的,舍弃无用的;另一方面的可变也指单体与单体之间的可变,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几个成员,或许是几个要好的朋友,也可能是学校的单身宿舍的使用者,首先他们按自己的需要组合成想要的单体空间,然后用吊车把单体按设计好的样子组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人们的选择就会更加的自由,有人喜欢独自一人的生活空间,他可以选择单独建造自己的单体在喜欢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人喜欢群居的生活,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微型住宅”设计在这个组合之中,这样的单体组合在一起自由度很高,只要设计的合理都是能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组合形式可以使空间更好的得到利用,高自由度带来了更高的可变化性,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
这种高自由度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根据喜好、心情想变就变,非常的方便,未来的人们将会越来越喜欢这种居住形式。
5. 存在的问题虽然“微型住宅”具有这么多的优势,发展前景很好,但它毕竟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问题还没能解决,比如目前只有少数人关注这种设计,设计上不是很成熟,透光性、室内温度、空气的流通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还比如线路、管道怎么方便的安装到“微型住宅”中,怎样将“微型住宅”更好的模块化,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终究会重视它并想办法解决它。
6. 结束语^通过举例说明和几个问题的比较,总之,“微型住宅”具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虽然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但经过人们的努力,“微型住宅”的建造会越来越成熟,未来将会成为人们选择住宅形式的考虑之一。
可以想象一下,将来我们只需要通过软件组合成虚拟的空间,然后送到专门的微型住宅生产公司,工人门只需要输入一些数值,几小时后,一个崭新的“微型住宅”就会通过流水线生产出来,可能你是个喜欢动手的人,那你就直接把组件拿回家自己组装,体验建造的快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