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巩固练习
例如:小麦有21对染色体,每对同源染
色体上只选一对等位基因进行研究,那么,
小麦的F2代中,表现型将有221=2097152种, 基因型将有321=10460353200种。这么丰富的
重组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广泛的材料。
(2)育种上
例题一: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
(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
上述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孟德尔的解释是 合理的。
如何验证?
结合减数 分裂画示 意图
运用直 观的方 式呈 现,突 破难 点,有 助于学 生理解 和掌握
重结果 更需重 过程, 加强思 维训练
体验解 释成功 的喜
3、 测交实验
P: YyRr ╳ yyrr
↓
配子:YR Yr Yr yr
yr
F1 YyRr Yyrr Yyrr yyrr 表型 黄圆:黄皱 :绿圆 :绿皱 1 :1 : 1 :1 实验验证了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 思考: Aa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 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 子? 解题方法:用分枝法推算配子种类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子叶的黄色由Y(yellow)基因控 制,则子叶的绿色由什么基因控制?引导学生 回答错误g(green),强化等位基因的表示。 子叶的绿色由y基因控制
结合减数 分裂过程 进行思考 推断
依次类推:种子的圆滑与皱缩分别由R和r
基因控制。
则亲本基因型如何?黄圆YYRR;绿皱
yyrr
律的异同
定律
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师生共同
定律
定律
完成表格
检查知识掌 握情况,强 化方法
进一步理解 规律的内涵
在比较中掌 握、提高
研究的相 一对
两对(或两对以
对性状
上)
等位基因 及在染色 体上的位 置
一对等位基 因位于一对 同源染色体 上
两对(或两对以 上)等位基因位 于不同对同源染 色体上
因的分离定律!
b.结合孟德尔的成功因素,指导研
究方法和思想
教师引导 下学生思 考并提出 猜想
师生互 动,思考 并作出回 答
分析、发 现性状组 合的现象
设置问 题,产 生冲突
为各表 现型的 出现创 造悬念
由浅入 深,强 化基 础,体 验基因 分离定 律的正 确
为以后
3. 仔细观察,分析F2表现型的类别,你发
①感受伟
人,激发热
进行小组 情;②渗透
讨论,并 科学思想,
进行总 重视基础知
结。
识、创新意
识的引导③
剖析伟人,
学习伟人,
体验创新
师生共同
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要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要自由组合,再加上配子之间的随机结 合,导致了基因的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 来源。
2.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
1)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彼此独立,互不干
扰!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彼
此独立,互不干扰 强调指出:
师生共同 探索、完 成
为什么只要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就可运用基
因的分离定律的原因!
2)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将如何?
运用课件展示,得出:同源染色体分开的
过动植物的杂交试验,但始终没有能发现这 其中的规律,孟德尔却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 律,为什么?
归纳: 一)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豌豆 二)科学的方法: 1.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 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 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2.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试验结 果。 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采取循序 渐进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并注意观察实 验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实验现象。 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理论上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1.准确描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解 释、进行验证,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答遗传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态度性目标〕 1.通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体验孟德尔对科学研究坚持 不懈的态度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养成质 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借助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确立科学发现的一般程 序和科学思想方法,形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探索和创新
悦。 联系分枝 法的使用
鼓励探 索
相互探 讨,得出 结果
强调规 范
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 个体:
方法指 导,化 繁为简
杂合基 1 2 3 …… n 因对数
产生配 子种类
21
22
23
……
2n
总结归 纳,便 于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以旧促新
运用分枝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雌配子四种: YR: Yr:yR:yr=1:
1:1:1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 9 :3 : 3 : 1
法独立完
写出BbDdrrYy(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成
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产生配子种类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
1)真核生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探讨
思考: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又将出现怎样的结果?
3)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时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内容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述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 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样是从遗传性状研究出发来揭示遗传 的规律。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讲述的,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拓展,秉承了 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YR:Yr:yR:yr =
1: 1: 1: 1 3. 遗传图解 P: YYRR╳yyrr ↓↓ 配子: YR yr
积极思 考、选择 方法
F1:
YyRr
↓
动手画遗
提出问题:F2为什么会出现9:3:3:1呢?
传图解
根据孟德尔的解释,F1能产生几种配子?
雄配子四种: YR: Yr:yR:yr=1:
1:1:1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学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借助课件展 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基因、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对于突破难点有很好 的效果。 3.对分析问题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的指导实现由“繁”到“简”的转 变,使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 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应用及解遗传题的技能、技 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 科学思维,掌握解遗传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加以扩展、深 化、综合和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基因分离定律 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能进行一些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杂合基因 对数
1
2
3
……
n
推演
在教师的 指导下, 思考完成
理解生物变 异的多样 性,为生物 变异的学习 作铺垫。
产生配子 种类
21
22
23
……
2n
自交后代 基因型种 31 32 33 …… 3n
类
指引遗传习 题的解题思 路,同时掌 握规律。
自交后代 表现型种 21 22 23 …… 2n
类
运用分枝法推演基因型、表现型种类。
由于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到两对相对性状,解释过程较 为繁琐,同时,又与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的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大 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实施本小节内容的教学时,宜采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重现试验过程,突破难 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 与学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过程、科学的态度和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将自由组合!
的解题 问题分 析提供 思想和 研究方 法
由现象 分析, 发现问 题,探 究本质 规律
强化等 位基因 概念及 表示方 式, 化枯燥 为有 趣,调 节课堂 气氛
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将表现 为自由组合!
思考: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能产生哪些配 子?
运用课件展示,得出: 一个YyRr的精原细胞能形成两种配子 一个YyRr的卵原细胞能形成一种配子 一个YyRr的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
意识。 〔技能性目标〕 1.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图解解释遗传学现象,养成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学问题,形成分析综合的思
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操作程序:
应用 规律 验证 解释(假设) 遗传实验
教学策略选择: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的发展、深化和运 用,通过以基因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导入、探究、深化的方法是学生知识 构建的有效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