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刷子李

23、刷子李

23、刷子李
教材分析
本文是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的第七组第二篇课文,而且是略读课文。

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如第五自然段,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效果;还有,文中“四处”描写“刷子李”的黑衣黑裤。

作者通过抓住这些细节描写,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

本文编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通过本组精读课文的学习后,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露馅、清爽、搜索、威严、规矩、难堪、发怔、半信半疑、天衣无缝”,理解带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运用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2、领悟并运用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刻画人物方法。

3、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观察一个技艺高超(或有某项专长)的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把一位俗世奇人请到我们的课堂来了,先让我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他,看看你能否猜出他是谁?(根据第一自然段描写,显示语段,教师描述。

)师: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能猜出他的名字吗?(刷子李)
师:说说你这样认为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因为他刷墙特别好,而且姓李,所以我称他为“刷子李”。

)(板书课题:23*刷子李)
师:读了这段话,如果要你在刷子李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板书:技艺高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单凭这段话的描述,能说服你相信刷子李刷浆的技艺是那么高超吗?请你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再告诉我作者是怎样令到我们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艺是那么高超的?请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显示读的要求:
(1)请你用横线把能描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划出来。

(2)朗读课文时,注意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请在旁边打上记号,可以通过查字典和问同学等方法解决。

2、指名读学生划出的句子(师生议定相关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和认读如下生词。

显示: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露馅有诈
3、请学生默读刚才师生交流后确定能表达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段,并在旁边写写批注。

(教师温馨提示注意做旁批:如果话比较多的就抓住重点词语写;如果句子不长就把整句话写完整。


三、研读语段,感悟写法
(一)学习正面描写。

研读直接描写刷子李的语句:
1、投影第5自然段,放录音朗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


2、指名朗读。

3、交流学习心得。

(1)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正面描写——像这语段那样直接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写法,我们就称作正面描写。

(板书:正面描写)
(2)交流:本段从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刷墙的效果”描写对刷子李进行了正面的描写,并分别对应找出相关的语句。

(板书:动作、效果)
显示句子:
(动作)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效果)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动作)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效果)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3)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刷子李的动作娴熟和把墙刷得很美。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指名读——全班读)
研读“四处”黑衣服的描写:
1、从正面描写引出侧面描写——如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刷子李怎样刷墙,而是通过描写他的黑衣服,从而突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写法。

(板书:侧面描写外貌)
2、小组分别朗读“四处“黑衣服描写的语句。

显示句子:
(1)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3)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4)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从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3、交流读中体会。

(理解词语“必穿”、“没有”、“果然”、“较上了劲”、“居然”、“神圣不可侵犯”、“凑上”等所表达的效果。


(学生喜欢说哪句就说哪句的读后感。


4、梯度朗读这四个句子(先第一小组读,接着一、二小组读,然后一、二、三小组读,最后全班读),指导读出由“半信半疑——不信——相信”的戏剧性变化。

四、品读精彩,领悟写法
1、有感情地再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语句。

2、根据板书小结: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想达到写人如见其人的效果,就必须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

(板书:细节描写)
3、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书迷”,在课外阅读中一定也领悟了不少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请你们一起来分享。

(指名交流片刻。

板书:……)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一个技艺高超(或有某项专长)的人,现在请你运用课文的写法,具体地写出他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提示: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
1、学生练笔。

2、交流、点评。

六、点面结合,拓展延伸
1、把刚才的练笔改写成一篇写人的习作。

2、推荐阅读《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快手刘》等。

板书设计
23 刷子李
动作
正面描写效果细节描写
技艺高超外貌深信不疑
相信
侧面描写半信半疑
不信
(一波三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