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浅析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浅析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
闰土小学唐燕
摘要: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教好,管好,培养好。

让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班集体搞活,搞好。

本文立足实践,从班集体共同的目标、班主任、班委的组建、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班级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使组织起来的班级建设成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关键词:班集体班主任凝聚力
昨天,学校组织年轻教师去吼山进行拓展训练。

在这些训练中,给我感觉最深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一个集体的团结精神。

无论是从四个大练习,还是休息时玩的学蜈蚣爬的小游戏,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特别是最后的救生墙,没有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根本无法空手攀过这堵三米多的高墙。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所教的这个班级——一个由五十一位学生组成的集体。

他们在怎样的班级环境中学习呢?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

在这些十来岁孩子的眼里,“团结”这个词似乎离他们很远。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教好,管好,培养好。

让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班集体搞活,搞好。

那么,在平时的教育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使班级有更强的凝聚力呢?我认为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可加大班级的凝聚力。

对一个班集体来说,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

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

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理想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所以我们需要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
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班主任要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这个“火车头”想要顺利地把这辆“火车”开动,首先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变空洞的说教为朋友式的谈心,变批评为引导。

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鲜活的、各有特点的学习主体。

对待学生,要以公正为标尺,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厚薄之分,学生的天赋总是有区别的,个性总是有差异的。

只有针对学生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帮助、引导、激活学生开发自己的个性、潜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的人才。

其次,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自己就要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渊博、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

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力。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教育学生是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在起作用,产生影响。

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为“零”。

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班子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

首先要选好班干部,大家都喜欢采用民主选举。

但现在有些“狡猾”的学生会选出一些不爱管人,得罪人少的同学作班干部,或者选出自己的好朋友做班干部。

最好是民主与专政相结合,选举过程中说出理由。

这样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其次是要用好班干部。

班主任要十分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

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传话筒。

班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

他们将会从“班主任要我做”变为“我要班主任指导着做”,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四、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作为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听故事了,我们可以利用
这一点,对孩子进行团结教育。

曾经给孩子们讲过蚂蚁的故事。

蚂蚁是自然界中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每个个体都为集体的生存和幸福而劳动。

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百万只甚至更多的蚂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林或者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时间里啃成一堆骨头。

当蚂蚁遇到火时,它们就会纷纷聚集起来,抱成一个黑色的大球,从火上滚过去,经过火海的时候,在球外面的蚂蚁都被火焰吞噬了。

但这群蚂蚁中的一部分冲过了火海,找到安全的地方保存了下来。

如果只顾自己,那么逃生的机会就会更少。

这样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有把个体的利益和班级的利益融为一体,高度地统一起来,才能使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同时得到最大的保护。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班级活动在班级建设、班级管理、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促进了班级体的形成,还密切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
1、教育性活动。

以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内容。

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传统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品德修养和社会公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次班会中,我请一些同学邀请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台,说说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或朋友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

接着表演一些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将心比心,换个角度为别人多想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班中的吵架事件少了,学生打小报告的情况少了,同学间的关系比以往融洽多了。

2、知识性活动。

以培养对基础学科的兴趣、扩展并运用学科知识、加强技能和智能训练为主要内容。

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举行知识竞赛等各项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我们每个过半个月都要出一次黑板报,这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更是让孩子们能更多地了解课外的知识。

3、娱乐性活动。

通过开展田径、球类、棋类等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

如前段时间刚刚举行的校棋类比赛,虽然班级的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但班中大多数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些从来没接触过的同学,也跃跃欲试。

过些天又要举行运动会,无论是运动员还是非运动员,都有很高的
积极性,想着为班级做贡献。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

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班主任的工作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在新课改中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及基本特征》<<探求>>2006年第z1期作者: 林叶材,
2、《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作者:牛桂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