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定稿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ppt
定稿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ppt
.精品课件.
17
8.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坐上,登上) ②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9.见
①秦王必说见臣(动词,接见)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的标志)
10.意
①而伤长者之意,将军岂有意乎(心意) ②荆轲岂无意哉?(意思) ③卒起不意(意料)
.精品课件.
3.陈
①恐惧不敢自陈(动词,陈述)
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精品(课件动. 词,排列)
16
4.私 ①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名词,私利,私 事) ②乃遂私见樊於期(副词,私自,私下)
5.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 ②发图(动词,打开)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头发) 6.引 ①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7.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实在,的确,确实)
一、通假字
1.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悦,高兴)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3.日以尽矣 (以通“已” ,已经) 4.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5.请辞决矣 (决通“诀”辞别,告别)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7.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两手捧着) 10.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显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 起的
10.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今义:故意
11.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2.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3.愿大王少假借之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为”表 被动)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 表被动)
.精品课件.
11
(三)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定语 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群臣侍殿者
.精品课件.
12
(四)状语后置句
1.常痛于骨髓 2.嘉为先(之)言于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 4.使(之)毕使于前 5.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精品课件.
15
五、一词多义
1.兵
① 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 王(名词,军队)
②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名词,兵器)
③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侍卫)
2.穷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形容词,走投无路,处于 困境)
②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尽)
19.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精品课件.
9
四、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往)(判 断句,省略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 报太子也(判断句)
.精品课件.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被动句
(三)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使……听到)
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断了)
.精品课件.
4
(四)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 迟,嫌… …迟缓)
2.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 奇怪)
.精品课件.
5
(五)形容词用作动词
1.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接近)
2.剑坚,故不可立拔(形容词用作动词,插 得紧)
(六)形容词用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精品课件.
6
三、古今异义词:
1.今行而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诚信,无信用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处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精品课件.
1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极 言时间短暂)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 每夜)
4.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5.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6.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精品课件.
2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精品课件.
14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 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
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
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
.精品课件.
13
(五)省略句
1.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2.取之(以)百金 3.欲与(之)俱(往) 4.而为(之)留待(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5.待吾客与(之)俱(往) 6.皆陈(于)殿下 7.嘉为先(之)言于秦王(省略,状后) 8.使(之)毕使于前 (省略,状后) 9.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省略,状后) 10.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
3.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5.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铜 今义:黄金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精品课件.
7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二)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前为谢曰 左 右既前,斩荆轲(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 戴白帽)
3.既祖(名词用作动词,临行祭路神,引申 为践行和送别)
4.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5.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衣服)
.精品课件.
3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精等品课来件.达到目的)
8
14.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5.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古义:侍臣。今义: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
1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掷击。今义:垂手拿着。
17.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18.荆轲废 古义:倒下。今义: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