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电化学第5章 电极反应动力学.ppt
现代电化学第5章 电极反应动力学.ppt
mol1 298K
3108
改变1 V 改变 G 50 KJ mol-1,
对于1
nm的电化学界面,109
Vm-1 40
(4) i0与电极动力学性质的关系
极化 性能
i00 i0 小 i0 大 i0 理想 容易 难 不能
可逆 完成全
程度 不行
小
大
完全 可以
对 称: = , = 1/2 非对称:0 < 1/2或 1/2 < 1
12
a = = 0.75 b = = 0.5 c = = 0.25
a c
电荷传递系数对i-曲线的影响 13
在大多数体系中,介于0.3~0.7之间,在 没有实际测量值的情况下,通常可以近似 取 = 0.5。值得一提的是,是与电势有 关的,但在大多数实验中,是恒定的。
产物(终态)的总势
能必然也增大nF。
阳极和阴极反应的活 化能分别减小和增大
了nF的某一分数:
W1' W1 nF W2' W2 nF
O + ne- R
传递系数和可以看作是用来描述
电极电势对反应活化能影响程度的
参数, = 1-。
7
5.2 电极动力学的Butler-Volmer方程
F
RT
∵
cs
c0 1
i id
∴
ic
1
i id
e-(Fe2+(HOMO)) Pt
e- (Pt) Fe3+(LUMO)
电极电势改变一个时, 电子的势能降低了F ,
电极反应活化能的变化:
阳极过程 阴极过程
改变电极电势对电子
势能曲线的影响
6
伴随着每摩尔物质的 变化总有数值为 nF 的正电荷由溶液中移 到电极上,若电极电
势增加了 ,则反应
RT
RT
• K 的物理意义:标准电极电位和反应物
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电极反应绝对速度。
26
K 的应用: 以 K 代替 i0 描述动力学特征,将不包含 浓度 ci 的影响:
i
FKcO
exp
F
RT
0,
i
FKcR
exp
F
RT
0,
29
二.电化学极化公式
1. 公式的导出
稳态时:
i i控=i净
i净=i i
∴
i=i i
i0
exp
F
RT
exp F
RT
巴特勒-伏尔摩方程
30
i
ic
i
i
ia
电流-超电势曲线 31
(1)
c
10 mV z
时
e x 1 x e x 1 x
nF
nF
2.3RT log i0 2.3RT log i
nF
nF
17
平
log i 斜率= 2.3RT
nF
log i
log io
log i0
log i
电极电位对电极反应绝对速度的影响
18
5.2电子转移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
一.电极过程的传递系数 、
物理意义:表示电极电位对还原反应和氧化 反应活化能影响的程度。
Men+ + ne-还原 Me
氧化
电极表面负电荷 (e-)↑,电极电势↓, 有利于还原反应,相当于还原反应活化能↓, 氧化反应活化能↑。
3
Ag+ + e- Ag
Ag
Ag+(s) Ag+(aq) Ag+(aq) Ag+(s)
Ag+
电极电势改变一个
时,电极反应
活化能的变化:
阳极过程 阴极过程
K k exp G0
RT
16
i0
令:
nF KcO则:
i i0 exp nF
RT
i0 nF KcR
i i0 exp nF
RT
将上式取对数整理后:
2.3RT log i0 2.3RT log i
ic
i0
1
zFc
RT
1
zFc
RT
i0zFc c
RT R*
c
RT zF
ic i0
电化学反应极化电阻 R* RT
i0 zF 32
(b)高超压时的-i关系
(a) 低超电势时的-i关系
超电势随电流密度变化关系 33
(2)
c
10 z
i0
20
影响 i 0 大小的因素
• 与反应速度常数有关 • 与电极材料有关 • 与反应物质浓度有关 • 与温度有关
21
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与 i 0 的关系
1.描述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学特征
i i i0
F
KcO
exp
nF平
RT
F
KcR
exp
F平
9
因为: E = E0,电极反应处于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即
且CO* = CR*,于是:
E0时, kf=kb=ko – 标准速率常数
=
=
(3)
将(3)代入(2),得:
(4) (5)
10
对于电极反应:
C(x, t)—距电极x处t时刻的浓度 C(0, t)—电极表面t时刻的浓度
(6) 单电子反应: n = 1, 将(4、5)带入(6),得:
14
二. 电极电位对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设:电化学反应步骤为控制步骤,此时
cis ci0
传质处于准平衡态
由化学动力学知:
根据Frarday定律 得: v
kcexp
G RT
i
nF
kcO
exp
G RT
i
nF
kcR
exp
G RT
G G0 nF
G G0 nF 注:单电子转移步骤中 0.5所以又称为
对称系数。
19
二.交换电流密度
物理意义: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的绝对速度。
i
nF
KcO
exp
nF平
RT
i0
i
nF
KcR
exp
nF平
RT
单电子反应:
平衡时能
斯特方程:
F
其中: CO* 和CR* —本体浓度 E0—表观电势
改变电势E0 E,E = E - E0
总活化能 变化量:
阳极:
阴极:
8
根据Arrhenius方程:
(1)
将活化能表达式带入(1),定义 f = F/RT, 得:
若:E = E0,则指数相为1, 于是:
(2)
1
电极电势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当EC为 (电化学)
为非控制步骤,改变Cis, 间接影响, 热力学方式 控制步骤,改变rG, 直接影响,动力 学方式
阴极过程
Ox + ne Red
阳极过程
2
5.1电极电势对电极反应步骤活化能的影响
电极反应活化能 电化学极化→电化学步骤迟缓→活化能高 电极电势对活化能高的影响如何?
交换电流密度对i-曲线的影响36
H2析出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
(~1 moldm-3 H2SO4溶液中)
金属 Pd Pt Ni Ti Hg
i0 / (Acm-2) 1.010-3 7.910-4 6.310-6 6.010-9 5.010-13
37
低交换电流密度
Anodic Current
高交换电流密度
Anodic Current
Net Current
Net Current
Cathodic Current
Cathodic Current
38
(3)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ulter-Volmer Equation
ic
i0
exp
zFc
RT
exp
24
三.(标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K
K 的导出:
由
平= 0,
RT nF
ln cO cR
知:
当 cO cR 时,
在平衡电位 0,下: 平= 0,
F
KcO
exp
F
RT
0,
F
KcR
exp
F
RT
0.
25
∵ cO cR
令:K K exp F 0, K exp F 0.
为 log i0,从而可求 i 0 ;
•
Tafel区斜率
tg
b
2.3RT
n;F
• 线性区斜率
2.3RT
nF
1 i0
43
5.4 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共存时的规律
一. 稳态极化的动力学规律
• 特点:电极表面附近液层浓度梯度不可忽
略 c s c。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