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反思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反思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后反思
响水龙小学周秋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喜欢我上的课。

为了摆脱以前枯燥的学习方式,这学期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与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学习的方式。

从而上课举例时能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更加能够掌握。

《道德与法治》着重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首先要突破单一的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进一步的专注学生,并和他们平等交流。

让学生会选择会判断。

在交流中,我面带微笑,亲切地鼓励学生要相信“我能行”。

这些话语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生战胜胆怯的办法,引导学生互助,这些都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智慧,收获知识。

在课堂上,我不仅仅适用口头语言和学生交流,而且为学生做示范,与他们交流。

平等的交流即能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还能使得课堂气氛更活跃。

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从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

这四课书中我们认识到怎样才是有精神的表现,以及在做事情和做作业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都认为只要衣服干净整洁就是有精神的表现。

教师应该及时的解答。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知道大自然
里的风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但是风儿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应该及时告诉学生在遇见灾难时应怎么办。

也知道美丽的花儿和草也会危及到我们的健康。

在遇见流浪的小动物时应该及时的告诉流浪动物救助站的叔叔和阿姨。

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首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清楚自己的家庭成员。

感知到家人对我无私的爱,我们只有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通过谈话让学生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分享的快乐。

从而让整个班集体融入到一起。

不足之处:在课后,我仍然发现个别学生不能按要求做到有精神,面貌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关注这些学生。

补救措施:1、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应该利用情境创设教学尝试法,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2、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尝试中,将探究的问题,策略条件开放,运用多种教学的活动形式。

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