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整理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

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

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

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①贬:降职。

②迁:降职(明显的有“左迁”,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迁、补、转、调、徙、改。

4.表示兼职: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署、权、行或行走。

七、其他常见实词考查义项1爱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古之遗爱也(恩惠)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安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衣食所安(养生)3被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5本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兵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8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曾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11就金就砺则利(接近,依*)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轲自知事不就(完成,达到目的)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12举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总合,聚合,拿)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杀人如不能举(尽)兔起凫举(飞)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13绝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14堪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15克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克已奉公(克制、约束)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16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中会殿阁,类兰若(类似,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17怜独不怜公子姊耶?(怜悯,同情)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18弥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19莫至莫夜月明(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其事体莫须有(表测度、或许)20乃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于是,就,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表意外,竟然)21内家有一堂二内(内室)距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内狼于囊(通“纳”,放进)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交纳)22期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希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23奇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适合)此奇货可居(珍贵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佳、好、宜)24迁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25请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乃置酒请之(宴请)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见、谒问)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贫困)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公孙衍穷张仪(困窘)27去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28劝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必劝(受到鼓励)29却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30如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先生如其指(依照,遵从)恂恂如(----的样子)31若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32善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引申为揩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33少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刑人如恐不胜(尽)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35识鄙夫寡识(知识,见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36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37是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38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贫*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适为虞人逐(刚才)又以适去,竟不自得(流放,贬职)39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40属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41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42率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规格、标准)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频率、比率)43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45素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空,白白地)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披心腹,见情素(真情、本心)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没有文采的)46汤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47涕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涕零:流泪)48徒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属的人)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49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孔子伺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出外、不在)50王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统治天下)51望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并、汾乔木,望秋先陨(临近)怨望(埋怨)52恶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53微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否定,不、不是)54悉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周全,详尽)丞相亮其悉朕意(知道)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尽其所有)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55相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相得,相投合)56谢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乃令张良留谢(辞别)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57信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58兴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兴致)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作)59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古诗的一种体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