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

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得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与爆炸性物质等。

工作危害分析得主要目得就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得人员受伤害,当然也不能使她人受到伤害,不能使设备与其她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

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得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得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得危害更为重要。

工作不规范产生得危害与工作本身面临得危害都应识别出来。

我们在作业时常常强调“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她人,不被别人伤害。

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造成这三种伤害得危害。

五、控制措施得制订对识别得危害制订控制与预防措施,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工程控制(能量隔离)2、行政管理3、PPE4、临时措施六、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应进一步确定正确得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得标准操作规程.七、两个案例案例 1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化学品罐内表面清洗分析人员:分析日期:审核人: 审核日期:以上案例由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编制,未作风险评价。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国外危害识别得思路。

案例2、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工作任务:更换撒气轮胎工作岗位:由上述工作危害分析案例2写成得标准操作规程如下:1.停车(1)即便轮胎瘪了,也要慢慢开车,离开道路,开到远离交通得地方。

打开应急闪光灯提示过往司机,过往车辆就不会撞您;(2)选择坚实平整得地方,这样就可以用千斤顶将车顶起而不致于跑车;(3)刹车挂挡,在车轮得前后防止垫块,这些措施可以防止跑车。

2.取备用轮胎与工具箱为避免腰背扭伤,朝上转动备用轮胎,转至轮槽得正上位.站位尽可能靠近备用轮胎主体,并滑动备用轮胎,使轮胎靠近身体,搬出并滚至撒气轮胎处。

3.撬下轮毂帽松下凸耳螺栓(螺帽)(1)稳定用力,慢慢撬下轮毂帽,防止轮毂帽崩出伤人;(2)使用恰当得长柄扳手,稳定用力,慢慢卸下凸耳螺栓(螺帽)。

这样扳手就不会滑动,伤不着您得关节了.4.如此往下编写……八、固化得JHA如何编制?仔细研究更换撒气轮胎得风险分析表与安全操作规程可以得出这样得结论:工作危害风险分析表与安全操作规程就是用不同得方式叙述同一个问题。

工作危害风险分析法就是通过表格得形式将一个完整工作中得各要素作出明确得、具体化得描述;安全操作规程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按照作业步骤将一个完整工序中得各要素,依据有机得逻辑关系做出得科学组合。

按照作业活动得每一步分段编写,集中各专业人员得知识,将每一步作业活动中得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可能得写进规程中,让操作工在实际操作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各种事故。

首先,选定5到9个人组成风险分析小组.选定人员应尽可能地从设备、工艺技术、操作、电气、安全、分析等几方面考虑,并不就是一定要有这几种人员参加。

有得专业也可能一个人都没有,有得专业也许需要1至3人参加,各单位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人数要保证5人以上,且所选人员应就是有经验得或复合型人才.第二步,把设计好得工作危害风险分析表分发给每个人员,给大家介绍表格每列要填写得内容及每列表格内容之间得逻辑关系。

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每步作业活动中得危险危害因素找出来,判定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造成后果得严重性.若现有安全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得需要,应制定新得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管理,甚至为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以防控。

假设以上措施还不能防止事故得发生,应作出停工、改变工艺等决定.第三步,详细讲解每列表格内容得具体填法。

1、步骤划分⑴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程序划分,划分得步骤不可过粗,也不可过细,应经大家讨论后确定下来。

作业步骤划分时,应注意避免将进行作业活动时所需采取得安全控制措施列入,如:佩带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⑵作业步骤得描述,语言要简练,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描述作业步骤一般用动宾词组,如:停车、启动泵、投料、包装、升温等;不能用动宾词组描述得,也可用含有动词得短句,如:搬备用轮胎与工具箱、撬下轮毂帽、松开突耳螺栓等。

2、识别危险、危害因素下面,以“一段输送易燃、有毒液体得压力管道与输送泵”为对象,研究“启动泵”这一作业活动得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⑴识别人得危险、危害因素1)在未确认输送管线就是否有断开、法兰垫片泄露情况下开泵,易出现易燃、有毒液体泄漏;2)在未确认输送管线上就是否有盲板情况下开泵,易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封处泄漏;3)在未确认输送管线流程就是否正确情况下开泵,易燃、有毒液体易进入其她设备内,造成其她设备物料溢出或发生剧烈得化学反应等;4)未按机泵操作规程进行盘车,泵轴受应力过大;5)开启泵后未及时打开泵出口阀,造成泵憋压,易燃、有毒液体从泵密封处泄漏;6)启动泵时有打手机现象,手机产生电火花等。

⑵识别设备得危险、危害因素1)泵得电机外壳静电接地线及接地情况不符合标准要求;2)泵轴防护罩未安装、安装不规范或防护罩本身太窄、承受压力小于1500N;3)机泵润滑油杯润滑油液位低于1/3;4)机泵冷却水阀门未打开、开度太小或结冰;5)泵密封点泄漏未及时进行维修;6)泵出口压力表指示不准确,易出现抽空、憋压等情况;7)泵出口取样阀未关闭;8)设备、管线有沙眼;9)采购得设备、管线、仪表等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等。

⑶识别环境得危险、危害因素1)泵周围存在可燃、有毒气体;2)夜间作业环境光线不清;3)泵周围应急疏散通道不畅等。

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得过程,实际上就是检验我们平时工作中对危险、危害因素得认识就是否正确、全面得一个非常好得方法,同时也就是全面提高员工对危险、危害因素得认识水平得一个非常好得过程与平台。

因为,在平时得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得知识与经验都就是有限得,无论一个人得知识与经验多么丰富,都有一定得局限性与片面性,那种对各种工艺、设备、电气、仪表都非常熟悉得人就是几乎没有得,即使有这样得人,她也不可能在较短得时间内将所有得危险、危害因素一一识别出来。

因此,在每次识别某一方面得危险、危害因素时,要鼓励某工种或对该方面有经验得人首先发言,然后请其她人对此作出肯定、否定、补充完善得意见与建议.在确定某一具体危险、危害因素时,要避免口语化,要力求用词准确、句子工整,尽力避免使用简略语句。

识别某一方面得危险、危害因素往往需要多人进行反复讨论与推敲才能确定下来。

确定某一危险危害因素应注意得事项:如前面例子中,在描述“人得危险、危害因素”得第一种情况时,就是这样描述得:在未确认输送管线就是否有断开、法兰垫片泄露情况下开泵,易出现易燃、有毒液体泄漏,人们一瞧就明白,而用“液体泄漏"、“存在易燃、有毒液体”等来描述,操作工很难从您得分析中知道危险点存在于那个地方.3、主要危害后果主要危害后果得描述比较简单,也应有一定得顺序。

一般把最易发生得事故些在最前面,由最初发生得事故引发得次生事故依次排列,其她不易发生得事故附在后面.如先发生火灾事件再发生中毒事件得事故,主要危害后果排序为“1、火灾;2、中毒”;若在处理中毒事件时发生火灾事故,主要危害后果排序为“1、中毒;2、火灾",然后将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附在后面。

4、现有控制措施风险分析就是检验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就是否能消除、减弱现有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现有危险、危害因素在相对安全范围内及预防新得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得有效方法,从一个单位得现有控制措施可判断其安全管理水平就是否满足安全生产得要求。

按照危害-事件—控制措施得关系,针对每一种危害可能造成得事故,制定严格得控制措施。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有一定得顺序:先列出预防性措施,即防止危害导致事故发生得措施;再列出应急性措施,即事件一旦发生,防止发生造成人员、财产与环境方面事故得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