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处道路养护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及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规范养护维护工程的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快捷、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和集团公司《公路养护工程质量安全违约处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印发后,长期作为XX管理处公路养护工程合同文件的有效文件,各养护施工单位应认真履职,严格遵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管理处辖区路段内的各类养护施工工程。
第四条 XX管理处所辖高速公路标准具体情况:元磨(XX境内)高速公路、思小(小景)高速公路、小磨高速公路均为双向四车道。
第二章养护维护作业交通管制、级次划分
第五条道路养护维护交通管制措施
(一)道路施工并道作业(不改变交通流方向):根据道路养护维护作业内容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前提下,单独占用硬路肩、行车道或超车道。
(二)道路施工封道作业(改变交通流方向):因道路养护维护
作业,需要在两个以上收费站点进行交通分流,封闭上行线或下行线,单方向禁止车辆通行。
(三)道路封闭施工作业:因道路养护维护作业,两个以上收费站点间中断交通,需要在两个以上收费站点进行交通分流,同时封闭上、下行线,禁止车辆通行。
第六条道路养护维护作业级次划分
(一)一级道路作业交通管制:占用硬路肩,不改变交通流方向。
(二)二级道路作业交通管制:占用行车道(占用一条收费车道),不改变交通流方向。
(三)三级道路作业交通管制:占用超车道(占用二条收费车道),不改变交通流方向。
(四)四级道路作业交通管制:封闭上行线或下行线,在两个以上收费站点进行交通分流,已改变交通流方向。
(五)五级道路作业交通管制:同时封闭上、下行线,两个以上收费站点间中断交通,在两个以上收费站点进行交通分流,禁止车辆通行。
第三章实施并道或封道(封闭)的范围
第七条并道(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范围
(一)路基:下边坡施工处治。
(二)交通工程设施的维修维护:波形隔离栏、防眩板、里程牌、标线施工、标志标牌、三大系统设备、隧道机电设备、绿色隔离栅栏和刺铁丝隔离栏的维护、更换。
(三)路面:绿化、路面日常养护施工及小修保养。
(四)自然灾害引发小面积边坡坍方、泥石流处治。
(五)桥梁:小修保养、伸缩缝维修。
(六)隧道:隧道墙面清洗、路面小修养护及机电设备维护。
第八条封道(改变交通流方向)的范围
(一)路面:路面大、中修施工作业。
(二)路基:上、下边坡处治危及行车安全的。
(三)桥涵:大、中修施工需中断交通的。
(四)隧道:隧道洞顶机电设备、照明灯具维护,路面大、中修,洞内渗水及衬砌处治影响交通的。
(五)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水毁、结冰雪)处治影响通行的。
第九条封闭(部分路段禁止通行)的范围
(一)路面:上下行线同时大修,影响交通的。
(二)桥涵:桥涵大修工程需同时封闭上下行线的。
(三)隧道: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同时影响上下行线通行的。
(四)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水毁、结冰雪)处治同时影响上下行线通行的。
第四章道路养护施工的审批原则
第十条由运管公司或XX管理处安排,养护施工单位在XX管理处辖区路段需要上路养护施工作业的,在施工前7天必须写出书面施工申请报批(雨季坍方抢险、交通肇事保通及冬季除冰雪等特殊情况可电话汇报后先实施,后补办手续)。
第十一条凡申请养护作业的,须认真填写《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审批表》,审批资料包括: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安全预案(措施)、明确现场保通小组和安全员(联系方式)、明确施工车辆(数量、车牌)、施工人员(人数)、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名单、意外伤害险保单复印件和工伤保险名单、证照及施工时限、标志标牌现场摆放平面布置图等。
第十二条需使用中央活动开口的,须填写《中央活动开口使用审批表》,制定中央活动开口安全保通措施。
第十三条《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审批表》和《中央活动开口使用审批表》由XX管理处、交警和路政部门联合审批。
第十四条当施工现场按要求布置好后,由施工单位安全部门按审批的现场布置图进行核实,并拍照留底,将相关资料报XX管理处安委办(各分处安全部)备案,同时申请管理处安委办(分处安全部)进行现场核实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养护施工作业。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场施工、占道及使用中央活动开口等。
第十五条凡需要改变交通流方向施工作业的(即:四级、五级道路作业管制)的,必须上报公司审批。
养(维)护单位必须提前15天准备好所有的审批资料,报安监部门、XX管理处、交警、路政部门审核后,上报公司批复。
第五章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为保障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车
辆的通行安全,规范养护维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施工单位
进行公路施工时,施工组织及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必须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标准规程,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工作,施工路段两端必须按规定设置显目的施工安全标志。
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反光标志服;现场须设置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设置专人观察过往车辆;组织紧急疏散逃生演练,一旦发生失控车辆冲入施工现场,能够有序疏散;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明显标志,必须安排专人负责交通疏导工作,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第十七条养护施工信息发布规定。
(一)实施大、中修工程的,必须提前一周在当地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等新闻媒体上发布施工信息。
(二)在养护施工作业现场设置可变情报板发布施工信息,提醒过往车辆,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八条进行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养护作业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进行边坡作业时,应尽可能只占用硬路肩或行车道,保证超车道的通行。
(二)进行路面作业时,在兼顾行车和道路作业安全的同时,统筹制定施工组织。
可考虑先处治行车道,保障超车道通行;或先处治超车道,保障行车道通行的施工方式。
(三)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对施工路段的标牌、锥桶进行巡逻检查,及时将倒地的标牌、锥桶摆正。
(四)摆放标志牌、锥桶时一定要遇弯出弯,遇坡要过坡顶。
第十九条在低于10公里的距离内严禁采用行车道、超车道交叉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道路施工作业安全标准,零星养护施工必须当日白天完成,不允许夜间搁停;对当日不能完成的施工点,要提前做好施工组织,按本《办法》第八条执行审批程序后方可进场施工。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穿着的施工标志服(套装)需反光,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所设置的标志标牌需采用反光材料制造;对在一个白天内不能完成的施工点,必须设置频闪灯等灯光标志,并加强安全设施摆放的规范及管理,以保证夜间过往车辆有良好的视线;需夜间加班施工的必须设置夜间施工照明设施,加强夜间施工现场管理。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和XX管理处批准的时间进行施工作业,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的,要提前上报审批,不得随意延长施工期限;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工的,须提前办理相关延期手续。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自觉接受管理处、交警、路政等部门的监督管理,对各监管单位发出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相关整改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成,并做出书面回复。
第二十三条施工单位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