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幼儿园大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ppt
2020幼儿园大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ppt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 触到被含有腮腺炎病毒唾液污染的 食具或玩具亦可引起感染。
流行情况: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 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在学校 或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场 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 大多预后良好。
腮腺炎常见症状
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症状,
水痘90%或以上为显性感染。 非法定传染病。
水痘特征
水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散发性。特征是分批 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带 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其特征为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 肤阶段出现簇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
水痘常见症状
水痘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 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 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大部分病患儿能在一星期内痊愈,但是,老年人及慢性病 患儿(如:心脏病患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则有可 能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腮腺炎的流行特征
传染源: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 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是本病的传染源。
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情绪不好、抵抗力低下时, 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 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 较差。
春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最为常见 其病原体也主要从呼吸道排除体外,除天花、百日咳、猩 红热等可间接接触传播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 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春季为什么传染病流行?
冬季,身体对寒冷已经习惯。春天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 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温湿气候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 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
诱因。 初春蔬菜/水果品种较少,容易缺乏营养。 开春后,人流开始流动,公共场合人群聚集(特别是学校)
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病毒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 可爆发流行 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
系统以外的感染
2009
甲型H1N1流 感
14
• 甲型H1N1流感
流感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 全身酸痛 鼻塞 流涕 嗓子疼,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咳嗽 疲倦无力 颜面潮红 眼结膜外眦充血
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 毒。 –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 粪-口途径传播: 唾液与粪便 – 呼吸道传播: 空气飞沫 – 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致病特点
隐性感染多见,很少引起腹泻,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的成 人易感。
病毒在机体肠道中增殖,很少引起肠道症状,是以消化道 为原发灶的全身感染。
有助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 易受国际和周边地区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的影响。
幼儿为什么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从呼吸道的解剖结构来看,幼儿上呼吸道粘膜稚嫩、薄弱、
管腔短小、狭窄、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
之后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 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 向前、后、下扩大,有疼痛及触痛,边缘不清,表面皮 肤不红,可有热感但不化脓。
腮腺炎常见症状
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 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腮腺肿大时体温仍高,多为中 度发热,持续5~7天后消退。全程10--14天。
消化道传染病也不少见 如细菌性菌痢、手足口病、甲肝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 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 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 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 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
咽痛、咳嗽等,持续1~2日迅速进入出疹期。 皮疹形态初为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过数小时
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园形, 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透明,数小 时后变为混浊。 皮疹先出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 四肢远瑞较少。
不同人肠道Leabharlann 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人肠道病毒可引 起不同临床表现。
感染过程中形成病毒血症。
手足口病常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不适, 咽喉肿痛, 发热1-2天后口腔、 手、脚侧面及掌心、屁股出现小泡,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 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5 1 2
3
4
手足口病皮疹分布 1. 颊粘膜和手指; 2. 手掌 3. 足底 4. 唇粘膜 5.咽峡炎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 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 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 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 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 状。
常见的春季幼儿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 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非典型肺炎等。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急性 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
尤其是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这些疾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病毒传播方式
传染源
– 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 –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