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国际贸易学》一、(共75题,共150分)1. 关于国际贸易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
(2分)A.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有形商品的交换活动;B.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服务和技术等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C.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D.国际贸易指世界各主权国家间货物、服务和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标准答案:C2. 为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一国对外贸易量换算成对外贸易额,需要用()进行矫正。
(2分)A.贸易差额;B.净出口;C.进出口价格指数;D.一国通货膨胀率。
.标准答案:C3.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2分)A.上层社会;B.工薪阶层;C.无产阶级;D.商业资本。
.标准答案:D4.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
(2分)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绝对成本高的商品;C.相对成本低的商品;D.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
.标准答案:A5. 以下关于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A.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无关;B.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相同;C.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观点的推翻;D.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用经济学新方法对古典贸易理论的重新阐述。
.标准答案:D6. 用于解释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价确定的原理是()。
(2分)A.绝对成本学说;B.比较成本学说;C.相互需求原理;D.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C 7.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学说是()。
(2分)A.绝对成本理论;B.比较成本理论;C.动态比较成本理论;D.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标准答案:D8.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密集度”指()。
(2分)A.一国所拥有的要素的密集程度;B.一国某种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C.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D.某种商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要素的绝对数量。
.标准答案:C9.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自由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均等化将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一致,这一说法被称为()。
(2分)A.H-O-S定理;B.相互需求理论;C.产品生命周期说;D.相对优势理论。
.标准答案:A10.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的是()。
(2分)A.引力模型;B.偏好相似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标准答案:B11. 以下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2分)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规模经济理论。
.标准答案:D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外区位优势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
(2分)A.出口贸易;B.非股权技术转让;C.对外直接投资;D.授权国外经营。
.标准答案:C13. 提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更重要”的经济学家是()。
(2分)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弗里德里西·李斯特;D.保罗·克鲁格曼。
.标准答案:C14. 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2分)A.“贸易条件恶化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B.该理论认为外围国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对外贸易;C.外围国家应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D.外围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积极的对外贸易促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输入。
.标准答案:A15. 按关税的征税目的分类,关税可分为()。
(2分)A.财政关税、保护关税、自由关税、社会关税;B.财政关税、保护关税、名义关税、有效关税;C.自由关税、社会关税、名义关税、有效关税;D.自由关税、社会关税、附加关税、名义关税。
.标准答案:A16. 某国对普通手表的进口在征收15%的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50元/块,这种税是()。
(2分)A.选择税;B.混合税;C.从价税;D.从量税。
.标准答案:B17. 以下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是()。
(2分)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从量税;D.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
.标准答案:C18. 当进口配额替代进口税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时,本可以由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
(2分)A.变成了配额获得者的“租金”收入;B.变成了外国出口商的超额利润;C.变成了本国进口商的超额利润;D.被放弃了。
.标准答案:A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2分)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经济同盟;D.关税同盟。
.标准答案:A20. 形成关税同盟后,一国进口的产品从成本低的供给来源转向成本较高的供给来源,这种效应叫()。
(2分)A.贸易扩大效应;B.贸易利得效应;C.贸易创造效应;D.贸易转移效应。
.标准答案:D2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包含的假设条件有()。
(2分)A.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B.同一种产品在两国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同;C.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D.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标准答案:A,B,C,D22. 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研究特点包括()。
(2分)A.理论的前提条件更接近现实;B.研究方法强调动态性;C.重视实证研究;D.更强调劳动价值论。
.标准答案:A,B,C23. “中心-外围理论”和相关“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提出者是()。
(2分)A.普雷维什B.俄林C.辛格D.邓林.标准答案:A,C24. 关于关税的特点及其征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2分)A.关税仅对进出口本国关境的商品征收;B.关税能起到调节本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C.关税是直接税;D.关税收入将上缴国库,现在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重要税源之一。
.标准答案:A,B25. 非关税壁垒措施包含()。
(2分)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C.“自愿”出口限额制D.绿色贸易壁垒.标准答案:A,B,C,D26. 能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对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2分)A.出口总值;B.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对外贸易量。
.标准答案:D27. 一国/地区的对外贸易值和世界贸易总值分别是()和()。
(2分)A.一国/地区进出口总值;世界各国/地区进出口总值之和;B.一国/地区出口总值,世界各国/地区出口总值之和;C.一国/地区进口总值,世界各国/地区进口总值之和;D.一国/地区进出口总值;世界各国/地区出口总值之和。
.标准答案:D28. 重商主义中的“商”的实质是()。
(2分)A.商人;B.商业;C.对外贸易;D.货币。
.标准答案:C29.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比较”的涵义是()。
(2分)A.两国运输成本的绝对数值的比较;B.两国劳动成本的绝对数值的比较;C.两国生产两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比例的比较;D.两国生产两种商品所耗费的资本比例的比较。
.标准答案:C30. 沿着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2分)A.递增;B.递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标准答案:A31. 穆勒对李嘉图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于()。
(2分)A.指出了国际贸易中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B.确定了两国物品相互交换的比例的上下限;C.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国家;D.利用机会成本等分析方法说明了比较优势的思想。
.标准答案:B3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条件不包括()。
(2分)A.贸易中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B.在两个国家,X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Y商品都是资本密集型的;C.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D.两国在生产中均为完全分工。
.标准答案:D33. 假设要素密集度用k表示(k=K/L),如果X产品的要素密集度kx小于Y产品的要素密集度ky,则X和Y分别是()密集型产品和()密集型产品。
(2分)A.劳动,劳动;B.劳动,资本;C.资本,资本;D.资本,劳动。
.标准答案:B34. 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和H-O定理,正确的说法是()。
(2分)A.某国某要素丰富,则该要素在该国的价格相对较高;B.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会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C.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D.相同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在不同的国家有差异。
.标准答案:C 35. 贸易双方交换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贸易被称为()。
(2分)A.产业内贸易;B.产业间贸易;C.跨国公司内部贸易;D.中间产品贸易。
.标准答案:A36.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创立的用于描述后进国家的某一特定产业的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的理论是()。
(2分)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B.技术差距理论;C.内部化理论;D.雁行形态理论。
.标准答案:D37. 邓宁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三个优势指()。
(2分)A.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国际化优势;B.所有权优势、外部化优势、比较优势;C.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比较优势。
.标准答案:C38. 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所主张的保护对象是()。
(2分)A.衰落的工业;B.垄断的工业;C.有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D.农业。
.标准答案:C39.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又被称为()。
(2分)A.自由贸易理论;B.保护幼稚工业论;C.贸易条件恶化论;D.超保护贸易理论。
.标准答案:D40. 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的主要区别在于()。
(2分)A.征税机关不同;B.征税对象不同;C.征税目的不同;D.征税依据不同。
.标准答案:C41. 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2分)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标准答案:B42. 以下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是()。
(2分)A.进口配额制;B.“自愿”出口限额制;C.进口许可证制;D.反倾销税。
.标准答案:B43. 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
(2分)A.价格垄断;B.外汇倾销;C.商品倾销;D.价格战。
.标准答案:C44. NAFTA是指()。
(2分)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欧洲自由贸易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关税同盟。
.标准答案:A45. 由于关税同盟内部取消了关税壁垒,从而使生产由本国国内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这种效应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