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3[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3[1]

过关斩将(2)
1、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的名称:
A 山顶 C 山脊 D 山谷 E 鞍部 F 陡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2、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 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200 100
D 陡崖
鞍部 C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过关斩将(1)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D
E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
等高 线密 集坡 度陡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处海拔相同。p25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6、等高线的稀疏
与坡度的关系
结论:等高线密集,坡度越
山顶 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目标:
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 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 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山体部位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 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巩固练习: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余村:山谷,李村:鞍部, 气象哨:山脊 。
②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理由
是_王__村_在__山_脊_,__气_象__哨_应__建_在__山___。
等高线的 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 出。
两个山峰 之间的低 地。
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
山峰
山山 脊谷
人教版பைடு நூலகம்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 凸低为脊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 凸高为谷 )
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
度是650 米。已知王村气温是
甲 乙
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
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
温应6是.1 ℃。
(海拔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④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是 G 处。 (4)王村在李庄的西南方向,李庄距G处的图 上距离是3.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7.5 千米。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100 110
120
120 130



3.等高线示意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 形图·
• 根据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可分 为五种基本类型,包括:山峰、山脊、 山谷、陡崖、鞍部
5.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的 数值由中间 弯曲部分 向四周逐渐 向低处凸 降低。 出。
河流容易在山谷中形成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鞍部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陡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A
C
B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1、读右图,完成 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 位是 陡崖 。
(2)A点的海拔
是 300 米。 (3)沿AB线路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 陡是 AB线路 。 (4)将线段比例尺改用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 表实际距离 800 米。
200 100
B 山脊
E 山谷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3、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秋游爬山。 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 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
B A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部位名称:
B 陡崖 C 鞍部 , D 山顶 I 山谷 。
1:5Km
(2)在E、F两地山坡中, 坡度较陡的 是 F山坡 , 其理由是 F山坡等高线密集。 (3)在图中字母处,最适合修水库大坝的
例题:
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 玛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最低点死海海拔(- 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
为9259·43米。
2、等高线和等深线: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在等高线 上标有海拔数值。
(2)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 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绘制


线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概念
8cm
6cm
A
B
4cm
2cm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 接成的线称等高线。(p24)
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1000米
1500米

500米
甲乙两地的 相对高度为 1000米。
甲地的海 拔为1500 米,乙地的 海拔为500 米。 海平面
2、 读下图,找出图中的山顶、鞍部、山谷和山脊
山顶
山顶 山 脊
鞍部
山顶 鞍部
山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小结:
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 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