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
【学习重点】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
【学习难点】溶解度的涵义
【学习过程】
1.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讨论】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 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 ℃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什么?
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
展示教学挂图]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
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归纳:
a: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B: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
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扩展资料]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NaCl在20℃的
溶解度为36g,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或者说,在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的四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标明温度。
②"在100g溶剂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g。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
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例如在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就是指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
增大。
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溶解度曲线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探究活动]
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这两种物质的曲线。
物质0℃20℃40℃60℃80℃100℃
硝酸钾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36 36 36 37 39 40
2.现有10g硝酸钾和2g食盐的混合物,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实验内容
可行性论证
实验记录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