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_电路分析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_电路分析
点称为节点。回路是一条或多条支路所组成的闭合
回路,在绕行闭合回路的过程中该回路的每个元件 只可以经过一次。中间没有支路的单孔回路称作网 孔。显然,网孔是回路的特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分析图9.1(a)的基础三极管电路,建立如图9.1(b)的直 流电路模型,分析它的静态工作情况。其中UBE、UCC 为电压源,三极管等效为受控电流源IC(电源的分类 介绍见第9.2节)。 这个电路中,节点有2个,支路有3条,回路有3个,网 孔有2个。详细分析如下:
(9-4)
IS=E/R0和R0=
(9-5)
式(9-3)和式(9-4)就完全相同,也就
是说图9.8(a)和图9.8(b)所示的两个实际电源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外部伏安特性曲线完全相同,因而对外接负载
电压源和电流源在等效变换时还需注意:
(1)电压源是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与
内阻R0相串联,电流源是电流为IS的理想电 流源与内阻相并联。它们是同一电源的两种 不同的电路模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把三极管当作一个节点有: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对网孔ACBA有: 对网孔BEDB有: 对网孔ADECA有:
URC+UCB=URB1 UBE+URE=URB2
UCC=URE+UCE+URC
对三极管有:
UCE=UCB+UBE
以上是由电路拓扑结构决定的电流、电压
关系。此外还有反映元件特性的电压电流关系:
节点数n=2 节点:A,E
支路数b=3 支路是由IB,IC,IO三个电流流过的路径 回路数 3 回路:A-RB-UBE-E-IC-RC-A A-RC-IC-E-UCC-A A-RB-UBE-E-UCC-A 网孔数l=2 网孔: A-RB-UBE-E-IC-RC-A A-RC-IC-E-UCC-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IC=IB+ICEO
UBE常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2 电源
实际电路中电源以两种形式存在:独立电源
和受控源。所谓独立电源是指不受外电路的 控制而独立存在的电源,所谓受控电源是指 它们的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其他部分的电压 或电流控制的电源。任何一个实际电源(不 论是独立电源还是受控源)在进行电路分析 时,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或与之等效的电流 源来表示。
实例引入:三极管基础电路
(a)实际电路
(b)直流电路模型
图9.1 三极管基础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1 电路的拓扑结构
实际电路由四个要素组成:电源、负载、控制元件
和回路 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每个支路内的元件都 是串联的,流过支路上各元件的是同一电流,称为 支路电流。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
(2)变换时两种电路模型的极性必须一致,
即电流源流出电流的一端与电压源的正极性 端相对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3)这种等效变换,是对外电路而言,在电源内
部是不等效的。以空载为例,对电压源来说,其内
部电流为零,内阻上的损耗亦为零;对电流源来说,
其内部电流为IS,内阻上有损耗;
(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不能进行这种等效
(d)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解:由图9.9可得
E 6 I3 0.1A R R3 10 50
上式负号表示I3的实际方向与本题给出的 参考方向相反。从此例题可以看出反复进行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来求解电路有时 是很方便的。
IS=E/R
(9-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在一些电路中,利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关
例9-2 图9.9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源
电压E1=12V,E2=24V,R1=R2=20,
R3=50,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
变换的方法求出通过电阻R3的电流I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a)
(b)
(c) 图9.9 例9-2的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a)实际电压源电路
(b)实际电流源电路
图9.8 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从图9.8(a)电路可得
U=E-IR0
将上式两边除以R0再移项,得 I=E/R0-U/R0 从图9.8 (b)可得 (9-3)
I=IS-U/
因此,只要满足条件 R 0
例9-1 在图9.2中的三极管直流基础电路中,试 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写出其全部节点电流关系、 网孔电压关系和三极管上的电流电压关系。
图9.2 三极管直流基础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解:这是一个包含有三极管的复杂电路,由基
尔霍夫电流定律
对节点A有:
对节点B有: 对节点D有:
I0=IC+I1
I1=IB+I2 I0=IE+I2 IE=IB+IC
第3篇 复杂电路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三篇 复杂电路分析
第九章
第十章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复杂交流电路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9章 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9.1 电路的拓扑结构
9.2 电源
9.3 支路电流法
9.7 叠加原理的应用 9.8 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变换。因为理想电压源的短路电流IS为无穷大,理
想电流源的开路电压U0为无穷大,都不能得到有限
上一页 下一页内阻,而可扩展
至任一电阻。凡是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与某电
阻R串联的有源支路,都可以变换成电流为IS的理
想电流源与电阻R并联的有源支路,反之亦然。其
相互变换的关系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图9.4 电压源及理想电压源伏安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2.2 电流源
图9.5 高内阻电源
图9.6 电流源及理想电流源伏安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I=60/(60000+R)≈1mA
一个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 并联一个内电阻来表示,如图9.7所示。
图9.7 电流源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2.1 电压源
(a)画法1
(b)画法2
图9.3 电压源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没有内阻的电压源,即其端电压是 恒定不变的,这种电压源称为理想电压 源。实际的电压源看成由一个理想电压 源和其内阻串联所组成。电压源输出端 的电压U随负载电流I的变化情况可以用 图形来表示,称为伏安特性曲线(V-A 特性曲线),如图9.4所示。由图9.4可知, 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不受流过电流的影 响;而实际电压源因流过的电流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