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课件
马铃薯脱毒:
脱毒生姜: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1、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 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 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 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过农残设置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口出口。
一、实施绿色防控的意义
2、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 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 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 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
2、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
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苏云金杆菌(BT)、绿僵菌、白僵菌、微孢
子虫、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 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 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 化推广机制。
四、推进绿色防控的目标任务
X2 5.238 0.660 0.187 0.474 1.848 4.661 2.747 3.378 0.679 2.685 2.768
LC50(95% confidence limit) (μgL-1)
0.056(0.045-0.069) 1.601(1.064-2.978) 8.341(4.119-33.222) 49.902(21.240-321.233) 70.037(39.806-188.296) 91.789(55.964-209.452) 99.123(61.161-220.044) 136.380(77.052-376.680) 163.274(86.970-517.958) 191.223(119.574-405.720) 197.799(128.371-388.975)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什么是绿色防控?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 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 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 目的。
2012年11月4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会议
农药选择标准: 1、原药毒性要低:使用低毒农药, 尽量不用有机磷、菊酯和氨基甲 酸酯类杀虫剂。 2、剂型环保剂:多使用水基型农 药,少用有机溶剂型农药。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1、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
“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 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农业部园艺产品标准园区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 防控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
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
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 20%以上,确保农药 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天敌大量死亡
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
近 一 个 世 纪 来 病 虫 草 害 抗 性 发 展 情 况
筛选代数 F0 F2 F4 F6 F8 F10 F12 F14 F16 F18 F20
回归方程 Y=1.677+1.338X Y=-0.188+0.920X Y=-0593+0.644X Y=-1.026+0.598X Y=-1.480+0.802X Y=-1.525+0.777X Y=-1.658+0.831X Y=-1.496+0.701X Y=-1.652+0.433X Y=-1.740+0.763X Y=-1.968+0.857X
抗性倍数 1 28.589 148.946 891.107 1250.661 1639.089 1770.054 2435.357 2915.607 3414.696 3532.125
柑 橘 红 蜘 蛛 抗 性 筛 选
我国现阶段病虫害发生仍然严重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资料,目前我国常见农作物有害生物有 10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近 100种,年发生面积达70亿亩
植物具有与动物免疫系统相似的可 诱导的抗性系统,因而可诱导植物产生
抗性。
植物疫苗品种: 1、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生防制剂; 2、NS-83增抗剂; 3、康壮素: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蛋白 激发子; 4、蛋白激发子抗病疫苗 —植物激活蛋 白; 康壮素和植物激活蛋白目前已在我 国登记生产。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家畜养殖场、水果蔬菜储藏库。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4、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 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 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 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草的优点: 1、为天敌栖息创造条件,有利于物 种多样化; 2、川渝地区有利于夏季抗旱。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1、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 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 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 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1、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
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
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 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抗稻瘟病 抗纹枯病
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
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 “死亡”20年。
一、实施绿色防控的意义
3、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 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 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
鞘翅目: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 双翅目:蚊子、蝇、蠓、虻等; 据各种环境中的不完全统计,诱杀害虫超过一千五百种。
2)粘虫板
种 类:黄、绿、红、蓝、白、黑、紫、青、粉、灰。
防治对象:蚜虫(有翅蚜)、潜蝇、粉虱、小绿叶蝉、蓟马等小型昆虫。
用
途:广泛使用于日光温室、大棚、苗圃、野外陆地、花园、果园、
一、实施绿色防控的意义
2、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 质量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 原因。
农残超标是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
我国农产品出口量极其低下最为直接的原因。农业发达国家常常通
两种捕食螨共同的缺点:对药剂非常敏感,橘园施用化学药剂防治其他害虫时会导致捕食螨大 量死亡,从而大大降低其控制效果。
抗 性 捕 食 螨
优势:与传统捕食螨比较,杀虫剂(特 别是有机磷和菊酯类)对其存活影响很 小。
3、苏云金杆菌
适用作物:广泛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茄果
类蔬菜、瓜类蔬菜、烟草、水稻、高粱、大 豆、花生、甘薯、棉花、茶树、苹果、梨、 桃、枣、柑橘、棘等。 防治对象: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 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如菜青虫、 小菜蛾、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甘薯天蛾、 烟青虫、棉铃虫、灯蛾等多种。
寄生蜂
草
蛉
捕食螨
白僵菌和绿僵菌
粉虱座壳孢
1)赤眼蜂:
赤眼蜂
2) 捕食螨
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30种捕食螨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其中大多数种在温室中得到 广泛使用。
A. cucumeris
智利小植绥螨
2)、捕食螨
防治对象 可捕食叶螨、瘿螨、跗线螨、蓟马、粉虱、蕈蚊、线虫
等。捕食螨控制害虫(螨)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是我国
病虫害绿色防控最为重要的天敌产品之一。
我国商品化的捕食螨
胡瓜钝绥螨: 1、从国外引进,在高湿条件下难以生存, 因此橘园中不能建立稳定的种群 ; 2、本身不捕食柑橘红蜘蛛,国内通过驯
巴氏钝绥螨:
1、我国土著的捕食螨,因此适合
我国橘园释放; 2、是柑橘园柑橘红蜘蛛优势天敌。
化后用于防治柑橘园害螨风险很大。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3、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 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 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1)杀虫灯
诱杀对象:
鳞翅目:小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等。
次。如蝗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的暴发频
率较高,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每年经过大力防治,挽回粮食损失
1800亿斤左右,但仍损失粮食近500亿斤,防控任务十分繁重。
一、实施绿色防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