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防控(上)王小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国家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后,一致把防风险放在重要的任务之一(五大任务之一),过去我们是四大任务就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经济调整的深入,特别是我们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一些长期累计的风险问题,随着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很大部分会汇集为一定的经济风险,在我们经济运行来讲,就是经济运行的风险。
这个风险对我们经济进一步的增长,对我们的结构调整,对我们的改革,都形成了压力,所以我们要把防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重视防风险这个事情,因为它是多年累计问题的一个凸显。
下面我想就三个方面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今年经济运行的风险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伴随着风险的集中释放,他表现在哪些方面?要做一个分析。
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的经济下行压力,是在2012年之后明显的加大的,我们2012年GDP第一次低于8%,我们现在已经持续了现在是第四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四年我们的GDP低于8%,而且应该说是越来越低。
所以今年的目标是增长7%左右,这个7%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讲三季度的数据可能是低于7%,可能6.8、6.9这么一个水平。
经济的速度越低,也就是讲我们的经济活跃度越低,那我们许多的矛盾就会凸显起来。
所以前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风险释放,但是都没有今年这么严重,特别是我们从一些重要的领域,一些地区,还有一些企业来讲,这个风险明显是加大释放的过程。
这是我们要做一个分析,就是今年的风险问题,大家有一个梳理。
第二个我想讲讲对经济运行风险的一个分类,这是带有一定的理论,就是你怎么看待经济发展特别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风险,这个风险来源是什么地方?我过去做过一些研究,我把我的研究一些看法,一些结论告诉大家,跟大家有机会可以讨论。
第三个,对经济运行风险的防控对策。
防控对策我会分成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来给大家介绍。
所以今天的内容大概分这三大块。
一、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我们先讲第一个。
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伴随着风险的集中释放,这是一个特点。
我们讲中国宏观经济2015年经济运行,我认为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分化走势下行,就是我们传统的产业,我个人认为是处在一个深度调整期,我们有一种说法讲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现在这个时间处在一个深度调整期。
那中国的经济从我们自身内部来讲,我们的传统行业,包括房地产,包括制造业,包括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要从另外一个分类,就是我们的出口导向的一些产业,都处在一个深度的调整期。
当然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价格的下跌这个过程。
所以我们讲这个我们经济运行,它有这么一个特点。
而且这个特点是一个分化的特点,分化的走势特点,然后他跟前几年的分化程度是不一样。
我们讲去年、前年都在分化,但是好像全国大家都在调整,但是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
像今年就不一样,今年分化的程度加大,那我们讲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这样的一个高耗能行业,调整力度非常大,甚至我们讲钢铁行业一些,特别是大家都知道工业里面的采掘业,采掘业可以说是全行业的投资负增长,钢铁行业也是投资负增长。
然后他的效益大幅下滑。
我们现在资产还在扩张,我们投资总体来讲还是扩张,但是我们的销售收入(1-7月份)只有1.3,1-7月份我们的利润下降了1.7%,今年基本上都是下降,一路下降。
经济总体下滑,然后有些行业,像比如我刚才讲的这些行业下滑的更加严重,可以说是很严重。
但是我们有些行业他很好,今年的电子行业,今年的甚至我们的家电行业,传统的家电行业今年表现很好,包括我们的一些食品行业,还是比较稳定。
仪器装备行业,特别是新型业态、新型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
这就是分化,这个分化越来越明显,这就是一种经济调整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经济调整加快的结果必然是产生分化,但是这种分化他同样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风险释放的问题。
所以我们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面临风险,这些风险既有宏观层面的风险,也有微观层观的风险。
(一)通货紧缩的隐忧第一个经济运行风险,就是通缩紧缩的隐忧加大。
大家知道宏观经济运行,经济运行他的一个波动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价格总水平的变化。
价格总水平增长过快,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那就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大起大落制约着经济发展,扭曲的资源配置导致了一系列的失衡,就会产生很多的经济运行的风险。
就是这个信号是错的,恶性通货膨胀一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但是我们今天不是这个问题,那是过去80年代的问题,90年代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问题恰恰是相反。
价格持续下滑,通货紧缩的苗头出现。
我们去年还不是,去年价格总水平,狭义价格总水平是2点多,还是比较温和、合理,但是我们的PPI已经持续下降了三年。
去年我们从广义的通胀水平来讲是正的,今年预计GDP增长低于实际GDP增长。
那就是我们的缩减指数是负的,上半年是负0.5,那我们想三季度也没有改变这个情况,全年我估计也是这么一个水平,大概在0.5负增长。
0.5的负增长应该说可以认为中国出现了轻度的通货紧缩。
当然我们从结构上讲,那就更明显。
我们的PPI持续42个月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大。
这也同样对经济产生不稳定性,特别是对投资,导致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下降,我们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我们投资预期就不好,就会导致投资的下滑。
那投资的下滑就是意味着我们有很多的问题,就业问题,我们的财政收入问题,他就会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影响我们的经济的运行的稳定性。
现在实际上第一个我们讲经济运行的一个风险,就是通货紧缩的隐忧,这个幽灵又出现了。
我们上一次1998年到2002年,我们出现了一轮通货紧缩,那轮通货紧缩主要是CPI 层面,PPI反而只有两年时间,还算是轻微,但这一次有点不同。
这就说明我们过去投资过度,导致了后遗症,产生过剩导致了后遗症。
这一次比上一次1998年到2011年那要严重的多。
所以我们现在讲,42个月,我看现在48个月,四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五年都结束不了。
这个问题对经济运行、对企业效益、对投资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这就是风险。
当然这个是过去积累下来的。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我们经济运行风险的表现。
(二)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或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这是风险的一种集中爆发。
当然我国由于金融的体制,就是国有制,金融我们有很多管制,这样的原因导致了我们的金融,尽管是在不断的多元化,增加许多新的金融机构,新的方式,甚至我们的金融改革也不断地深入。
这种情况下总体来讲,我们主体还是国有为主,还是可控的,这个大家是没有异议的。
也就是中国发生西方式的金融危机,这种情况是没有的,没有基础,我们可控。
甚至我就说,你不是讲坏账很多,坏账我们不良贷款率增加很多,那我们讲1998年的时候,那一次我们的坏账率曾经有人核算过,累计这么多年下来核算是30%到40%。
那最后不都化解的吗?什么化解的?资产金融公司,可以用剥离,当时还有一个上市,最后剥离上市,这样的一些方式,我认为都可以化解金融风险。
那我们今天,那个时候以后,我们又经过十六七年的增长,又累积了很多的经济的金融的风险,叫不良贷款率,像温州、鄂尔多斯房地产相关的民间借贷导致的问题,就是开始爆发出来。
随着经济的放慢,随着某种投资的产业,投资的资产,他的价格的缩水,他必然会产生坏账率的显山露水。
实际上就像雾霾一样,不要以为雾霾只是发生的时候才有,看到的时候才有,感受到的时候才有,实际上雾霾天天有,天天可能都是那个水平,但是有时候为什么看的很清楚,有时候看的不清楚。
比如今天就没有雾霾,为什么?因为昨天发了大风,把昨天的雾霾都吹走了。
那我们讲金融的不良资产,许多风险他实际上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环境比较好,没有显露出来,刮的风很大,但是今天速度下来了,许多问题开始暴露了,或者资产泡沫破灭了,不良资产就显山露水。
最终我们要监察金融风险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实际上就是流动性。
流动性足或不足,这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性,经济风险。
流动性过剩,甚至是泛滥,那我们中国经济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发生过流动性泛滥,流动性过多,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政策里面有滥发货币这个因素。
甚至我们金融危机之后,采取一揽子刺激方案里面,有流动性泛滥。
但是流动性泛滥它一定会导致一些问题。
导致资产价格过高,或者是经济过度的扩张,投资过热,这些东西都会导致最后的波动,实际上是新的风险。
所以监测金融风险的一个最重要的是流动性。
那我们今天面临着流动性不是流动性过度、膨胀太多了,而是流动性可能出现不足。
这个流动性主要是短期的头寸。
那我们讲2013年6月份我们发生过钱荒,这就是一个短期的流动性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危机。
这就是流动性。
那我们今天流动性怎么样?今天的流动性应该说是相对不足。
至少是我们讲从金融这个需求的角度,他也是收缩的。
所以我们讲金融的宽松度不是在于你是政策的宽松度,而是在于市场或政策两个合起来形成一种宽松度。
那我们讲我们现在的企业面临着融资难,是有内生性的,所以我们讲流动性问题。
那流动性不足,就会导致过去的资产泡沫可能破灭,可能导致股市泡沫的破灭,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在流动性方面,存在问题,周转不灵,出现某种连锁反应,这就是风险。
所以流动性是决定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央行现在调控不是讲,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短期流动性,保障短期流动性,让股市暴跌,那就是你要提无限的流动性来脱离。
实际上这是流动性,金融的风险。
实际利率上升也是风险,有人对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做的一些研究证明,就是在危机之前都可能出现实际利率,特别是利率大幅度的回升,就是暴涨。
特别是短期利率,我刚才讲的流动性,流动性强的货币,利率大幅上升,就是成本短期融资成本持续高起,他就会导致经济、金融体系的一种封盘。
所以利率的上升,我们这两年我们的央行也好,我们的新一届政府也好,特别是要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降息降准搞这些政策,目的是为了增加流动性,同时防止利率水平持续上升。
上升可能是一个趋势,但是他要抑制它上升过快。
也就是讲我过去的贷款增长5%,我讲的是实际,那你现在增长10%,15%,像民间借贷那种暴涨,那你最后的民营企业,肯定是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我讲利率也是衡量我们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利率的过度的波动也会导致经济的重大的风险。
这是金融的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就是股市暴跌。
股市暴跌我们知道从6月份开始到9月份,我们出现了连续的暴跌。
甚至一定程度上我认为是个崩盘。
这个影响是什么?中国现在可能过去还没有出现这么个严重的问题,曾经我们过去也出现过大的波动,但是对实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在经济这个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部环境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者不稳定的情况下,现在你看中国股市波动,那国外股市也出现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