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会计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在校友会版2017-2018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中,会计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厦门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光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会计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会计学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120201 会计学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学院组织所报考专业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议。
同时根据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择优确定复试名单。
初审结果和复试名单将于2019年3月邮件通知。
1、复试时间及方式:一般安排在3月下旬。
复试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甄选,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训练和素质、分析和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笔试:即基础能力测试,按报考专业分别测试。
(1)对于报考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第一部分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二部分是高级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部分分值各占50%。
(2)对于报考除应用经济学外其他专业的学生,考察内容为各专业(方向)4/6试题,考生按报考专业/方向答题。
笔试成绩作为考生是否能进入面试的依据,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3、面试: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须向面试组作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面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采用百分制。
4、初取:根据考生的复试总成绩择优确定初取名单,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公示10个工作日。
四、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我院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最高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5)毕业(在读)院校的正式课程成绩单原件(提供复印件的同学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
(6)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7)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8)三年内(即2015年10月15日以后)的英语水平证明(至少其中一项)复印件,复试时携带原件进行确认。
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成绩60分及以上。
本年度考试时间为2019年1月初,具体安排请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知,查询网址https:///zsxx/bszs/bswyks/index.htm。
②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
③GRE成绩310分及以上。
④GMAT成绩650分及以上。
⑤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80分及以上。
⑥国家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合格。
⑦雅思(A类)成绩6.5分及以上。
⑧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获得学位。
(9)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3/6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五、考博分数会计学:笔试、面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各占50%。
六、导师介绍姜国华会计学系教授姜国华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他先后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经济学学士、会计学硕士和会计学博士学位。
姜国华博士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担任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筹备办公室主任、执行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毕马威(KPMG)会计师公司全球估值顾问、博时基金管理公司高级投资顾问。
姜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索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应用,即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资源分配功能。
在更广的视野上,他也分析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姜博士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JournaloftheAmericanStatisticalAssociation、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JournalofBusinessandEconomicStatistics、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会计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杂志上。
姜博士从2014年首次起即连续入选爱思唯尔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年获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国青年经济学家优秀论文奖”。
姜博士是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经济研究》杂志社重点支持的经济学学术会议。
姜博士的著作包括《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中文版,韩文版)、《证券投资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和《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
姜博士主讲“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企业估值与投资决策”、“价值投资”等课程。
研究领域行为金融学与证券投资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监管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教育背景2002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会计学博士1997 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1995 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职业经历2006~至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2011~至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2005~201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副教授2003~2005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助理教授研究成果姜国华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索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应用,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资源分配功能。
在更广的视野上,姜博士也分析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政策不确定性饶品贵、岳衡、姜国华,201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世界经济》第2期姜国华,2012,“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问题研究”,美国会计学会年会新兴市场研究论坛主题演讲,美国迈阿密宏观政策与微观企业主体行为:黎文靖、饶品贵、罗勇根、陈冬华、姜国华,2018,“实现以宏观为视野、以微观为落脚点的研究:第六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1期范从来、陈冬华、王宇伟、沈永建、姜国华,2017,“宏观问题之微观证据与微观研究之宏观价值-第五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1期饶品贵、陈冬华、姜国华、陆正飞,2016,“深化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关系研究:第四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2期吴国鼎、姜国华,2016,“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制造业投资”,《金融研究》第11期饶品贵、岳衡、姜国华,2016,“通货膨胀预期与企业存货调整行为”,《经济学季刊》,第2期蒋德权、姜国华、陈冬华,2015,“地方官员晋升与经济效率:基于政绩考核观和官员异质性视角的实证考察”,《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丁友刚、饶品贵、姜国华、沈永建、陈冬华,2014,“第三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12期范从来、梁上坤、王宇伟、陈冬华、姜国华,2014,“拓展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第二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1期饶品贵、姜国华,2013,“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饶品贵、姜国华,2013,“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业绩”,《管理世界》第3期石孟卿、饶品贵、姜国华、陈冬华,2013,“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研究”会议综述,《经济研究》第2期饶品贵、姜国华,2011,“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金融研究》第3期姜国华、饶品贵,201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会计研究》第3期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证券市场监管:王彦超、姜国华、辛清泉,2016,诉讼风险、法制环境与债务成本,《会计研究》第6期GuohuaJiang,PinguiRao,andHengYue,2014,"Tunnelingthroughnon-operationalfundo ccupance:aninvestigationbasedonofficiallyidentifiedactivities",JournalofCorpora teFinance32:295-311GuohongChu,XingqiangDu,andGuohuaJiang,2011,"Buy,lie,ordie:aninvestigationof ChineseSTfirms'voluntaryinterimauditmotiveandauditorindependence",JournalofBusi nessEthics102(1):135-153JigaoZhuandGuohuaJiang,2009,"Tradecredits,futureearningsandstockreturns:ase lf-dealingperspective",China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59-80 GuohuaJiang,CharlesM.C.Lee,andHengYue,2010,“TunnelingthroughInter-corporateLoans:TheChinaExperience”,JournalofFinancialE conomics98:1-20(leadarticle)岳衡、王汉生、姜国华,2008,“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上市公司“ST”关系的研究”,《金融学季刊》,第4卷,第2期,第1-19页GuohuaJiang,andHanshengWang,2008,“ShouldEarningsThresholdsbeusedasDelistingCriteria?”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7,409-419姜国华、王汉生,2005,“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经济研究》第3期,第100-107页GuohuaJiang,HengYue,andLongkaiZhao,2009,“ARe-examinationofChina’sShareIssuePrivatization”,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33:2322-2332 姜国华、岳衡,2005,“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管理世界》第9期119-126页姜国华、徐信忠、赵龙凯,2006,“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管理世界》第6期行为金融学与证券投资:樊帅、张千玉、姜国华,2017,“基金经理利用基本面信息选股了吗?-来自基金持仓的证据”,《投资研究》第8期GuohuaJiang,GangLi,andDonglinLi,2011,"CapitalInvestmentandMomentumStrategie s",ReviewofQuantitativeFinanceandAccounting39:165-188姜国华、饶品贵,“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交易量异象”,2008,《中国会计评论》第3期李远鹏、牛建军、姜国华,“证券市场‘应计异象’研究:回顾与展望”,2008,《会计研究》第2期:79-84GuohuaJiang,2007,“StockPerformanceandtheMis-pricingofAccru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42:153-170姜国华,“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分析与展望”,《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66-71GuohuaJiang,CharlesLee,andGraceZhang,2005,“InformationUncertaintyandExpectedReturns”,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10:185-221 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王百强、孙昌玲、伍丽娜、姜国华,2018,“企业纳税支出粘性研究:基于政府税收监管的视角”,《会计研究》第5期樊帅、高博楠、姜国华,2018,“价值投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累积效应研究”,《会计研究》第4期张路、姜国华、岳衡,2014,“中国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型研究”,《会计研究》第1期:5-12GuohuaJiangandStephenPenman,2013,“Afundamentalperspectiveonaccountingandimplicationsforaccountingresearch”,Chi na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4:233-245施丹、姜国华,2013,“会计信息在公司债信用等级迁移中的预测作用研究”,《会计研究》第3期:43-50牛建军、岳衡、姜国华,2007,“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析:1992-2004”,《中国会计评论》第2期:165-180姜国华、张然,2007,“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会计研究》第6期:20-25李远鹏、牛建军、姜国华,2006,“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盈余汇报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会计研究》第9期:27-34Baik,Bok,andGuohuaJiang,2006,“TheUseofManagementForecaststoDampenAnalysts’Expectations”,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5:531-555姜国华、王汉生,2004,“财务报表分析与上市公司ST预测的研究”,《审计研究》第6期,第60-63页姜国华、2004,“关于证券分析师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第6期实证研究方法及其他:Jiang,Qian,HanshengWang,YingcunXia,andGuohuaJiang,2013,"OnaPrincipalVarying CoefficientModel",JournaloftheAmericanStatisticalAssociation(JASA)108:228-236.Wang,Hansheng,GuodongLi,andGuohuaJiang,2007,“RobustRegressionShrinkageandConsistentVariableSelectionviatheLAD-Lasso”,Jour nalofBusinessandEconomicStatistics25:347-355胡健颖、姜国华、王汉生,2006,"实证研究中预测模型的选择:从逐步回归到信息标",《数理统计与管理》第25卷,第1期,第21-26页七、考博经验复试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成绩,那是错误的,复试最重要是的是你在未来导师眼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