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类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类

18.(2018·四川攀枝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每题3分,共12分)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

郭孝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①,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②,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③。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世民善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释】①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②两寇合从: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B、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C、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

D项,“帅”是“率领”的意思。

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D、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对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

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能被划分开。

故根据句意,停顿应为: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7、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B、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C、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D、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

“善”的意思是“好”。

结合上文薛收献计的情节,D项句子应译为“李世民认为他的计谋很好”。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

B、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

C、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

D、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

9、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6分)⑴、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⑶、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1)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1)“股”的意思是“大腿”;“走”的意思是“跑”。

(2)“以”的意思是“因为”“若”的意思是“比得上”。

(3)“易”的意思是“交换”“其”的“一定”。

【文言文参考翻译】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

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

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

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

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

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王世充出兵,要小心不和他交战,大王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用来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克敌。

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两个国君就会被擒住!”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19.(2018·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马超的字。

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积累、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

文言文中“适”有多种含义:①<动>到……去。

②<动>出嫁;嫁。

③<动>适应;顺从。

④<动>适宜;舒适。

⑤<动>享受。

⑥<副>恰好、正好。

⑦<副>适才;刚才等。

结合具体语境本题C项中的“适”应解释为:正、正好。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重要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断句能力。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和多个角度,本题根据句意确定停顿即可。

本句大意如下: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根据对具体句意的理解可知C项正确。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以及文章相关内容,可知关羽、张飞和刘备虽情同兄弟但并非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故B项表述欠准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10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答案】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一定要字字译到,译准。

同时注意句子是否为文言特殊句式,以便做出合理的调整。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如其中的“省”,动词,察看;看。

“书”,书信。

“以”是介词,“把”;“示”,给……看。

另以示宾客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即“书信”翻译时应该补上。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

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

刘备任平原相时,让关羽、张飞担任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

刘备与他们两人睡觉则在同一床上,亲如兄弟。

但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

关羽跟随刘备投靠刘表。

刘表死后,曹操平定了荆州,刘备从樊城将要往南渡过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

曹操追到当阳县长坂,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

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觉得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

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

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

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超群出众。

"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

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20.(2018·江苏无锡)阅读与赏析(42分)(一)(12分)杨烈妇者,李侃妻也。

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

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

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

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

”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

”得数百人。

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①以享众。

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大笑。

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侃遽.登城。

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 㸑cuàn,烧火做饭。

8.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两狼之并驱/如故C.侃/为项城令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的能力。

懂其意和理清句子成分、虚词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