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基本属性

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公开课教案学科:服务语言艺术课题名称:服务礼貌形体语言授课教师:杨冬雪班级:2013春24班课时:1课时(40分钟)时间:2014年11月6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礼貌形体语言的基本内容;掌握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姿语言和界域语言的要求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利用礼貌形体语言进行情景模拟。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感受礼貌形体语言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礼貌形体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他们的要求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礼貌形体语言知识更好的为客人服务,使服务能让客人满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生参与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服务礼貌形体语言。

在旅游服务人员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同等重要。

服务员对客人的表情、手势、体姿,甚至是位置、距离,都会表达出特定的含义,体现着特定的情感。

今天的课将重点为大家介绍礼貌形体语言的分类以及他们的要求和作用。

【新课内容】一、礼貌形体语言可分为: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姿语言界域语言二、表情语言1.概念:表情语言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

它是形体语言中使用得最多和最重要的。

2.运用:眉毛眼神嘴唇脸色微笑3.要求:真诚自然适度得体协调专一三、手势语言1.概念:手势语言是说话人运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无声语言。

这也是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形体语言,它应用广泛使用便捷自由灵活,不仅能辅助有声语言,有时甚至可以代替有声语言单独使用2.运用手指手掌握手鼓掌3.要求适合语境达到一致恰到好处自然优雅四、体姿语言1.概念:体姿语言是利用人的身体姿态变化来传情达意的形体语言,它同样能直接地反映内心情感状态,并易为交谈者所注意所以也值得服务员重视。

2.运用站姿坐姿步姿点头起立欠身3.要求要有个性力戒失礼注意习俗五、界域语言1.概念:界域语言也是人们交际的一种,是通过人们在交往时所处的位置距离,及其变化来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沟通交流的一种无声语言。

2.分类:界域语言又可分为位置语言和距离语言。

(1)位置语言是指交际者之间通过彼此所处的位置产生沟通交流效应的无声语言。

(2)距离语言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等四种距离语言。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考点:填空,多选)▲旅游资源的含义:(稍作展开,请学生补充,略加引导)1.吸引性:想要亲临其境,(吸引性)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

(考点,单选,多选)2. 可进入性:可以亲临其境,开放的,直接观赏的对象。

3. 价值性:乐于亲临其境,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4. 变化性:不断变化,才能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

(考点:多选,哪些含义和亲临其境有关?)二.旅游资源的类型考点:旅游资源具有(享受),(参与),(审美)等价值,多种多样,既有具态的,物态的,也有抽象的,非物质性的。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代表:五月名山;桂林山水2.水域风光: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沼泽,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

代表: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

3.生物景观:包括树木,草原,草地,花卉,野生动物栖息地。

代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陕西皇帝陵“轩辕柏”;四川卧龙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代表:蓬莱海市蜃楼和春城昆明。

5.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同学介绍)和北京八达岭长城。

6.建筑与设施: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交通建筑,水工建筑。

代表:深圳世界之窗,杭州西湖,武夷悬棺7.旅游商品:菜品饮食,水产品,中草药材制品,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代表:北京烤鸭;清蒸武昌鱼;同仁堂;景德镇瓷器(同学介绍)。

8.人文活动:包括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和现代节庆。

代表:曲阜“三孔”(请同学简要介绍)和哈尔滨冰雪节。

▲总结:前四种为(自然旅游资源),后四种为(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为我们旅游者提供(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旅游活动中,最优的旅游资源形态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巧妙结合。

三.随堂练习:填空题:1.“黄山四绝”—云海,奇松,怪石,温泉()旅游资源;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北京天坛,属于()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是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和()。

单选题:1.()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

A.吸引性B.可进入性C.价值性D.变化性。

多选题:1.旅游资源四个方面的含义分别是()。

A.吸引性B.可进入性C.价值性D.变化性。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流泉飞瀑B.奇石异洞C.阳光海滩D.风味佳肴(一)、组织教学,准备上课。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3位着装不同的同学到讲台),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讲台上的同学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生答:红、黄、粉红...2.师:是的,就如你们所见,我们同学穿了红色、粉红色、黄色的服装,那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颜色,就是我们色彩的相貌(板书课题——色相),它和我们人的名字一样,具有专属性,就像我们看着邓书琪不会认为她是王莉莉一样,也不会把我们的红色认成绿色是一个道理。

当我们看见这些色彩,或听见它们的名字,就会自然的联想到它们各自的外观特征,即色彩的色相。

(请学生回到自己的位置)。

(三)、实践探究,讲授新课。

1.师:生活中的色彩不计其数,但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发现了色彩之间色相变化的规律,就像光有三原色一样,我们的色彩也具有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红(大红)、黄(柠檬黄)、蓝(湖蓝),它们被称为三原色,是独立的原始的颜色,不能有其他色彩调和出来。

同学们可以试着调一下,看看可以由其它色彩调出来吗?生:尝试调色(1')得出红黄蓝是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彩调和而成。

2.师:虽然我们的三原色不能被调和而成,但是三原色相互调和却可以形成很多其它的色彩,下面,我们以三原色两两相互调和,看看它们之间的变化。

3.教师引导实验(找俩个学生辅助):A.拿出装满水的3个杯子,分别在每个杯子中挤入等量的红、黄、蓝三原色,用毛笔搅拌均匀。

B.再拿出另外3个空杯,把搅拌好的液体分别倒1/4入空杯中。

C.在有1/4的黄色杯子里缓慢倒入红色的液体,仔细观察液体的变化。

(看看红色由少变多时液体颜色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D.以同样的方法观察红色杯子里倒入蓝色液体的变化,及在蓝色液体里倒入黄色液体的变化规律。

E.学生总结实验得出结论:1.三原色两两调和可以得出其它色彩;2.两两颜色调和,用量均等时得出的色彩为: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3.两原色调和,用量越多时越偏向于其色彩。

4.……教师总结:非常不错,同学们都认真参与了我们的实验,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两种原色相互调和,可以调出许多的颜色;当用量均等时所得到的色彩橙色、紫色、绿色这三个就是我们红、黄、蓝三原色的中间色,我们把它们叫做间色。

如果我们把色彩相互调和的色彩有规律的放在一个圆圈里,就能组成一个色相环,而色相环是人们研究色彩相貌的重要工具之一。

4.出示色相环,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规律。

这就是我们的色相环:A.请学生观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有什么规律:1.相邻的几个色彩色相相近;2.相隔越远,色相差距越大;3.90°以内的色彩中含有同一色相只量的多少不一样;4.在色相环中,色彩大于90°小于180°时,它们之间不含相同成分,色彩对比强烈;5.……B.a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对我们的色彩规律大致有了一些了解,在色相环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1.距离越近的色,它们之间含有相同成分就越多(如红色,橙红色),色相也相似;2.位置间隔越远,它们之间所含相同成分就越少(如红色与蓝紫色),色相差异就越大;3.甚至有的色彩根本就不含有相同成分(如红色与绿色),它们之间的色相也就不同。

B.b.1.在色相环中,位置相隔距离适中的颜色,它们所含同一颜色的成分之比是1:2(如橙色与红色,紫色与蓝色),它们之间的色相差别不大,根据这样的色彩特征,可以把色相接近的那些色(色相环中相距30°左右的色)称为同类色;2. 色相差别适中的色彩(大于30°小于90°左右的色)称为邻近色;3.差别较大的那些色(色相环中大于90°小于180°左右的色)称为对比色,而与之相距180°的色则为互补色。

B.c.在色相环中,任何一个色彩都可以从它与其它色的位置关系中找到它的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或者互补色。

5.继续试验,认识复色。

师:现在我们得到了间色,了解了色相环的色彩规律,当然,我们的色彩远不止这样单调,现在我们就继续探究色彩的无穷魅力吧!师:同样,我们以刚才做过的试验为前提,在三间色的其中一种液体中倒入与它相邻的一种原色,如在橙色中加入黄色得到的一个橙黄色即是复色。

请同学根据这样的规律寻找色相环中的复色,或者在三间色的其中一种液体中倒入与他不同成分的色彩,如绿色+红色=绿灰色/红灰色。

或者其它任何三种及以上的颜色相互调和而成的色彩,我们称其为复色,复色与原色,间色不同,它的色彩倾向较弱,没有原色,间色那样色彩鲜明,具有别样的味道。

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讨论,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服装效果图,看看他们是如何配色的。

(四)、欣赏图片,探究配色。

1.在图片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分析3幅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效果图,看看它们的配色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析,教师给点提示:同类色配色、邻近色配色、对比色配色,让学生初步了解配色原则。

3.教师总结配色原则,深入学生对服装配色的认识。

就如大家所见,这三幅作品是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搭配:第一幅,红色上衣,红色裤子属于同一个颜色,这样的搭配,属于同种色配色;第二幅,上衣湖蓝色及藏蓝色,裤子普蓝同属于蓝色系,这样的搭配,属于同类色配色;第三幅,紫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色相环中相邻,是邻近色,这样的搭配,属于邻近色配色;第四幅,藏蓝色上衣,橙黄色裙子,在色相环中差别较大,是对比色,这样的搭配,属于对比色配色。

当然我们的色彩搭配远不止这样单一,接下来请欣赏一些其它的作品,看看我们的服装色彩的搭配。

(五)、教师示范调色及服装画上色步骤在欣赏了这么多的优秀作品之后,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跃跃欲试的想要表现了,在表现之前,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应该怎样调色?怎么用水用色?又怎样去给服装上色?(一)、1、教师示范调色技巧:运用三原色红、黄、蓝为基本色调出其它喜欢的一些色彩,如用黄色和蓝色调出绿色,鹅黄色等色彩(强调颜色的用量和用水的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