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印刷实训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印刷厂实训一、实习时间:第十八周——第十九周二、地点:丹东市正泰印刷厂三、实训任务:印前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字体,字号的合力应用,根据不同原稿内容选用不同风格的字体。
掌握文字排版的规则,熟悉各种制版软件在生产中的使用,图文设计合理,色彩运用自然协调,满足印刷工艺的要求,并能晒制出上机印刷的阳图形PS版。
印刷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平版印刷基本原理,掌握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及流程中各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标题,了解平版印刷的五大要素。
印后加工装饰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印刷产品需要采取的各种印后装饰加工,以满足产品的使用性和美观欣赏性的需要。
实训目标熟悉印前部分:印中部分和印后部分的各种印刷设备、器材和常用印刷材料。
明确从原稿设计到生产出印刷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掌握各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及要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四、实训目的:1. 熟悉印前部分,印中部分,和印后部分的各种印刷设备、器材和常用印刷材料。
2.明确从原稿设计到生产出印刷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3.掌握各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及要求。
4.培养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5.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五、实训的步骤及收获:(Ⅰ)、印前制版制版是印刷三大工序的第一工序,是印刷的基础。
没有好的印版,就无法印出好的产品。
制版质量的高低,样稿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样稿(原稿)制作的要求:设计样稿前要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要求,结合印刷对原稿质量的要求,要精心设计,重点突出所要宣传的产品,版式力求做到新颖别致,色彩的运用要在版面色调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在设计某一产品时,要抓人眼球,以与生产逼真的色彩或衬以相反色,乃至互补色,重点呈现处该产品或采用其他各种手段,只要达到突出和强化宣传效果即可。
对于线条原稿,要求先天清晰,无断笔,线条流畅且粗细均匀,细线条若缩小复制是仍清晰可见,线条放大复制时,边缘不能毛糙,底色与线条色,明度反差要大,若底色和线条色都是彩色的,要尽量使颜色搭配有利于照相时能够分成明显的密度等级。
总之,彩色原稿要符合制版要求,必须满足下列质量要求:1.原稿要无偏色,与实物色彩应基本一致2.原稿反差要适合值班要求复制品受油墨纸张等材料的限制,最高密度一般在左右,根据实践,原稿的密度范围在,即反差为时最为合适,若原稿反差小于,复制时经合理压缩,效果仍欠佳。
3.原稿层次丰富整个画面不偏暗,也不偏亮,高调,中间调,暗调均有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4.原稿的清晰度要高有清晰度高才能更好的表现景物细部的层次,使画面轮廓也有较好的锐度,但清晰度也不易过高,一般彩色印刷品制版的网线较大多数在150~175线/英寸,最高在200线/英寸,所以制作样稿的分辨率不能大于400dpi。
(二)、制版工艺流程:1.剪片胶片由照排车间送到制版车间后,首先要做的是把胶片的空白部分剪掉,即剪片。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胶片正面朝上放置在看版台上,先看清版号的奇偶,如果是奇码版,则剪掉胶片左边的空白部分;如有中缝,剪切时要尽可能靠里侧,以免拼版人员再加工;如果为偶码版,则剪掉胶片右边。
以上为黑白版胶片的剪切方法,如果为彩色版胶片,一般需要在上下各留一个对位标记。
2.拼版拼版分书版与报版两种拼法。
8开报版一般采用书版拼法,常见的版数有4、8、16、24及32版,偶尔也会有4曰版或64版。
通常在拼版时,是先把大版数分成有标志的几部分,如A.B.C.D几个版,如64页报版可分成A32,B32或A、B、C、D 各16个版。
(1)报版常规拼版遵循下列规律:下两边的版号之和与右边上下两边的版号之和相等,并且等于最大版号数加1。
如32版的情况,左右两边上下版号之和应当为33。
②奇数版位与偶数版位位置固定,且左右两边小版版位与大版版位也固定,如,在32个版的拼版过程中,32、25、1、8四个版与24、17、9、16四个版分别拼在两个大版上,其中32与24、25与17、1与9、8与16版位相同。
(2)4开报版的拼版一般遵循以下规律:①版数为20以内,包括20时,拼版时以4个版为一组进行,且4个版中两头的2个版与中间的一个版分别拼在一起,即:1、4和2、3、5、8和6、7、9、12和10、11、13、16和14、15,17、20和18、19。
②版数大于20的情况,可以把版号数减去20的整数倍后,再按第一种情况的方法处理。
如48可与45拼在一起,因为48与45分别减去2个20后所得的8与5是拼在一起的。
③奇数版与偶数版版位固定。
即:1、3、5、7、9…与2、4、6、8、10…版位是相同的。
3.折手拼版版式是通过折叠样张的方式得到的,折叠样纸的过程称为做折手。
根据印刷设备与折报机折页方式的不同,折手方式也不相同。
如8开版就有头对头与脚对脚之分,4开版有报头向上与报头向下之分。
一般情况下,对于有2个三角板或使用存页机的印刷设备,其折手均为两手,即对于16版的情况是前8大与后8小套在一起;对于24版的情况是前16大套在一起再与后8小套在一起;对于32版,是前16与后16分别大套后再小套在一起。
4.晒版由于报纸印刷的时效性强,所以报社印刷厂制版车间一般提倡“弱曝光”的晒版方式,为的是在制版过程中节省时间,把晒版时间设置得短一些,并将;中版条件做相应的调整,以制出符合印刷要求的印版。
另外,晒版时还需要注意晒版机玻璃的干净程度与真空泵的吸气情况。
5.冲版冲版时为了适合弱曝光的晒版条件,显影液的配比一般要比说明书上的配比浓度高。
以显影液为例,说明书要求原液与水的配比为1:5~1:8,而“弱曝光”一般要按1:4的浓度配制。
印版;中洗出来后,常有带脏情况,处理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把印版重新;中洗一遍,但太浪费时间;另一种方法,也是较好的方法是向显影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洗衣粉,通过增强冲版液分子活性的方法去脏。
6.修版修版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去除印版上不该有的胶片边痕。
用修版笔修脏后的痕迹也一定要用湿布及时擦除,以免印刷时上脏。
对于印版上的划痕,可以用细毛笔蘸少许稀硫酸涂在划痕处处理。
7.检查拼版质量版面检查是印版上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这道工序把关不严,将会给印厂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检验版面除检查版面文字与图片有无断笔、少画、发虚的情况外,还要对版面的版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是连晒的印版还需要检验YMCK四块印版一晒与二晒的偏差。
晒版车间多是靠目测检验印版质量,但由于印版图文与空白部分反差小,长时间检测会产生疲劳,且有些差错不易检出。
较好的检验方法是,冲洗后的印版及时提墨,加大印版的反差,以适应人眼的观察习惯。
1、对冲洗出的胶片的基本要求表面洁净,无任何污迹,无机械损伤,密度符合要求,反差,清晰度等均符合要求,四边角的内外角线,规矩线齐全。
2、晒版的工艺流程曝光——显影——涂显影墨——除脏——修补——擦胶——吹干适用于印刷数量不大,一套办能印刷完的。
曝光——显影——除脏——修补——擦烤版液——烤版——显影——涂显影墨——擦胶——吹干适用于印刷数量较大,一套印版无法印完的印刷版。
曝光:曝光时间的多少根据软片的密度质量决定,密度过低,曝光时间相应的减少,以防止灯光打透密度较薄处,显影时被灯光打透的部位被洗掉,造成图文残缺或印刷时墨层不足;密度过大,可适当加长曝光时间,小网点丢失,亮调损失严重。
正常的曝光时间以印版再现2%~97%网点为标准,曝光一般在晒版机内进行。
显影:使用5%的碱性溶液进行冲洗显影,将曝光部位的感光胶冲洗掉,未曝光部位感光胶保留,成为图文基础。
涂显影液:将显影液涂布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增加图文对油墨的吸附性,同时也便于检查印版质量。
除脏:使用专用除脏笔或洁版膏进行除脏,除掉版面不应有的各种脏污。
然后用清水将除脏部分冲洗干净或用湿抹布将除脏部位擦拭干净。
修补:使用专业修补笔对图文的缺笔,断划处进行修补。
擦胶:用干净的古布沾溶解好的洁净的阿拉伯树胶或鵘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涂布于印版表面,涂布时要均匀不能有遗漏,然后用风箱将版面胶吹干,在版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印版的空白基础,防止氧化和落入灰尘。
擦烤版液:在版面上涂布专用烤版液,用古布沾取烤版液,谐擦时要全部擦到,且要擦均匀,不得有厚有薄。
烤版:将擦完烤版液的印版放入烤板机内,在230~250摄氏度的恒定温度下烘烤5~8分钟,取出印版,待自然冷却,经烤过的PS版印版耐印力比未烤的PS版印版耐印力提高3~4倍。
二次显影:用显影液再显一次影,再用清水冲洗,清除版面残留的保护液。
吹干:将擦有胶液的印版放在电风扇下吹干或自然晾干。
(Ⅱ)、印中操作一.前准备工作1、纸张的准备纸张在上机印刷前如果纸的含水量与车间的相对湿度不平衡,而且含水量也不均匀的,这样的纸上机印刷,不仅套印不准,还会使纸张皱拱,对这种纸张印刷前就要进行调湿处理,降低纸张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使纸的含水量相适应,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
调湿的方法有三种:1)自然吊晾法:在印刷车间或在印刷车间相对湿度相近的晾纸间吊晾调湿。
利用较高大的印刷车间上部空间,装置吊纸铁架的铁夹子,将一叠一叠的平板纸夹在铁架子上,使其自然地与周围的空气湿度与相对湿度取得一致(有时安装向上吹风的电风扇促进空气对流),这种做法一般需要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调湿的目的,不适于高速机印刷。
2)晾纸机调湿法:在印刷车间或专门的晾纸间里,安装大型的晾纸机或圆形的晾纸机架,将一叠一叠的平板纸夹在铁架子上,将经过调温调湿的空气吹到纸张上,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将纸张加湿到与车间的空气温湿度相平衡。
在加湿的情况下常将吹送空气的温度调高到比印刷车间相对湿度高10%~20%、温度高10~15℃的晾纸间进行调试处理。
加快纸张的吸湿速度。
吹送空气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中间还要将平板纸掉头一次,这样才能够加快纸张的吸湿速度。
刚调完湿度的纸张,纤维内部的含水量还未完全平衡,所以还要码齐在纸台上放置十几个小时才能达到稳定。
3)把纸张放在较潮湿的地方加湿,然后到印刷车间或与印刷车间温湿度相近的晾纸间进行水分的平衡,使纸张的含水量均匀并与印刷车间或晾纸间的温湿度相平衡。
把经过调湿处理后的纸张用拖车拉回到机台旁以备印刷使用。
如果不能马上上机印刷应用纸或塑料罩罩好,防止含水量改变,影响印刷适性。
2、油墨的准备1)如果原稿需用杂色墨印刷,根据原稿色彩,调配油墨。
调配深色墨时,先将主色墨放入墨盘或墨筒内,然后加入辅助色墨调和均匀,用比较的方法观看与原样色相的差异,加到色相符合为止,记下配比成分和数量备用。
调配浅色墨时,应先在白墨或冲淡剂中逐渐加入原色墨来调配,待达到色相要求后,再按成分比例扩大调配印刷需要的油墨量。
调墨要先进行小量适配,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批量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