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培训计划篇一: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计划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计划根据宝鸡分公司、凤翔管理所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为适应交通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我站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
特制定演练计划如下:一、组织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站长副组长:副站长成员:站务票证员各班班长现场处置组:站长副站长通信组:票证员信息组:站务物资保障组:各班班长二、演练人员安排及职责演练开始后,参演人员要根据本预案和既定的部门岗位职责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组长:负责全面调度。
副组长:现场负责现场指挥、监督工作,分配工作人员、安排具体措施。
负责整个演练过程的上传下达、组织工作。
通信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通信调动工作。
现场处置组:负责维持秩序、疏导及安置人流。
信息组:负责演练过程中信息的发布。
物资供应组;负责演练过程中所有物资准备工作。
三、演练方案(一)演练时间:具体演练时间根据工作情况确定。
2、演练目的:提高企业应付突发事故处理能力及预防措施的修定。
3、参演人员:全体人员、根据演练项目可联系路政中队、高交大队协助。
四、演练步骤模拟突发事件应对处置。
要求各单位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严格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展开。
演练按照以下六个步骤依序进行:(一)事件报告。
接到紧急报告后,领导小组经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预案启动。
**时**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示。
(三)应急响应。
5分钟之内,通讯组电话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并布置任务。
(四)分组展开。
接到演练任务后,各小组根据演练任务要求迅速展开。
(五)应急终止。
各小组完成全部排查任务后,由各应急小组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组长做演练总结并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篇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应急方案(很实用套模板就行)为了推动我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院党委、行政提出的“稳定压倒一切”、“安全工作八个负责”的具体要求,始终牢记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理念,强化“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意识,确保我系安全工作“时间上不留空白、空间上不留死角”,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二、成立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一)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构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组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副组长:、(二)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工作人员各教研室主任、全体辅导员、各班班主任、学生干部、安全事件的一切相关人员!(二)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成员职责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组长职责:负责宏观领导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及全系教师、学生在校工作或学习期间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常务副组长职责:在组长领导下做好我系突发事件应急常务工作。
制定全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案。
督促副组长及各责任片区负责人就各自管辖区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负责向系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时间与空间责任片区”收集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面的工作计划、自查汇报、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各种资料。
负责各种考核中涉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面的评价考核。
负责推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先进,上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失职、渎职、消极人员。
传达或做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通报。
3.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副组长职责:在组长领导下在各自分管区域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接受常务副组长督促,按要求在各自分管区域进一步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积极向常务副组长提供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时间与空间责任片区”的安全制度、工作计划、自查汇报、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各种资料。
三、要品经济贸易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时间与空间责任片区划分按照保卫部(处)通知(XX 1号),落实院长,特将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时间与空间责任片区划分如下:(一)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系安全责任人:职责:全面负责我系党员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并管理系党总支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开展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系党总支职工1支部责任人:职责:在系党总支书记的领导下,做好所管辖支部教师党员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系党总支职工2支部责任人:职责:在系党总支书记的领导下,做好所管辖支部教师党员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系党总支学生支部责任人:职责:在系党总支书记的领导下,做好所管辖支部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二)学生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系安全责任人:职责:在组长领导下负责领导辅导员做好系学生的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班级责任人:辅导员职责:在学生政治思想突发事件应急系责任人领导下负责分管班级学生的政治思想安全教育、培训、座谈等方面工作。
(三)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1. 课堂教学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1)理论教学系安全责任人:职责:依据理论教学特点制定本系课程的理论教学安全教学制度;督促教研室主任开展教研室教师教学安全教育。
(2)实训教学系安全责任人:职责:依据实训教学特点制定本系课程的实训教学安全教学制度;督促教研室主任开展教研室教师教学安全教育。
(3)教师安全教育责任人:各教研室主任职责:依据学科特点制定教研室安全教学制度;对本教研室参与各类型、各科目课堂教学的教师开展安全教育。
(4)课堂教学责任人:按规定应授课的本系教师。
职责:维护教学时段的学生安全。
2. 定岗实习、工学交替学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定岗实习、分散实习、工学交替系安全责任人:职责:在定岗实习协议、工学交替协议的签订中充分考虑可能的安全事项,并体现在有关协议中;制定学生定岗实习、分散实习、工学交替实习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定岗实习、分散实习、工学交替实践的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做好安全工作。
班级责任人:班主任职责:做好本班级学生定岗实习、分散实习、工学交替实践期间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以班级工作为主与企业一起做好本班级学生定岗实习、工学交替实践期间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接受定岗实习、分散实习、工学交替系安全责任人督导,进一步改进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3.学生课后活动、早操、课间操、早读、晚自习、日常活动期间、系文体活动期间系安全责任人:职责:制定学生课后活动、早操、课间操、早读、晚自习、日常活动期间、系文体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制度;领导相关人员做好学生课后活动、早操、课间操、早读、晚自习、日常活动、系文体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活动责任人:各活动主办者、负责人。
职责:在系安全责任人领导下保障所组织活动的安全。
(四)教师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系安全责任人:职责:在系务会上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确保个人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
篇三:医疗救治培训计划新宁县新宁县一渡水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培训计划为规范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卫生应急培训体系的系统化、正规化和标准化建设,指导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依据《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目的(一)提高卫生应急意识,使卫生应急队伍建立起科学应对、依法应对的卫生应急观念,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充实卫生应急知识,使卫生应急队伍了解卫生应急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起卫生应急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意识。
(三)增强卫生应急综合处理能力,使卫生应急队伍掌握卫生应急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将卫生应急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培训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组成员医疗救治人员;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组成员、医疗救治人员;组成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治)培训大纲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分为:(一)卫生应急工作概述与相关理论(二)卫生应急工作中的方法与技能(三)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与评析强调卫生应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主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完成,要求了解的内容以自学为主。
四、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经验交流等方式,辅以情景模拟、预案推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做到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处置培训相结合,地区交流、部门交流与外出培训相结合,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五、考核(一)集中培训的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种形式。
进修培训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专项调查报告相结合方式。
(二)理论考试的比重: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
(三)操作考试可采用桌面推演、案例讨论、分析总结等方式。
(四)专项调查报告根据进修专业选择题目,由带教导师评分。
(五)可根据每次培训班的特点选择和确定考核方式。
六、实施要求各科按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培训大纲》制定实施细则并实施。
培训大纲1--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培训大纲(医疗救治)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增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医疗救治)成员的应急意识和科学应对、依法应对意识,掌握卫生应急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现场医疗救治能力,达到卫生应急工作的岗位要求。
二、培训对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组成员、医疗救治人员;三、培训方法(一)培训形式。
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短期集中培训形式。
(二)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与现场模拟操作相结合,可采用情景模拟、预案演练、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
(三)学时安排。
30学时/年。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卫生应急概述与相关理论1.应掌握内容(1)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
(2)现场医疗救援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内容;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
(3)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运行机制;医疗机构报告的内容和程序。
2.应熟悉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适用条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兴城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2)卫生应急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与内容;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职责;我国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和意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