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拉拉手交朋友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材内容分为四个环节。
呈现的是新入学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真实的活动场景。
第一环节“我的好伙伴”是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交友经历,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环节“‘网’到一个新朋友”是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结交新朋友,扩大交往面,同时尝试用不同方式自我介绍。
第三环节“好友大搜索”是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兴趣相投的好朋友并进一步深入交往。
第四环节“认识你真好”小诗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友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材副本《好朋友》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交往的规则和方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欠缺,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交往经验和交往能力,能通过一些日常常玩耍等交往活动交到一些朋友,但同伴之间的交往仍主要以邻桌同伴为主,还未真正建立交往群体,交友范围比较狭窄。
这个阶段的学生天真可爱、好动,部分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懂得尊重同伴;还有部分内向型的学生不敢积极主动交往,在班里还没有自己的朋友,但又具有强烈的被同伴接纳和认可的团体归属需要。
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介绍自己,尝试以不同的途径认识新朋友。
2、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3、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4、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中初步了解怎样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并成为好朋友,懂得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介绍自己,尝试以不同的途径认识新朋友2、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习得交往的方法、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情感和态度。
活动过程:活动一:老师学生是朋友1、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成为虹桥机场小学一(3)班的一员。
开学已经2周了,可还有小朋友把老师的姓叫错了,今天老师再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可别忘了。
我是你们的班主任,陆老师。
我们今后会在一起学习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
你们今后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
老师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2、教师边说边走下讲台和同学拉手打招呼。
(例如:你好,认识你很高兴,老师很喜欢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3、真高兴,老师能和你们拉拉手交朋友。
(板书:2、拉拉手交朋友)(学生读一读)活动二:击鼓传花说伙伴1、提问:同学们,开学这段时间大家都认识了班级中哪些新朋友呢?(板书:新朋友新伙伴)2、游戏:(1)师击鼓,鼓声一停,拿着花的同学就要向大家说一说,自己都认识了哪些新朋友?(2)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好朋友的?3、请被介绍到的伙伴和拿着花的同学一起,和同学分享,伙伴一起做过些什么,之间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举例:小明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通过一起跳绳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4、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在我们班级里还有没有你不熟悉的朋友呢?我们就在下面的游戏中去多认识一些新朋友吧!活动三:你的名字叫什么?1.介绍游戏规则:游戏的名字叫“你的名字叫什么”。
大家先学唱儿歌《你的名字叫什么》,边唱边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2.以六个人为一组围在一起唱儿歌,大家记住同学的名字。
3.游戏结束,交流你记住了小组中哪些同学的名字?4、再次游戏,以学号顺序分组。
比比小组中哪个同学说的名字最多。
5、还有同学说出更多的吗?给大家说说看。
掌声鼓励用心记住很多伙伴名字的同学。
活动四:手拉手,找朋友1.过渡:同学们真棒,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小朋友的名字!现在暂时还没能认识很多伙伴的同学也没关系,因为下面就有机会和大家更好的认识了。
2.提问: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新朋友,我们互相做个介绍吧,你们想怎么介绍自己呢?3.小结:我们仅仅叫出同学的名字还不够,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多、更好地相互了解,比如,大声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特长等等告诉同学们。
尤其是可以和平时不太熟悉的小伙伴多一些接触,多一些了解。
4.教师示范自我介绍。
(介绍自己的名字、喜欢干什么、有哪些爱好等,起示范引导作用。
)我是陆老师,我喜欢看书、旅游、唱歌,我的特长是短跑,我的优点是喜欢帮助别人,请你们和我做朋友。
5.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介绍给小组里的伙伴。
6.学生交流:谁愿意大胆地把自己介绍给全班的小伙伴呢?活动五: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1.过渡:开学以来,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生活,课间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播放学生活动的照片)2.说一说:开学以来,你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难忘的事?3.夸一夸: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
4.总结:同学们,下课铃响了,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到校园里快乐的玩耍吧!(播放音频:你的名字叫什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2.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中初步了解怎样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并成为好朋友,懂得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习得交往的方法、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体验并感受到人际交往的快乐,找到自己的朋友。
活动过程:活动一:“网”到一个新朋友1.介绍游戏:由8位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就装作小鱼穿过网。
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我从哪里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等等。
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那才有意思呢。
我们先学儿歌,再做游戏。
2.教学儿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
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3.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游戏。
4.小结:多与别人交往会使你快乐、充实。
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活动二:好友大搜索1.教师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并制作成卡片,如:唱歌、跳舞、写字等。
2.学生根据兴趣卡片分成小组,并在组内交流大家共同的爱好,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3.活动之后,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说一说自己都认识了哪些新朋友?这些新朋友都有哪些爱好和兴趣?4.小结: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同学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只要你平时多多留心身边的同学,你就会寻找到更多兴趣相投的好伙伴。
活动三:故事《交朋友》的启示1.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小兔子遇到了小麻烦,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2.阅读教科书第6-8页的故事《交朋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3.大家想一想,小白兔在害怕什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小花猫对小兔说了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做呢?3.学生研讨。
4.教师:胆小的明明多么渴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能在课间一起快乐玩耍啊!如果遇到明明这样的同学,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呢?5.全班交流。
6.小结:在我们班上,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性格。
当我们有点胆怯时,可以试着克服自己的胆怯,勇敢大方地与同学交往。
当我们看到同学因为胆怯而不敢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时,我们要学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这样,就能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喜爱集体。
活动四:做个受欢迎的同学1.仔细阅读教材《交朋友》,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不理小猴子?让学生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仔细阅读教材,想一想:小猴子的哪些做法让大家喜欢,哪些做法让大家不喜欢?为什么?山羊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3.续演故事。
学生分成小组,想一想,小猴子会怎么做。
同学分别扮演小兔、小猴、小猫、山羊老师,进行模拟表演。
4.讨论:在我们的集体中,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5.小结:懂礼貌,特别友好的同学人人夸,大家都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交朋友。
6.全班研讨:怎样做个受欢迎的孩子?7.小结: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注意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热情、大方的同学受人欢迎;自私、小气的同学往往不受人欢迎。
(板书:互关心互爱护) 8.(播放课件:我该怎么做)邀请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表演。
(教育学生在表演时,要注意礼貌用语。
教师及时点评,鼓励主动帮助同学的行为。
结合学生讨论。
)(板书:有困难去帮助好东西齐分享)活动五:好朋友在一起1.结合教科书第9页插图,引导学生读一读儿歌《好朋友》,说一说,书中这对好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呢?2.讲讲我和好朋友的故事。
讲述自己和好朋友之间一起分享过快乐、分担忧愁的故事。
说一说,当时你的感受。
3.小结:我们大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班集体,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要真诚地去帮助别人。
当有好东西时,要愿意与同学分享,你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
愿我们的班集体充满欢乐,愿同学们都能团结友爱、健康快乐。
活动六:我们一起夸一夸1.夸一夸:哪些同学平时在班级里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
2.总结:我们大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班集体,当同学遇到困难时,要真诚地去帮助别人。
当有好东西时,要愿意与同学分享,你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
愿我们的班集体充满欢乐,愿同学们都能团结友爱、健康快乐。
(播放音频:找朋友)(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