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药二冲刺金题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药二冲刺金题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中药学药二冲刺金题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一、最佳选择题
1.具有清肝明目,安神定惊,收湿敛疮作用的药物是
A.牡蛎
B.珍珠母
C.珍珠
D.石决明
E.蒺藜
2.具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全蝎
B.赭石
C.罗布麻叶
D.牡蛎
E.天麻
3.能治疗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的是
A.钩藤
B.蜈蚣
C.牡蛎
D.僵蚕
E.蒺藜
4.关于息风止痉药说法正确的是
A.药性多寒凉
B.多数为矿石介类药
C.多为虫类药
D.多数为植物类药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既能平肝潜阳,又能重镇降逆的药是
A.赭石
B.珍珠
C.磁石
D.珍珠母
E.枇杷叶
6.全蝎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用量是
A.4.5~5g
B.3.5~4g
C.1.5~2g
D.2.5~3g
E.0.6~1g
7.能够治疗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的是A.赭石
B.全蝎
C.石决明
D.牡蛎
E.羚羊角
8.钩藤入煎剂宜
A.包煎
B.先煎
C.后下
D.另煎
E.与诸药同煎
二、配伍选择题
【9~11】
A.礞石
B.地龙
C.钩藤
D.蜈蚣
E.石决明
9.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的
10.既清热息风,又平喘利尿的是11.既息风止痉,又攻毒散结的是【12~14】
A.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心悸失眠B.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目赤翳障C.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吐血衄血D.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湿疹湿疮E.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热急惊12.赭石的主治病证是
13.羚羊角的主治病证是
14.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
【15~17】
A.珍珠
B.蒺藜
C.僵蚕
D.珍珠母
E.罗布麻叶
15.既能平肝清热,又能降压利水的是
16.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是
17.既能平肝疏肝,又能祛风明目的是
【18~21】
A.全蝎
B.羚羊角
C.石决明
D.天麻
E.钩藤
18.既能平肝息风,又能凉血解毒的是
19.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平抑肝阳的是
20.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清热平肝的是
21.既能息风止痉,又能攻毒散结的是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22~23】
患者,男,26岁。

咳喘3年,每至春天春暖花开时哮喘发作,每伴少量黄稠痰,舌红苔黄,脉弦滑。

宜选用的药物是地龙。

22.不属于地龙功效的是
A.清热
B.息风
C.平喘
D.止痛
E.利尿
23.以下不是地龙的主治病证的是A.肺热喘哮
B.急惊风
C.半身不遂
D.痹痛肢麻
E.破伤风
四、多项选择题
24.平肝息风药主要适用于
A.头晕目眩
B.肝风内动
C.癫痫抽搐
D.小儿惊风
E.破伤风
25.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降血压
B.平喘
C.镇静
D.抗惊厥
E.解热
26.天麻的主要药理作用
A.镇静、抗惊厥
B.降血压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抗心肌缺血
E.抗心律失常
1.B
2.D
3.C
4.C
5.A
6.E
7.A
8.C
9.E 10.B11.D 12.C 13.E 14.B 15.E 16.
D 17.B 18.B 19.D 20.E21.A 22.D 23.E 24.ABCDE25. ABCDE26. AB
CDE
3.C【解析】牡蛎【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主治病证】积聚。

(4)自汗,盗汗,遗精,带下,崩漏。

(5)胃痛泛酸。

4.C【解析】平肝息风药分平抑肝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

其中,平抑肝阳药性多寒凉,多数为矿石介类药,少数为植物类药。

前者因质重而功主平肝潜阳,后者虽质轻但却功主平抑肝阳,且兼能镇惊安神、清肝明目,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

息风止痉药寒温不一,多为虫类药,且具毒性,功主息风止痉,兼能化痰解毒、通络止痛,主治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及破伤风等证。

6.E【解析】全蝎与蜈蚣研末吞服,成人的每次服用量均为0.6~1g。

7.A【解析】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8.C【解析】钩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后下;或入丸散。

【12~14】CEB【解析】赭石【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嗳气,呃逆,呕吐,喘息。

(3)血热气逆之吐血、衄血、崩漏。

羚羊角【主治病证】(1)肝
热急惊,癫痫抽搐。

(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3)肝火炽盛之目赤头痛。

(4)温热
病之壮热神昏、谵语狂躁或抽搐,温毒发斑,疮痈肿毒。

石决明【主治病证】(1)肝
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15~17】EDB【解析】罗布麻叶【功效】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珍珠母【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安神定惊,收湿敛疮。

蒺藜【功效】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18~21】BDEA【解析】羚羊角【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钩藤【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全蝎【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22.D【解析】地龙【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23.E【解析】地龙【主治病证】(1)高热神昏狂躁,急惊风,癫痫抽搐。

(2)肺热喘哮。

(3)痹痛肢麻,半身不遂。

(4)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24.ABCDE【解析】平肝息风药皆入肝经,多为介类或虫类药,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惊安神等作用。

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癫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

25.ABCDE【解析】地龙【药理】本品有镇静、抗惊厥、解热、平喘、降血压、延长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等作用。

26.ABCDE【解析】天麻【药理】本品有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镇痛、抗炎、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等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