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共5题;共30分)1. (11.0分) (2017九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千古月,中秋情。
皎皎月轮,从远处的高山掠过,宛如一只青鸟,落在故乡的屋檐。
旧时的院墙生了斑bó的苔藓,那是岁月隽刻的斑痕,带着流年沉淀的灵性。
窗外那株婆娑的桂花,似一位安祥的老人,深情守望着远去的一段段过往。
灯光摇yè,慈母那日渐苍老的手,缝补着思念,将远在他乡的游子召唤,寒蝉声鸣,唱彻篱畔霜菊,中秋的思念在心海疯长。
(1)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掠过婆娑(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bóyè斑________摇________(3)找出语段中两个错别字,并将其订正出来。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2. (3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B .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C . 臭名昭著的英帝国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巴特农神庙,并掠走这个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
D . 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3. (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 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 .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 .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4. (5.0分) (2018九上·天台期中) 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篇目名)。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因为________。
5. (8.0分)名句默写。
①夜久语声绝,________ 。
(杜甫《石壕吏》)②白头搔更短,________ 。
(杜甫《春望》)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④大道之行也,________ ,________ ,讲信修睦。
(《礼记。
》)⑤杜甫在《望岳》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杜甫《望岳》)⑥《爱莲说》最能概括莲高尚品质的句子________ 。
⑦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在“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________,__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6. (14.0分) (2017七上·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章围绕“秋天的怀念”写了哪些事?请概括填空。
双腿瘫痪暴怒无常,________,________,母亲病危临终牵挂,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②第⑥段划线句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3)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下面对文章及作者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本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截瘫的儿子的故事,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B . 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内心的情感是汹涌澎湃、痛彻肺腑的,但文章的叙述语调却显得平静内敛,没有任何直接抒情的句子,文章的感人力量全部来自于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
C .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用了神态描写的手法,“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可见母亲的耐心慈祥。
D . 史铁生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杂文化”作品。
(5)结合文章与材料,如何理解作者说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你理解自己亲人的“苦”吗?请结合实际谈谈。
材料:那时的我,她的儿子,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7. (16.0分) (2017八下·单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令人惊叹的细胞①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
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_______________)个细胞,并作好了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准备。
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为了维护你,这些细胞中的每一个都可谓是恪尽职守。
②对于你的细胞来说,你无任何秘密可言,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
因为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整套基因密码——你身体的指令手册,所以它不仅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你体内的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都了如指掌。
在你的一生中,你永远没有必要提醒任何一个细胞,要它随时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的情况,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间出现的多余叶酸的地方。
它将会为你做这样的一些事,以及几百万件别的事。
③每个细胞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
即便是最简单的细胞,其构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举个例子,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的一样多,而且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还得以某种方式驱使那个球体进行繁殖。
④……⑤你的细胞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
它们为了你什么都干,它们让你感觉快乐,产生思想。
它们使得你能够站立、伸懒腰和蹦蹦跳跳。
当你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摄取养分,供给能量,排除废物——干所有你在中学生物课中所了解到的事情,它们还在第一时间使你有一种饥饿感,并使你在就餐后产生舒适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忘记吃东西。
它们使你的头发生长,耳朵产生耳垢,大脑保持清醒。
它们管理你身上的每个角落;当你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挺身而出保护你。
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献身——每天有多达数10亿个细胞在这么做:可是终其一生你从未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
因此,现在就让我们肃立片刻,向它们表示我们的敬佩与赞赏之意。
⑥大多数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左右,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肝脏细胞可以存活几年,虽然它们的内部成分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
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
从你出生起,你拥有大约1000亿个细胞,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
据估计,你每小时大约丢失500个细胞。
因此,要是你认真想一想的话,你真的是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
令人欣慰的是,你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与肝脏细胞相类似,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
事实上,据认为,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除了迷途分子以外——都与9年前不同。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从细胞的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年轻人。
(节选自《万物简史》[美]比尔·布莱森/著接力出版社出版)(1)概括选文第②③⑥段细胞的“令人惊叹”之处。
(2)选文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对细胞表示“敬佩与赞赏”?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回答。
(4)第⑥段中两个画线句子“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与“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是否矛盾?为什么?(5)选文作者感叹“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表现惜时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共3题;共22分)8. (11.0分) (2017七下·苏州期中)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