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一、指导原则
(一) (二) (三) (四)
家长主体原则 多向互动原则 分类分层指导原则 要求适度的原则
二、 指导形式
幼儿园常用的指导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利用大众传媒 指导等。 (一) 个别交谈、 1. 教师对每一位家长都要热情、耐心、坦诚地交流 2. 教师说话应幽默风趣,给家长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 3. 教师要力争多学习几种方言甚至民族语言 4. 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 5. 对家长交代的事情一定要尽力解决,及时反馈,不能言而无信
(八) 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又称亲子同乐活动,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请家长和幼 儿共同参与,通过亲子共同活动和指导,既促进亲子关系健பைடு நூலகம்发 展,又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集体性指导活动。
1.根据家长需求,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指导 2.在活动后,应及时组织家长交流讨论 3.亲子活动后注意幼儿日常活动中的延伸
(九) 家长园地
网络平台一方面要迅速反映教育动态,在班级网页上公布幼儿 园工作目标、计划、教育内容、本周教学重点。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网络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商育儿策略,家长应 配合的事情。
思考与实践
1. 为什么要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2.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和内容有哪些? 3. 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5. 深入幼儿园,观摩其家庭教育的指导活动。 6. 围绕某个节日,设计一份幼儿园、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方 案。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本章学习目标
1. 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和内容。 3. 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4. 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方式。 5. 初步学会撰写家庭教育指导的有关计划、记录与总结。 6. 学会设计、策划家园合作活动方案。
第一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与内容
• 幼儿园设置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展示对家长有 益的教育书刊和辅导材料,书写家庭教育的小常识,公布幼儿 园的作息时间表、食谱、收费标准、集体活动要求及图片等, 使家长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有选择地进行 观看,重点学习和观赏。
(十) 网络互动。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它具有信息量大,获取知识便捷 、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幼儿家长大多年轻,熟悉并喜欢网络 ,于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利用网络互动的形式促进家园沟通 ,实现家园共育。
(二) 书信往来
(三) 家庭访问
1. 目的明确,家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乐于交流 3. 针对实际,根据家长和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交谈 4. 态度诚恳,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5. 及时记录,作好分析总结 (四) 电话联系
1.教师公布家庭电话和手机,方便家长及时联系,沟通交流 2.教师把全班幼儿家庭的电话号码记录下来,以便相互沟通 3.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这一沟通手段,把当天幼儿发生的一些重要事 情告诉有关家长
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增强家长家园合作意识 向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一) (二) (三) (四)
讲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 讲析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 介绍幼儿园教育的有关内容 帮助家长总结并传播教育经验
第二节 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和方式
(五) 家园联系册 • 家园联系册的主要栏目有: • 幼儿园园历、教育目标、 • 主要活动安排、教师情况简介、 • 幼儿在园表现、家庭基本情况、 • 孩子在家情况等。
(六) 家长会
家长会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开家长会时,教师说话必须切中要害,语气要幽默、诚恳; 3.教师应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实效; 4.家长会后,教师应及时了解家长对活动的想法、建议,认真记录 、反思。
(七) 家长开放日
1.开放日之前,教师必须先把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如 何观察自己的孩子、怎样科学地对待孩子们之间的差别等,向家 长讲明
2.活动结束后组织家长交流总结,帮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客观全面 的评价,对家长的指导可分类进行,也可个别进行
3.最后还要让家长反馈自己的真实感受,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对 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 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质 量,教育机构与社会各方面力量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向 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一) 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质 (二) 引导家长发挥自身优势 (三) 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一)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