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总结篇一: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总结XX—XX学年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总结通过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在课上学习的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从而对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
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
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老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亮黄牌,实行专人绑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的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实行了“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
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
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
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
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
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有着新的突破。
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破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
一方面反应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反应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
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
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
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听课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倍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吐鲁番市葡萄乡汉回学校 XX-12-20篇二: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总结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总结通过一年来的活动实践,我校教育教学理念有长足发展,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实际不断进行岗位练兵,去粗取精,使广大教师明晰了教育教学的新路子,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制订好活动方案。
为使教育质量年活动有效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领导和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以校为本,立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教师的基本状况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办出具有“教学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农村学校。
二、抓好班子管理,增强领导的责任意识。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引领和促进教研发展。
三、加强师德教育,完善教师的人格。
教育的发展在教师,学校的发展在师德,我校教师的工作之所以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就在于他们师德高尚,工作兢兢业业。
我校充分把握好教育质量年这一时机,抓教师队伍,抓班子管理,抓理念更新。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取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四、精心设计载体。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重点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考查等若干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监督。
结合中心送教下乡活动,展开教研活动,做出了详实的教研记录。
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按标准、上层次,确保教育质量管理年的教育教学质量稳重中有进。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按年级段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安排好公开课。
根据实际出示不同类型的公开课。
教务处安排教学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寻求有待改进的方法,使教师乐于教研,善于教研。
3、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研立校”的思想。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投身教科研之中。
学校联合红嘴小学申报了教育科研课题,学校建立完备的教育科研机制,对立项课题给予大力支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
并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论文。
4、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学校建立以“骨干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教师反思的能力。
通过案例写作、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引导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5、加强学法指导,关心学困生。
学校着重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讲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形成科学的学习指导方法,使学生乐学,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从每一个学生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做好培优扶差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6、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凝聚力。
创新办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体现时代精神,突出教育功能,营造育人氛围,让校园大的每一面墙、每一面黑板都会说话,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7、加强质量检测,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状况,组织人员对期中期末检测质量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总之,我校把此项活动与师德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运作。
防止了搞形式、走过场,精心设计载体与活动,拓宽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路,在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上下功夫,从而有效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小营学校教学质量总结为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我校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质量强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抓好、抓实软件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今年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严谨求实、乐于奉献。
鼓励教师注重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工作。
以“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为突破口,进行教学设计交流,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二、树立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实行“五看质量”。
即:年度考核看质量,评优树模看质量,工作绩效看质量,调动工作看质量,推荐任职看质量。
真正形成人人谈质量,全面抓质量的风气。
1 、面向全体学生。
2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全面的基础素质的培养,基础要宽,训练要实。
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技、能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3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心参与,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观;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民主合作、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积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独创和进取精神。
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书本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个性的实质是尊重创造。
在保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基础性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多维的思维方式,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有充分发展的领域。
5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
教学中通过鼓励、期望的语言、情感,使学生在交流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敢于自我表现,保持旺盛的自主学习情趣。
使优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受到带动,双方互相启动,想得益彰。
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教师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通过教材中的兴趣因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同伴互助合作、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等多种途径激发、增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做事认真严谨等良好习惯。
四、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齐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
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务主任、值班教师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五、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
(1)在改革教法、指导学法上下功夫,让新思想、新观念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