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政府公共关系第一次作业 4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 第2大题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总分10.00)1.根据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外对象分类,内部公众,是指( )(1.00分)A. 与政府有联系和利益相关但不是最密切、对政府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的公众B. 具有稳定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C. 在政府机构外部形成的与政府机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群体D. 政府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员和各个单位2.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一种( )型的社会关系。
(1.00分)A. 个体B. 组织C. 群体D. 公众3. 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分类,潜在公众,是指( )(1.00分)A. 开始关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了行动,产生了对政府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和作用的公众B. 由于政府的行为,事实上已与政府面临共同问题和利益关系,但本身并未意识到的公众C. 已意识到了同政府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众D. 尚未与政府机构发生关系的公众,他们既不受政府机构的影响,又不对政府机构的运行产生影响,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很可能与政府机构发生联系而成为政府的公众4.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分类,逆意公众,是指( )(1.00分)A. 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反对态度并有可能付诸行动的公众B. 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赞同态度并积极支持的公众C. 这是指具有稳定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D. 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5.( )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1.00分)A. 1989B. 1986C. 1988D. 19986.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1.00分)A. 企业公共关系机构B. 政府公共关系人员C. 国家行政机关D. 政府公共关系机构7.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1.00分)A. 伯尼斯B. 艾维.李C. .巴纳姆D. 卡特里普8.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政府追求的公众,是指()(1.00分)A. 符合政府的利益和需要,但却对政府不感兴趣、缺乏交往意愿的公众B. 违背政府的利益和意愿、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C. 完全迎合政府的需要,对政府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D. 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的政府公共关系公众9.20世纪(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
(1.00分)A. 90B. 60C. 70D. 8010.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 )(1.00分)A. 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B. 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C. 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D. 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试卷政府公共关系第一次作业 4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第2大题 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1. 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特征,是() (2.00分)A. 公众的变动性B. 公众的群体性、复杂性C. 公众的相关性D. 公众利益的多维性2. 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2.00分)A. 和谐性、发展性B. 实践性、继承性C. 目的性、服务性D. 理论性、职能性3. 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遵循的原则,是( ) (2.00分)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C. 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D. 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4.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2.00分)A. 以互惠为原则B. 以真诚为信条C. 以沟通为手段D. 以美誉为目标5.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分类,可分为()(2.00分)A. 独立公众B. 行动公众C. 逆意公众D. 顺意公众、6.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向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主要有()(2.00分)A. 公众心理咨询B. 政府形象咨询C. 领导决策咨询D. 政府知名度咨询7.政府公共关系机构肩负的重要职责,是()(2.00分)A. 协调关系B. 决策参谋C. 收集情报、宣传教育D. 专业制作8.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2.00分)A. 事务人员B. 调研机构C. 专业技术人员D. 领导人员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2.00分)A. 丰富的知识素养B. 精巧熟练的技能C. 生动完善的个性D. 较高的政策水平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2.00分)A. 道德修养B. 决策参谋C. 能力结构D. 职业素质11.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2.00分)A. 公共关系客体——目标公众B.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与沟通C. 公共关系主体——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D. 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12.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可分为()(2.00分)A. 逆意公众B. 政府不欢迎的公众C. 政府欢迎的公众D. 政府追求的公众13.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2.00分)A. 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B. 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C. 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D. 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14.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分类,可分为()(2.00分)A. 逆意公众B. 非公众、潜在公众C. 知晓公众、行动公众D. 顺意公众15.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2.00分)A.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B. 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C. 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D.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试卷政府公共关系第一次作业 4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判断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1.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2.00分) 错误正确2.拥有较高的美誉度是政府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2.00分)错误 正确3.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沟通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刚性手段来调节双方的关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共关系才采用柔性手段。
(2.00分)错误正确4.在协调中塑造政府形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是中国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特色的突出表现。
(2.00分)错误正确5.外部公众是指在政府机构外部形成的与政府机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社会群体。
(2.00分)错误正确6.消极公众也可称为潜在公众。
(2.00分)错误正确7.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2.00分)错误正确8.政府不欢迎的公众是指违背政府的利益和意愿、对政府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2.00分)错误正确9.顺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
(2.00分)错误正确10.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
(2.00分)错误正确11.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2.00分)错误正确12.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2.00分)错误正确13.政府形象的好坏,与政府领导者的形象没有多大关系。
(2.00分)错误正确14.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政府为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2.00分)错误正确15.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
(2.00分)错误正确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试卷政府公共关系第一次作业4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总分10.00)1.政府公众------(5.00分)答: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5.00分)答: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试卷政府公共关系第一次作业4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第4大题第5大题简答题(每小题10分,2小题,共20分)(总分20.00)1.简述对公众分类的必要性。
(10.00分)答:2.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
(10.00分)答: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
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