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简介
旅游景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 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 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 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 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物产资源
物产丰饶,矿藏丰富。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盛产水稻、小麦、鱼虾、油菜等农产品。著名土特 产有滁菊(中华四大贡菊之首)、来安花红、南谯 贡茶(西涧春雪)、明光绿豆等,特种水产有女山 湖大闸蟹、花园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银鱼、 滁州鲫鱼、明光梅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 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凤阳酿豆腐、 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恒裕酱品等。
扬子街道 乌衣镇 新安镇 襄河镇 定城镇
239000 8 239000 2 239200 4 239500 0 233200 6
凤阳县
天长市 明光市
1949
1770 2335
341124
341181 341182
64.49
60.28 52.27
府城镇
天长街道 明光街道
233100 1
239300 1 239400 4
滁
州
——山水醉城
目 录
滁州简介 地方语言 滁州行政区划 地理区位 地质条件 物产资源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交通运输 旅游景点 滁州十二景 历史名人
滁州简介
滁州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地处安徽省最 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是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及 “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 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 区”北翼城市,安徽省东部政治、经济、文 化及交通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 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 庆历,开天首郡,逾史千年。自古有“金陵 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 淮扬”。滁州是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 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 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1 2 7 5 3 6 4
1 2 3 4 5 6 7
交通运输
铁路:滁州地处安徽的最东端,历为南京的门户, 被誉为“江北第一站”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高铁、 宁西铁路、水蚌铁路穿行而过。境内有六个客运站: 滁州站、滁州北站、全椒站、明光站、定远站等。 滁州是全国铁路里程距离南京最近的城市,乘高铁 到南京最短只需15分钟,乘火车只需不到半小时。 高速公路:滁州市区:(高速公路)宁洛高速、马 滁扬高速、淮滁高速、京台高速;(国道及省道): G104\S206\S311\S331\S312。 下辖各县市:(高速公路):宁洛高速、马滁扬高 速、淮滁高速、沪陕高速、京台高速、蚌淮高速、 长深高速、宁宿高速;(国道及省道): G104\G312\G205\S312\S206\S226\S331\S101\S307\ S310\S207\S205\S209。
经济发展
2012年滁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0.7亿元,居全 省第五。比上年增长13.1%。2012年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 重达到4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60.2%。2012年三产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6个百 分点,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 重达到27.9%,2012年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3%, 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6.8亿 元,增长16.9%,总量、增速分居全省第8、1位;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882.6亿元,增长27.9%,总量、增速分居全省第5、 6位;财政收入完成153.2亿元,增长21.8%,总量、增速分 居全省第7、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6元,增长 14.0%,平均水平和增速分居全省第12、1位;农民人均纯 收入8280元,增长15.3%,平均水平和增速分居全省第7、 10位。
滁州十二景
浙江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
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秀丽风光的最 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 十二景分别为:琅琊古刹、让泉秋月、丰 岭祥云、清流瑞雪、花山簇锦、重熙洞天、 西涧春潮、龙蟠叠翠、菱溪夜雨、石濑飞琼、 柏子灵湫、谯楼大观。
历史名人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临淮郡东城县人。历 任汉昌太守,偏将军,横江将军,吴国大都督。力促孙刘联 盟,对赤壁之战的胜利有着卓越的贡献。继承周瑜遗志,为 东吴的发展奉献终生。 【崔白】(1004年-1088年)字子西,宋淮南西路濠州人。 著名画家,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其画颇受宋神 宗赏识,授图画院艺学,后升为待诏。作有《寒雀图》、 《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枇杷孔雀》、 《杜牧吹箫祝寿图》。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元河南江北行省濠州钟离县 人(今凤阳人)。历任红巾军左副元帅、吴国公、吴王,一 生战功卓著,建立明朝,即明太祖。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秦淮寓客,清安 徽省滁州全椒县人,祖籍江苏省江宁府六合县。著名小说家, 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著有《儒林外史》、《文 木山房集》。
滁州行政区划
名称 琅琊区 南谯区 来安县 全椒县 定远县 面积 180.79 1187.11 1481 1572 2998 区划代 码 341102 341103 341121 341122 341123 常住人 口 31.04 25.19 43.2 38.39 77.92 行政驻地 邮政编 码 街道 镇 0 7 8 10 16
历史名人
【汪道涵】(1915年-2005年)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人。 历任中国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 主任、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 代市长、市长、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 公室主任。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 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五、六届 全国人大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为推动两岸谈判进 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 【李克强】(195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历任北京 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 青联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 院校长;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现任中共中 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地质条件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 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 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凤阳等 县属于淮河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 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 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 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 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 的平原区和圩区。
旅游景点
其精粹可概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韭 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 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 窟洞;(4)四名:名人(欧阳修、吴敬梓等)、名 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 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 (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 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 城)、古陵(明皇陵、 虞姬墓)。 天长市近年来发掘 的西汉三角 圩古墓群,属国内 罕见,出土 文物价值连城。
地方语言
滁州方言,即通常所说的滁州话,属于江淮官话-洪 巢片—南京小片方言区,该方言区的代表方言为南 京话。滁州话古时为吴语,后北方士族南迁,滁州 的吴语和北方中原雅音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滁州话。 滁州话只分布于原滁州地区,即原滁州的琅琊、南 谯、全椒、来安、浦口等地,上述地区文化语言习 俗基本保持一致。原滁州之外,现在的滁州市还新 增了天长、明光、定远、凤阳四县市,天长市其方 言为江淮官话-洪巢片-扬州小片;明光其方言处于 南京片方言的边缘地带,同时又受到淮安、宿迁等 地方言的影响;定远其方言主要为合肥片口音;凤 阳位于最北部,距离滁州等地较远,其方言逐渐过 渡为中原官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济数据
地区 GDP总量 常住人口 人均GDP (美元) 总量排名 人均排名
滁州 天长 全椒 来安 凤阳 明光 定远
245亿 218亿 91亿 97亿 120亿 93亿 114亿
56万 60万 38万 43万 64万 52万 77万
7056 5860 3862 3638 3024 2885 2388
14
14 12
地理区位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 习惯上称为“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 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 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 江淮之重镇。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 117°09′一119°13′之间。 滁州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 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 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 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