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公元4世纪,在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治之后,中原大地匝新又陷入了分裂和混乱当中,游牧民族,鲜卑、匈奴、羯族、氐族、羌族以及其他各个游牧民族又重新进入中原,与汉族人民在屮原的大地上一起生活,生产,也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政治、历史的悲喜剧,那么,在这当中,北魏政权在继前秦之后统一了黄河流域,在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呢,北魏的统治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首先,我们先來冋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地方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
阶级才盾激化
民族矛盾尖锐
为了巩固统治,只能进行改革。
同时我们要注意,作为少数民族,政治制度上又落后,这场改革是以汉化为主。
改革的措施都是要完成这个任务。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迁都洛阳为界,分前期后期。
在改革的前期是山冯太后主持的,冯太后是一个非常了
不起的女人,她在这次改革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冋答:前期改革的重点是?
匝点:创建新制度
下面我们看改革抬施。
公元484年,北魏帝国掀起一场反腐风暴,郡县长官因贪污被处死的有四十余人,这是因为孝文帝改
革实行了什么措施?原因是什么?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原因:北魏官吏无俸禄,导致贪污成风,吏治黑暗
影响:吏治有所好转
所以北魏这…时期国家制度明显是有缺陷的。
所以要改革。
除此以外,还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2)实行均田制
(3)设立三长制
(4)实行新的租调制
(2)实行均III制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原因:政府学握大批无主荒地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
思考:1如呆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赛HI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III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3分得土地后,你要为国家尽哪些义务?
缴纳租调,(因为北魏与均III制相适应,在赋税制度方面推行了什么制度?)服徭役,兵役。
4此时对国家來说,你的身份是什么?租调制对你有何好处?
编户齐民,负担大为减轻。
冋答的很好,诘坐,我们下面再找一个女农民。
5改革前你可能要把赋税交给什么人?
宗主(因为在改革前地方基层实行什么制度?)
6宗主督护制有何弊端?
豪强地主乘机隐瞒控制人I」,彩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7改革后你可以通过什么人把租调交给国家?
邻、里、党三长,(因为国家为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在地方基层方面推行了什么制度?)
8三长制有何优点?
取代宗主督护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三长制保证了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保i正均III制的推行)
作为北魏的一个农民,只要勤奋劳动,基本温饱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以上这些制度改革,分别是吏治,土地制度,地方基层制度,税制的改革,除了吏治改革,哪个制度是核
心?
实行均III制,为什么?
以上这些措施使北魏社会经济更加的繁荣
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二.孝文帝的汉化
490年冯太后病逝,时年24岁的孝文帝亲政,继续深化改革。
一个领导人会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除了当时的社会外在需要外,和这个领导人的内在性格特点所受教育也是有关系的。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孝文帝小时候,在冯太后的督促下学习儒家经典,是北魏第一个接受系统儒学教育的皇
帝,他对儒学的态度是什么?
书上的原话是“敬佩和仰慕”。
可是一旦“敬佩和仰慕”过了就会变成什么?
盲目崇拜。
《资治通鉴》记栽这样的一个故事很值得同学们分析孝文帝的心态。
F血我们來做一次心理医生,來分析孝文帝的心态。
南齐使节萧琛、范云晋见孝文帝,孝文帝和他们谈论很久,对群臣说:“南朝多好臣”,大臣李元凯气得发抖,高声冋答:“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
孝文帝觉得这两个使节是汉族人,懂那么多儒家文化,自己是哪个民族的?
鲜卑族,文化上比人家落后。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分析出孝文帝什么心态?
佩服汉文化过了头,成了盲H崇拜。
对自己鲜卑族的文化呢?
有些自卑
汉文化有没有缺点?有,鲜卑文化也有自己的优点。
因此在学习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时,应采取什么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有所选择,不能盲冃学习。
我们下面來看看孝文帝做的如何。
亲政后孝文帝的第一个改革措施是迁都,为什么迁都?
原因:政治I: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经济上平城辟处塞上
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相邻,北魏经略南方平城显得地理位置太远迁都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汉化。
学习汉族生活方式方面,孝文帝进行哪些改革?有何影响?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
促进鲜卑族汉化,对整个国家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方面,孝文帝进行什么改革?
定门第等级。
学习汉族的什么制度?
门阀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思考,汉族门阀制度育什么缺点?
(选拔人才按什么來?)
政府选官时看家世不看才能
髙门,没有才能照样可以做官
寒门,再有才能也不行
这木來是汉族最腐朽的制度。
南朝宋时有个宰相,出身高门世家,有一次皇帝就一个案件询问他,他冋答不出來,皇帝不高兴了,怪属
下,你们怎么不把案件材料给宰相看,这个宰相被逼得没办法,说,其实我不识字。
不识字居然能做宰相,这就是腐朽的门阀制度。
孝文帝钦佩汉文化,认为汉文化都是好的,他抛弃了鲜卑族以前"惟才是举"的选官制,采用汉族最腐朽
的门阀制,这种汉化就是一种什么汉化?
全盘汉化,不加选择的汉化。
如何评价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改革没有注意选择,割裂了木民族的文化,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
总结:作为一场一千多年前的山落后少数民族自身发动的改革,其经验和教训还是给我们今天以借鉴的。
结尾二:
总结:作为一场一千多年前的止I落后少数民族自身发动的改革,实现了自身的汉化封建化,促进了北魏社
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是,改革没有注意选择,割裂了木民族的文化,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
这给我们今天的改革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