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
产业经济学论文论文题目:旅游行业前景分析
姓名:周博文
专业班级:国际商务11—07
学号:0731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5日
旅游行业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国家正加紧制定《国民休闲纲要》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业更快发展。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公布,首次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显著提高。
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同。
从收入结构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呈二八分配格局,且在国内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旅游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地方政策扶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国内旅游收入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这几年来,外围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受此影响入境旅游增长缓慢。
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迅速。
预计未来中国旅游业的收入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除国内游市场快速发展外,出境游市场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
国际上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一定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对于中国公民出游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大大降低出境游的成本,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出境游的持续增长。
尽管旅游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行业内不同类型企业由于业务及产品种类的不同,发展情况各异,总的来说,可以从景区、业、业和的运行情况进行说明。
(一)景区资源将成未来争夺重点
旅游资源及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景区资源的稀缺性将决定景区价值的升值潜力。
国家出于保护自然景区资源的考虑,国家已正式发文设定了企业对国内风景名胜区门票经营的进入壁垒。
与此同时,景区通过提高质量等级评定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及影响力。
经调查得知:目前全国共有119家旅游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门票提价和客流量增长。
目前,我国的景区门票管理权下放到各地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而后各地政府对门票提价也有一定的频率和幅度要求。
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的公共资源,长期来看门票提价不是景区类公司增收的主要途径,因此其业绩提升应该主要来自客流量的增长。
与其它业态相比,景区经营是旅游行业中毛利率最高且现金流最充裕的子行业,按具体经营模式可分为景区门票、索道经营及其它旅游服务。
尽管行业内企业之经营模式均存差异,但从近年实际情况来看,进军或收购优质的景区资源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的选择或话题。
与酒店、旅行社等相比,景区资源对旅游企业的吸引力正趋上升,预计在未来几年,国内景区资源的整合或开发将进入新的发展通道。
此外,随着全国网络的逐步完善,国内景区旅游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将大大缩减,尤其像黄山这样的景区,未来其游客接待规模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二)业依然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国的酒店业也迎来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业绩最为辉煌的一年。
其中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均很高,星级酒店景气度持续向好。
在酒店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各类酒店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国际品牌高端连锁酒店将中国列为重点发展区域,如洲际、温德姆、万豪等均加大在华投资;则竞相圈地,如7天酒店、如家、汉庭等均加快新店开张速度;多家商务型酒店和旅游酒店也在经济恢复、旅游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收益上的较高增幅。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商业、业及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均为酒店经济发展添上一把火。
(三)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虽然餐饮行业总体市场容量很大,但餐饮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走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餐饮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上升,仅仅依靠成本控制已经难以取得较丰厚的利润。
企业间的竞争将由单纯的价格竞
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
(四)面临转型升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行社行业经历了1978年至1989年的初步形成阶段、1990年至1994年的快速增长阶段、1995年至2001年的结构调整阶段以及2002年至今的全面开放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旅行社行业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行业净利润率却在不断地减少,一方面,国内旅行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国民旅游需求增加刺激了国内旅行社规模迅速扩张和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同类旅行社之间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来获取客源,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新进入者的减少。
短期内,新兴领域的旅游产品将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旅行社行业薄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旅游产品缺少差异性,市场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
因此,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开拓旅游新兴市场是旅行社短期提升盈利空间的关键。
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邮轮旅游和商务会奖旅游将成为未来旅行社抢占的两大新兴市场。
与欧美成熟邮轮旅游市场相比,中国邮轮旅游刚刚步入成长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而与公民旅游相比,商务会奖旅游定位于高端旅游市场,毛利率较高且淡旺季不明显。
长期来看,在线旅游业务、连锁经营与产业链纵向整合已成为国内旅行社发展的主要趋势。
旅行社在线业务是在线旅游市场的五大细分市场之一。
尽管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行社的在线代理业务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调查表明,打包旅游服务的在线购买需求和购买比例均在不断增加。
另外,国内旅行社通过连锁经营进行扩张的趋势将愈加明显。
随着大型旅行社集团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百强旅行社企业将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投资于景区经营、酒店、等旅游子行业。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旅游业前景的展望。
(一)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显著提高。
2011年,《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旅游出游频率和消费额度相应增加,从而带动旅游总收入的提高。
3、网络逐步贯通
铁网络的贯通将大大提升中西部景区通达性。
根据铁道部《中长期网规划》,2014年之前我国高铁网络将基本建成。
中西部地区作为2008年国家四万亿投资的重点区域,2011年开始,先前投资的高铁网络将陆续完工投入运营,从而大大提升中西部景区的通达性。
4、人民币趋势性升值
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将成为居民出境游需求释放的。
人民币趋势性升值将促使高收入阶层日益高涨的出境游需求加速释放;由于人民币升值的过程是小幅渐进的,加之中国对于世界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入境游预计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小,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旅游市场消费格局及业态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大游市场不断发生变化,游客消费倾向发生改变,中国已进入观光游和休闲游共同发展的时期。
旅游消费阶梯性增长导致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旅游消费阶梯性分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处于不同梯度的游客需求差异逐渐加大,旅游市场显现出高、中、低端市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从游客数量的角度来看,高、中、低端市场潜在游客数量逐层增长,呈正金字塔形分布;从消费能力的角度来看,高、中、低端市场旅游消费支出逐层递减,呈倒金字塔形分布。
高、中、低端旅游市场分化发展的同时,各市场内部的旅游业态也在悄然变革,传统业态在升级,一些新兴业态如邮轮旅游、自由行、旅游文化演艺等开始崭露头角。
在旅游业发展环境趋好、各旅游主体的努力下,预计中国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居民旅游消费倾向持续提升,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持续增长。
现在,
国家正加紧制定相关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相信这些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