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学生思考并回答:海拔原因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学生回答:海拔的高低直接影响气候,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气候特点:冬寒夏凉、降水少、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学生可补充旅游景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防晒霜、帽子、外套等,结合当地地形以及气候特点说明所带物品的原因
分组讨论
播放歌曲《天路》,提问学生歌曲的名字,这首歌唱的是我国的哪一区域?
提问: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它的范围是什么?
青藏地区的省区,主要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展示A、B两组图,判断哪一组是青藏地区景观,哪一组是长江中下游景观,并提问为什么同一纬度景观差异如此之大
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的海拔,从而引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青藏高原
基本信息
学科
初二地理
课题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授课时间班级
2017年6月15日初二6班
授课教师
苑亚平
职称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运用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学生能够说出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理解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锻炼读图分析能力和资料信息提取能力。
2.通过运用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图,结合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学生能够说出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分布及其原因,理解生活方式与生产的关系,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任务四:
青藏地区特有的农作物是什么?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晚上我们住在藏民同胞的家中,他们的房屋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民居与农业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总结全课
歌曲《天路》描述的是我国的青藏地区
学生读图并回答,用一句话概括青藏地区的范围
明确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及原因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地形、气候、农业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知识点一:
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青藏高原的地形
青藏高原的气候
知识点二:
高寒的气候环境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展示青藏高原的图片,解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点——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提问:海拔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哪一种自然现象,展示同纬度拉萨和成都气温降水图,引导学生思考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类型
高寒的气候特点,使青藏地区雪山、冰川广布,因此也有许多令人向往的地方,简单介绍纳木错、唐古拉山、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错那湖等。
烤羊排、牦牛肉、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
回答: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其特点都是毛多皮厚,可以御寒。
特色农作物是青稞,青稞酒和糌粑都是由青稞制成,引出种植业——河谷农业发展农业的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
思考并回答问题:畜牧业对应帐篷,河谷农业对应碉房
加深青藏地区的印象
锻炼学生读图概括能力
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学以致用
模拟青藏高原之旅,时间定在暑假。交通工具选择铁路,介绍青藏铁路。
任务一:
出发前需要带什么物品,并说明理由?
任务二:
在青藏地区可以吃到哪些特色美食?
通过食物的种类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和种植业,以畜牧业为主。
任务三:
青藏地区有哪些牲畜,具有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因其高寒的气候特点被称为高寒牧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