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史之纪录片
《桥》表现了一座能够启闭的钢铁结构铁路桥,影片节奏明快,画面上硬朗的线 条和工业化主宰一切的潜意识非常符合当时现代主义先锋艺术的口味 《雨》雨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富于美和韵律感的画面, 充满了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
让〃维果的《尼斯的景象》
法国导演让〃维果,1905年生于巴黎,1934逝于巴黎。无政府主义者阿尔梅雷达 之子。维果一生只拍摄四部影片(《尼斯的景象》、《零分操行》、《驳船阿塔 朗特号》、《塔里斯》)。他的电影追求自由,摄影方式变化多端,主题浪漫诗 意,影响了后来整整一代法国新浪潮导演。 1929年,维尔托夫的弟弟摄影师鲍里斯〃考夫曼与法国导演让〃维果合作拍摄了 《尼斯的景象》 《尼斯的景象》内容分别表现尼斯的大海、土地、天空。但超越了都市交响乐纪 录片的局限,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和政治因素,通过对比手法反映了上流社会的奢 华生活和贫民阶层悲惨境遇的巨大差别,也表达了维果对尼斯的嘲讽和不安 鲍里斯〃考夫曼把电影眼睛理论带到了法国,要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萨杜尔认 为,《尼斯的景象》是先锋派末期一部极为强烈有力的作品,直接受到维尔托夫 的影响,带有超现实主义的隐喻。这部社会纪录片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社会见证, 而且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带摄影机的人》(1929年)
《带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政治性和强纪实性的作品,也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 论的直观表现。 影片记录了苏联时期城市中一天之间的生活场景。考夫曼是本片的摄影师,也是电影的 主角。他带着摄影机守候在城市每一个角落,见证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命运变迁和生 活真相。结婚、离婚、新生、死亡等传统俄罗斯艺术主题,现代与传统的交织,使电影 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是《柏林》所不曾触及的艺术主题。 影片中带摄影机的摄影师成了‚演员‛,他在所有的场景中都出现了。而实际上还有一 个摄影师——维尔托夫,摄影师在捕捉城市,维尔托夫却在捕捉摄影师。观众能够看到摄 影机如何纪录生活以及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工作情况
纪录片的“真实”
纪录片的基本要素:
以自然现象、社会事件为拍摄对象 必须有个人诠释或观点,素材必须是经过处理的 必须是用艺术性的,有创意的表达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纪录片的‚真实‛
‚真实性和权威感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无论动机如何,对于利用它的 人们来说,这两点是引诱力,是对事实进行启发或欺骗的的力量源泉‛ ----(美国)埃里克〃巴尔诺
早期纪录电影--追求诗意形式美感的
在欧洲先锋派电影进行试验和探索的时期,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敏锐地发现了身 边的城市,创造了一种电影新类型——‚都市交响乐‛电影 ‚都市交响乐‛电影得名于纪录电影《柏林——大城市交响曲》,这部作品建 立了城市交响曲电影的基本规范,它以高速运动镜头和快速剪接,传递出令人 晕眩的节奏感。《柏林》一上映就被誉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品 ‚都市交响乐‛电影放弃情节和演员,以城市生活的一天为线索,按照交响曲 的乐章和节奏组织结构,展示万花筒一般的城市面貌,强调城市带给人类的新 体验:速度、力量和节奏,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展现作者对存在世界的某种看法 ‚都市交响乐‛纪录电影代表作品
《北方的那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是弗拉哈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影片以爱斯基摩优秀猎手那努克一家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着重表现了他们猎取海豹、建造 冰屋以及教育后代等日常生活场景,影片没有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它所表现的就是爱斯 基摩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他们怎样猎取食物,怎样御寒等。具有 很高的人类学价值。
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短片
弗拉哈迪和《北方的那努克》
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录短片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片段呈现纪录片的雏形
拍摄题材:‚从实地捕获的自然景象‛,工作生活场景、家庭生活趣 、事街头风景、自然风光、街头风景、会议活动等内容
动机: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更多的是将电影作为一种记录工具的 好奇运用,并非自觉意义上的记录创作
《北方的那努克》
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 《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 ‚与这部影片相比,普通的故事片,即所谓的戏剧性的影片则象印在赛璐珞上的 东西一样,显得浅薄而空洞。‛、‚即使从纯娱乐的角度来看,除了极个别的故 事片以外,比其他的故事片都绕有风趣,感人至深。‛、‚它是无与伦比的,是 其他影片望尘莫及的,在当年或以后几年的电影中,在最优秀的影片的总目录中 ,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说是完整的。 ----《纽约时报》评论 《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 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 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它伟大的地方……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和捕 捉隐含着这种伟大的东西,哪怕只是瞬间的现象。‛、‚故事应该来源于生活, 而不是单个的情节。‛ ---弗拉哈迪名言
影片里广泛运用电影魔术、画面分割、大特写、积累式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手法,对 不同拍摄内容采用不同拍摄方法,仰拍、俯拍、倾拍、跟拍。影片没有过多的叙述交代 ,也没有响亮的字幕
维尔托夫让摄影师出现在影片里拍摄手法,在60年后的80年代开始流行,被称为‚自我 反射式‛的纪录片
伊文思的《桥》、《雨》
结果:原始的纪录电影简单,只能激发观众一时的新鲜感,无法 满足更高层次的娱乐需求,更难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
弗拉哈迪与《北方的那努克》
罗伯特〃弗拉哈迪:
1884年弗拉哈迪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铁山地区,早年常随父亲一起探 险。后来曾三次受麦肯齐爵士聘请去北极探险找矿,意外的收获是拍 摄了一部探险影片,但却不幸毁于火灾 1920年,弗拉哈迪在法国皮毛商的赞助下,到北极的哈德逊湾,拍摄 了反映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方的那努克》,影片放映后引起轰动 弗拉哈迪又先后拍摄了《摩阿拿》(1923年)、《亚兰岛人》(1932 年)、《路易死安那州的故事》(1946年)。人们把这几部电影集结 在一起,称为弗雷哈迪的四部‚自由‛电影。这些影片的共同之处在 于继承了《北方的纳努克》中寻找‚一家人‛的传统 晚年的弗拉哈迪对摄影机‚还原‛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9年弗 雷哈迪拍摄了毕加索的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直到1951年去世,这 部片子仍没有完成,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遗憾的艺术‛
伊文思1898年出生于荷兰的尼梅格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1927年创办荷 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 主义倾向。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 1928年第一次赴巴黎,试图探讨摄影机的表现可能性。经过长期观察与周密 准备后,用3个月时间完成长10分钟的纪录片《桥》,获得普遍好评。1929 年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都市交响乐‛电 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 《桥》和《雨》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 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维尔托夫认为,摄影机比人眼更完善,他强调摄影机的超人才能,主张以不 断的运动摄影和新奇的角度展现世界(加速、显微、逆动、停机再拍、特写 定格……);应该把经过选择的镜头,以新颖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并列和配合 ,重新创造出一个现实生活来
‚电影眼睛‛反对表演,抛弃了摄影棚、演员、布景和剧本,坚决地清理电 影语言,让他和戏剧、文学彻底分开
纪录片的真实是一种表达的真实,是主观的真实
‚纪录片制作者表现的是他们所以为的真实,他们所见所闻的真实。‛ ---罗宾韦姿《谁在诠释谁--纪录片的政治学》
真实的概念本来就是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纪录片中的任何一处真实都 是经过选材、加工、传播、接受的等环节产生的‛多重假定的真实‚
没有纪实概念的纪录片
作为独立影片样式的纪录片
‚Documentary--纪录片‛一词由英国的格里尔逊首次使用
弗拉哈迪为了表现爱斯基摩人的原始生活传统,让那努克一家按照其父辈甚至祖辈的方式 表演生活。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 弗拉哈迪还将悬念和戏剧性引入影片,他认为电影应该具有观赏性;影片也充满了浪漫色 彩,将西方文明的侵入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排除在外,创造了一种接近原始的震撼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电影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 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 ,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 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北方的那努克》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接近今天纪录片形态的电影,弗拉哈迪因而被称为 纪录电影之父
纪录片是‚将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维尔托夫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格里尔逊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片。 --1991年法国《电影词典》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 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
罗特曼的《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1927) 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1929)
伊文思的《桥》(1928)、《雨》(1929)
让〃维果的《尼斯景象》(1930)……
罗特曼的《柏林,大都市交响曲》
1925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创始人卡尔〃梅育突然想拍一部关于城市的电 影。美国福克斯公司选定刚从先锋派画家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导演华尔特〃罗 特曼拍摄这部影片 1926年,柏林是世界第三大都市,两百万人在这里生活,正处于它的黄金时 代。罗特曼决定‚依照严格的音乐原则一丝不苟地组织时间‛把电影《柏林 》拍成一部共分为五幕的大城市交响曲 运动是城市交响曲电影着力表达的主题,而火车、汽车、电车则是最具城市 特征的意象。罗特曼用摄影机捕捉柏林纵横交错的交通,编织出一首多层次 、多方向、充满矛盾和张力的运动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