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ppt 22页)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ppt 22页)
-14-
8.银行核心风险监管指标
流动性比例≥ 25%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 核心指标(试行)》
-15-
9.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资产负债管理目的: 通过资产与负债的结构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目标的均衡发 展。
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 正确理解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敞口,做出正确的预测。银行的风险敞口往往通过其 收益的多样性,和经济资本反映出来。 ✓ 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通过调整各类资产和负债的搭配,使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 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限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 通过资金转移定价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市场风险
σLGD LGD的标准方差
4%
λ
乘数(风险覆盖)
5
EL 预期损失
22,185
UL 非预期损失UL=EAD * λ (PD * σ2LGD + LGD2 * 2,043,794 σ 2PD)1/2-EL
-11-
5.信用风险管理———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架构
筹资成本
贷款的定价
管理成本 风险成本
适当的利差
EL(附加定价) UL(附加定价)
Hale Waihona Puke 50%调 整 后 的 客 户 违 约 风 险 暴 露 =OS+ ( EXP-OS ) * 17,000,000 UGD
-10-
4.1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指标—EL、UL试算
项目 说明
取值
PD 违约概率 σpd PD标准方差, σ2pd=PD *(1- PD)
0.29% 5.38%
LGD 违约损失率
45%
为了提高资产健全性,根据特定的借款人、 企业集团、行业等类似的风险特征分类为 基准,防止信用风险的偏重,把可能导致 的银行潜在损失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内。
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管理因交易方不履 行债务而导致的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金 钱上的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及非预 期损失(Unexpected Loss)。
贷款分类:即“五级分类”,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 可能性。
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既区别明显又相互 联系:
-----------------------------------------------------------------------------------------------
容易与违约概率混淆的概念:违约频率、不良率
-6-
3.3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名词释义——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EAD):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 外项目暴露总合。
客户已经违约: EAD=客户违约时的债务帐面价值
客户尚未违约: 表内项目EAD=债务帐面价值 表外项目EAD=表外项目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 x 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9-
4. 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指标—EL、UL试算
试算某公司向银行申请一笔授信的EL、UL:
项目 name EXP OS Rating M Type UGD EAD
说明
取值
某电信公司
-------
授信额度
25,000,000
已使用授信额度
9,000,000
内部风险评级
A
期限
1年
类型
信用
违约时使用“未使用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
-5-
3.2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名词释义——违约概率
违约概率(PD):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被具体定 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 较高值。
违约概率的估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一借款人 的违约概率;二是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 约概率。
贷款分类
综合考虑客户的信 用风险和债项交易 损失因素;
债项评级
通常仅考虑债项交易损失的特定风险;
可同时用于贷前和贷后,是对债项风险的预先 判断;
主要用于贷后管理, 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能够实现各位细化的贷款 各多体现事后评价。 分类。如:包含10个等级的债项和17个等级 的客户评级可将贷款分为10x17=170类,具体 测算每类的EL(PDxLGD),可以准确计算 每笔贷款的风险拨备。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 资产负债管理
-1-
1.信用风险概要
“风险(Risk)”是指因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可能产生的损失。一般来说,金融风险 主要分为: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指因为交易对方不能履行 承诺,未能偿还其债务而造成金融损失的 风险。
-2-
2. 信用风险管理的目的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 愿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 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价目标是客户 违约风险,评价的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PD)。
债项评级:是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 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 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 行业等。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 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
风险规避: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 风险补偿:对无法提供风险分散、对冲、转移,又无法规
避,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议价的方法。
-13-
7.资产负债管理
银行核心风险管理指标 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流动性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7-
3.4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名词释义——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 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EAD)的比例。
LGD=1-回收率 =1-(回收金额-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
上述计算方法是根据违约历史清收情况,预测违 约贷款款在清收过程中的现金流。
-8-
3.5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名词释义—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
-3-
3.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相关名词 信用评级与债项评级 违约概率(PD : Probability of Default) 违约风险暴露(EAD:Exposure at Default ) 违约损失率(LGD: Loss Given Default ) 贷款分类与债项评级
-4-
3.1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名词释义——信用评级与债项评级
可通过以下方式拟定适当的利差 RAROC=(收益 - 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12-
6.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风险缓释技术
风险分散:以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业务 应全面,不应集中于同一种业务。
风险对冲: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与衍生产品,来冲销 资产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