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一)常见乳腺癌1、乳房肿块(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

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O 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O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O 3皮肤溃烂:癌肿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

O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 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O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d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

d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1 、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 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

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 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

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 病程进展极为迅速, 对侧乳房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

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 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

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 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

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 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 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2、身体状况(1)局部:O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d 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d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d2 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有无因疾病、手术、各种治疗等产生不良心理反应;评估病人对手术方式及术后健康锻炼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二)术后评估1、术中情况了解手术、麻醉方式与效果、病变组织切除情况和术后诊断等。

2、术后情况了解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皮下积液,患者上肢有无水肿,患肢功能锻炼恢复情况。

病人对康复保健和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和准备。

对手术范围大、需要植皮的病人。

除常规备皮外,同时做好供皮区(如腹部或同侧大腿去)的皮肤准备。

乳房皮肤溃烂者,术前每日换药至创面好转。

乳头凹陷者应清洁局部。

2、饮食护理: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终止妊娠或哺乳:妊娠期及哺乳期发生乳腺癌的病人应立即停止妊娠或哺乳,以减轻激素的作用。

4、心理护理:病人面对恶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不确定的疾病预后、乳房缺失导致外形受损、各种复杂而痛苦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婚姻生活可能受到影响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对疾病和手术的顾虑与担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告诉病人性乳房重建的可能,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已婚病人,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取得丈夫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并能接受妻子手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

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辅料渗血、渗液情况,并予以记录。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可能,病人若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以便早期发现和协助处理肺部并发症,如气胸等。

3、饮食护理:术后6 小时无恶心、呕吐及病情稳定者,可正常进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4、伤口护理(1)有效包扎: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不影响病人呼吸,能维持正常血供为宜。

绷带加压抱着一般维持7-10 日,包扎期间告知病人不能自行松解绷带,瘙痒时不能将手指伸入辅料小搔抓。

若绷带松脱,及时重新加压包扎。

(2 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注意皮瓣颜色及穿棉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并与胸壁紧贴;若皮瓣颜色暗红,提示血液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4)引流管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并接负压引流,以便及时、有效地吸出残腔内的积液、积血,并使皮瓣紧贴胸壁,从而有利于皮瓣愈合。

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

若负压过高可导致引流管瘪陷,弓I流不畅:过低则不能有效引流,易致皮下积液、积血。

若引流管外形无改变。

但未闻及负压抽吸声,应观察连接是否紧密,压力是否适当。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衣。

③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

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20-200ml,哟后颜色逐渐变淡,减少。

⑤拔管:术后4-5日,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每日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

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

5、患者上肢肿胀的护理系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上肢淋巴回流不畅、静脉回流障碍所致。

护理时应主要以下几点:(1 )避免损伤: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避免患肢过度负重和外伤。

(2)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 度,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 度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需要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二影响愈合;避免患肢下垂过久。

(3)促进肿胀消退: 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肢体肿胀严重者,可弹力绷带包扎或戴弹力袖以促进淋巴回流;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6、辅助治疗:伤口愈合后根据病情进行放疗和化疗。

放疗期间注意有无放射性皮炎发生;化疗期间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计数v 3X 109/ L,应停止化疗并对症处理。

7、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由于手术切除了胸部肌肉、筋膜和皮肤,使患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制。

术后加强肩关节活动课增强肌肉力量,松解和预防粘连,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为减少和避免术后残疾,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1 )术后24 小时内:活动手指和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2)术后1-3 日:进行上肢肌肉等长收缩,利于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3)术后4-7 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者手触摸触摸双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4)术后1-2 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可进行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循序渐进地做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健康指导】1 、活动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到或提拉过重物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2、避孕术后5 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3、坚持放疗、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

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没吃化疗前 1 日或当日检查白细胞计数,化疗后5-7 天复查。

放疗、化疗期间因抵抗力低,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乳房定期检查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的病变,因此20 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高危人应每月进行1次乳房自我检查。

术后病人也应每月自查 1 次,一边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周期的第7-10 日,后月经结束后2-3 日,已经绝经的女性每个月选择固定的1日检查。

40 岁以上女性或乳癌术后病人每年还应性钼钯X 线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方法如下:(1) 视诊:站在镜前取各种姿势 (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向前弯腰或双手上句置于头后) ,观察双侧乳房的大小和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或抬高等。

(2) 触诊:乳房较小者平卧,乳房较大者侧卧,肩下垫软薄枕或将手臂置于头下进行触诊。

一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在对侧乳房上进行环形触摸,要有一定的压力。

从乳房外伤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上、内下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块,乳头有无溢液。

若发现肿块和乳头溢液,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4)(5)(6)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