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一:首先计算出电流:
如:12V蓄电池系统;
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60W-12V= 5A
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
如: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满负载7小时(h);
(如晚上8:00 开启,夜11:30 关闭1 路,凌晨4:30 开启2 路,凌晨5:30 关闭) 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 天的照明需求。

(5 天另加阴雨天前一夜的照明,计6 天)
蓄电池=5A X7h X(5 + 1)天=5A X42h= 210AH
另外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20%左右。

所以210AH也只是应用中真正标准的70%左右。

三:计算出电池板的需求峰值(WP):
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7小时(h);
★:电池板平均每天接受有效光照时间为小时(h) ;
最少放宽对电池板需求20%的预留额。

W- = (5A X7h X120%—
WP-=
WP=162(W)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几瓦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V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

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 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
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

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

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

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 110VAC的交流电源。

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
都是12VDC 24VDC 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
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

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光伏系统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设计和硬件设计。

在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并获取一些进行计算和选择必需的基本数据:光伏系统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逐月的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以及散射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以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等。

蓄电池的设计包括蓄电池容量的设计计算和蓄电池组的串并联设计。

首先,给出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基本方法。

(1)基本公式
I.第一步,将每天负载需要的用电量乘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自给天数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蓄电池容量。

II.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蓄电池容量除以蓄电池的允许最大放电深度。

因为不能让蓄电池在自给
天数中完全放电,所以需要除以最大放电深度,得到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

最大放电深度的选择需要参考光伏系统中选择使用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可以从蓄电池供应商得到详细的有关该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的资料。

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是深循环型蓄电池,推荐使用80%放电深度(DOD ;如果使
用的是浅循环蓄电池,推荐选用使用50%DOD设计蓄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见下:
自给天数X 日平均负载
蓄电池容量= - 最大放电深度
这些当然都没有修正,以下为正确计算公式:
蓄电池的容量BC计算公式为:
BC=A^QL X NL^TO/ CCAh⑴
式中:A为安全系数,取〜之间;
QL 为负载日平均耗电量,为工作电流乘以日工作小时数;
NL 为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TO为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在0C以上取1,- 10C以上取,—10C以下取;
CC为蓄电池放电深度,一般铅酸蓄电池取,碱性镍镉蓄电池取。

下面我们介绍确定蓄电池串并联的方法。

每个蓄电池都有它的标称电压。

为了达到负载工作的标称电压,我们将蓄电池串联起来给负载供电,需要串联的蓄电池的个数等于负载的标称电压除以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负载标称电压
串联蓄电池数= 蓄电池标称电压
阳电池组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满足年平均日负载的用电需求。

计算太阳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
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安时数)除以一块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天中可以产生的能量(安时数),这
样就可以算出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组件并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
流。

将系统的标称电压除以太阳电池组件的标称电压,就可以得到太阳电池组件需要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压。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并联的组件数量=日平均负载(AH /组件日输出(AH)串联组件数量=系统电压(V)/组件电
压(V)
以上都是没有修正过的公式. 以下公式供参考
太阳能电池方阵设计:
Ns=UR/Uoc=(Uf+UD+Uc)/Uoc (2)
式中:UR为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最小电压;
Uoc 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电压;
Uf 为蓄电池浮充电压;
UD为二极管压降,一般取;
UC为其它因数引起的压降。

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Np
在确定NP之前,我们先确定其相关量的计算方法。

①将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地点的太阳能日辐射量Ht,转换成在标准光强下的平均日辐射时数H (日辐
射量参见表1):
H=Ht x/ 10000h (3)
式中:/ 10000 (h?m2/kJ)为将日辐射量换算为标准光强( 1000W/m2下的平均日辐射时数的系数。

②太阳能电池组件日发电量Qp
Qp=loc X HXKop X Cz ( Ah) (4)
式中:Ioc 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电流;
Kop 为斜面修正系数(参照表1 );
Cz 为修正系数,主要为组合、衰减、灰尘、充电效率等的损失,一般取。

③两组最长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Nw此数据为本设计之独特之处,主要考虑要在此段时间内将亏损的蓄电池电量补充起来,需补充的蓄电池容量Bcb为:
Bcb=AXQL X NL (Ah) (5)
④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Np的计算方法为:
Np= ( Bcb +Nw K QL / (QpXNW (6)
式( 6)的表达意为: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组数,在两组连续阴雨天之间的最短间隔天数内所发电量,
不仅供负载使用,还需补足蓄电池在最长连续阴雨天内所亏损电量。

(3)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功率计算
根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即可得出所需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功率P:
P=P(X Ns X NpV( 7)
式中:Po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额定功率。

一个真正好的设计人员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
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7、系统需求的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