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地质情况 (1)2编制依据 (2)3施工计划 (2)3.1施工周期安排 (2)3.2总体进度计划 (5)3.3拟投入机械、仪器设备 (5)4塔吊安装 (5)4.1塔吊安装准备 (6)4.2塔吊的安装施工 (6)4.3工艺流程 (10)4.4塔吊安装注意事项 (10)4.5塔吊安全验收与操作使用 (11)5塔吊拆除 (12)5.1塔吊拆卸准备 (12)5.2塔吊的拆卸施工 (13)5.3工艺流程 (15)5.4塔吊拆除注意事项 (15)6、QTZ63型塔吊计算书 (16)6.1、塔吊的基本参数 (16)6.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6)6.3、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17)6.4、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18)6.5、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19)6.6、塔吊稳定性验算 (19)7塔式起重机安装作业应急预案 (21)7.1 安装作业应急措施的任务和目标 (22)7.2 安装作业应急措施的开展 (22)7.3 装拆要求与措施 (22)8.起重机的维修和维护 (23)8.1日常保养 (23)8.2顶起保养 (24)8.3定期检查 (24)8.4液压顶升系统的维护保养 (25)9安全措施 (25)10文明施工措施 (27)11环保水保措施 (28)12附件 (29)《起重机械产品合格证》 (29)《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29)《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29)安装公司资质证书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29)相关图纸 (29)塔吊安装及拆除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合肥市蓬莱路跨派河桥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工程起点桩号K2+984.880位于蓬莱路与云谷路交叉处,终点桩号为K4+841.544,路线全长1856.664m。
主线跨越派河采用(75+128+75)m大跨度连续梁。
主桥下部结构采用三柱式桥墩,钻孔桩基础。
主墩单个墩身顺桥向宽度为4m,横桥向宽度为3.5m。
承台厚度3.8m,平面尺寸为16.5m×10.8m,桩基为11根Ф1.8m的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摩擦桩设计。
过渡墩采用三柱上接盖梁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墩柱为直径 2.2m 圆形断面。
承台厚度为3m,平面尺寸为14×6.25m。
基础采用6根Ф1.5m 的钻孔灌注桩,桩基按摩擦桩设计。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75+128+75)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连续梁,箱梁为单箱双室结构,顶板宽22.5m,底板宽14.5m,箱梁高度按2次抛物线,从跨中处3.4m变化至距主墩中心2.0m处7.7m。
主桥箱梁顶板厚度为0.28m,底板厚度按照2次抛物线,由跨中的0.3m 变化至距0号块中心线4m处的0.895m。
箱梁腹板厚度1-8号梁端采用0.9m,9号梁段由0.9m直线渐变到0.7m,10-15号梁段采用0.7m,16号梁段由0.7m直线渐变到0.5m,17-19号梁段采用0.5m。
全桥共计23个节段,0#、1#在墩顶处现浇,20#、21#、22#块为边跨现浇段,19#块为合龙段。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跨派河(75+128+75)m连续梁处安装两台Q TZ63塔吊作为连续梁施工期间的主要垂直运输设备。
分别安装在15#墩左侧和16#墩左侧,轴线与墩身横轴线重合,塔吊基础顶面跟下层基础顶面平齐;QTZ63塔吊标准臂长为45m,加长臂可达51m,最大起重量为6T,额定起重力矩为63T×m;1.2地质情况根据《蓬莱路跨派河桥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地质剖面图ZK110、ZK111钻孔位置地质情况:表1-1地质情况表2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 QTZ63使用说明书;(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J1148-201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JGJ120-2012;(6)蓬莱路跨派河桥工程(云谷路-芮祠路)设计图纸;(7)中国十局集团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3施工计划3.1施工周期安排主桥节点计划(左幅)主桥节点计划(右幅)3.2总体进度计划表3-2 总体进度计划表3.3拟投入机械、仪器设备表3-3 机械设备计划表4塔吊安装4.1塔吊安装准备对塔吊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清点零部件。
施工场地满足塔吊的安装要求:现场道路畅通,路面较好,以确保运输车辆和起重设备的就位。
在起重臂拼装时,必须对施工场地应做必要的清理,安装场地内应平整、无杂物及障碍。
电源配置应活动、安全、方便,不得与安装场地相距过远。
在安装塔吊前,先将塔吊基础浇筑好(预埋件位置准确、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工作。
在安装塔吊前,应在施工场地设置警戒区,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在安装过程中应设一安全员,具体负责施工中的安全工作。
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熟悉该机性能、结构形式和安装施工方案。
要给作业人员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用具,准备好作业工具。
4.2塔吊的安装施工⑴、将底座安装在已浇好的混凝土基础上,并校好水平。
⑵、将基础节装到底座上,锁紧连接螺栓,注意顶升踏板的位置。
然后再安装二节标准节。
⑶、装配紧固好后,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检查基础节,保证主弦杆四面垂直方向偏斜在1/1000以内。
⑷、吊装顶升架。
在地面上将爬升架拼装成整体,并装好液压系统,然后将爬升架吊起,套在三节标准节外面(值得注意的是,爬升架的外伸框架要与建筑物方向平行,以便施工完成后拆塔),并使套架上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最下一个图4-1 爬升架的安装踏步上(图4-1)(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套入)。
⑸、吊装回转支承部分。
①在地面安装好回转支承部分站台,然后将上、下支座、回转支承、司机室的组合体,吊上顶升架。
②用销轴将回转支承下支座与顶升架锁紧。
③用高强度螺栓将回转支承下支座与基础节连接锁紧。
⑹、在地面上将塔顶与平衡臂拉杆的第一节用销轴连好,然后吊起,用4个销轴与回转塔身上支座连接。
安装塔顶时要注意区分塔顶哪边是与起重臂相连,此边回转限位器和司机室处于同一侧。
⑺、在平地上拼装好平衡臂,并将起升机构、配电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分所需的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回转塔身用销轴固接完毕后,再抬起平衡臂与水平线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装好平衡臂拉杆后,再将吊车卸载。
根据不同的起重臂长度,吊起适当的平衡重块,放在平衡臂适当的配重处。
⑻、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的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连接好。
⑼、安装起重臂与起重臂拉杆。
①将起重臂平行于建筑物放置,按臂的编号进行地面安装臂根部对正塔身。
②安装小车,将小车一边滚轮(2件)拆下,另一边滚轮及小车搁上起重臂轨道,再将拆下的滚轮装上,穿绕牵引钢丝绳。
③安装起重臂拉杆,连接好。
④将拉杆与起重臂用销轴相连,拉杆顺次搁置在起重臂固定卡板上。
⑤将起升机构钢丝绳套在起重臂拉杆末端拉板的小滑轮上。
⑥将起重臂平行吊起,臂端上翘端上翘3℃左右,装好拉杆后再慢慢放平。
⑦开动起升机构,提起拉杆,使拉杆与塔顶连结销孔相连。
⑧慢慢松开起升机构钢丝绳和起重臂拉杆,起重臂逐步放成水平,拉杆受到张力,最后卸下钢丝绳卡。
最后臂架以上翘1℃左右为宜。
⑽、穿绕起升钢丝绳。
将起升钢丝绳引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在起重臂根部上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穿绕,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
把小车开至最根部使小车与吊臂碰块撞牢。
转动小车上带有棘轮的小储绳卷筒,把牵引绳尽力张紧。
⑾、将其余平衡臂配重吊入平衡臂末端固定位置。
⑿、顶升加标准节。
①将起重臂旋转至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起重臂位于爬升架上外伸框架的正上方)。
如果同时加入几节标准节,则把要加的标准节依次排列在起重臂的正下方,回转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
②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③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下部横腹杆的的四个角上,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图4-2)。
吊适当配重,调整小车位置(吊起一个标准节,位置在第一个吊点附近)(图4-3),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周8个导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的间隙基本相同时,即为理想位置。
然后,将爬升架与下支座用4个轴连接好,最后卸下塔身与下支座的8个连接螺栓(只能在这时卸)。
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
图4-2 顶升加节示意图一注意:图4-13 顶升加节示意图(二)④开动液压系统,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一个踏步上,再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塔身的踏步上。
然后,油缸全部缩回,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塔身上一个踏步上,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
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滚动,人力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
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孔,稍缩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8个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固,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
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连续几次即可。
⑤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以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或拆除,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
⑥塔机加节完毕,应空载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此弦杆上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栓拧紧)。
⒀、接通塔吊电源,检查塔身节和通道的装配情况,初步进行调试。
⒁、塔吊的加节,根据工地具体情况,进行塔吊的顶升。
⒂、对塔吊进行全面调试。
4.3工艺流程底座安装→安装塔吊基础节及二节标准节→安装顶升套架→安装回转支承部分→安装塔顶站台→整体吊装平衡臂→安装起重臂→穿绕吊钩钢丝绳→安装配重→顶升加标准节→初步调试→进行塔吊顶升→塔吊全面调试。
4.4塔吊安装注意事项⑴、顶升工作时,风力应低于4级。
⑵、在安装过程中,吊具要良好,并根据起吊部位、重量选用适当长度的绳长,并时刻注意塔吊的平衡情况。
放置各部构件时,应按要求铺好枕木防止变形。
⑶、在未安装配重前,绝对禁止起吊载荷。
在配重安装完毕后,应用穿心拉杆将其固定、可靠。
⑷、在安装起重臂和平衡臂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吊点。
要栓好缆风绳,绑好栏杆,起吊要平稳慢速,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随时调整缆风绳的长度,防止起重臂和平衡臂晃动。
⑸、安装变幅、吊钩高度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各种保护、安全装置,并确保灵敏可靠。
⑹、在顶升作业开始前,要检查塔顶支座与顶升套架是否已用销轴连接,并用开口销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