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项目商业计划书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在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涌现。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
如今消费者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携类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充电宝正是这种需求下的衍伸产品,有效解决了这类产品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缺陷。
而且,相对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投入、运营、维修成本都比较低,投资者资本回收率较高,因此,共享充电宝市场备受投资方和生产企业的关注,自2015年首次与消费者见面之后,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共享充电宝2015年得到发展,实现了由1.0阶段-3.0阶段的跨越。
截至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进入行业发展的成熟期,基本形成了以街电、小电、来电和怪兽充电为代表的行业格局。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市场布局,以街电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实现盈利,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带来利好的发展信号。
该充电宝项目计划总投资18459.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523.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09%;流动资金2935.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1%。
达产年营业收入20858.00万元,净利润3202.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46.0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13%,投资利税率27.89%,投资回报率17.35%,全部投资回收期7.26年,提供就业职位406个。
充电宝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调研分析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第五章工程设计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第八章 SWOT分析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第十章投资分析第十一章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二章项目结论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充电宝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新兴产业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充电宝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1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xxx实业发展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共享充电宝行业在2019年进入行业发展关键一年。
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到3.05亿人,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长至4.08亿;2019年增长率会逐渐回落至55.6%。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便携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国内的快速兴起,而由于这类数码电子产品功能的增加和电池自身体积及容量的限制,造成了其续航能力严重不足的缺陷,因此衍生出了可为智能移动产品续航的“充电宝”。
某新兴产业示范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某新兴产业示范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某新兴产业示范区,进一步巩固某新兴产业示范区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8459.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523.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09%;流动资金2935.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1%。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085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587.53万元,税金及附加289.43万元,利润总额4270.47万元,利税总额5148.93万元,税后净利润3202.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46.0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13%,投资利税率27.89%,投资回报率17.35%,全部投资回收期7.26年,提供就业职位406个。
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新兴产业示范区及某新兴产业示范区充电宝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新兴产业示范区充电宝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充电宝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新兴产业示范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0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946.08万元,可以促进某新兴产业示范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13%,投资利税率27.89%,全部投资回报率17.35%,全部投资回收期7.2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7.2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不断提高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比重,有助于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
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
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
公司引进世界领先的技术,汇聚跨国高科技人才以确保公司产业的稳定发展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已形成一支多领域、高水平、稳定性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
公司团队始终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整合公司市场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的资源,将供应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到研发过程,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打造公司研发队伍的核心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作用。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和较快速发展势头。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64.37万元,同比增长19.12%(2866.86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充电宝销售收入为16944.3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8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871.8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1.05万元,增长率24.87%;实现净利润2903.8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3.67万元,增长率18.0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充电宝项目背景分析在共享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涌现。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
如今消费者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携类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充电宝正是这种需求下的衍伸产品,有效解决了这类产品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缺陷。
而且,相对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投入、运营、维修成本都比较低,投资者资本回收率较高,因此,共享充电宝市场备受投资方和生产企业的关注,自2015年首次与消费者见面之后,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从整体市场占有率上看,2016年以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迅猛,很大的冲击了传统的充电宝行业,2018年已有约1.96亿人亿用户在使用共享充电宝,而随着投资方资本的不断注入,共享充电宝的用户基数也大幅扩大,预计到2020年共享充电宝用户将达到4.08亿人。
目前街电、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形成了共享充电宝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从用户数量来看,2019年上半年街电占据大约40.5%的用户,排名第一,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用户规模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分别占据23.6%和20.9%的用户。
从网络口碑来看,街电和来电科技的口碑较好,分数分别为58.6和52.2,怪兽充电评价稍低,为45.4分。
50分以上是正面评价多余负面评价,网民评价偏负面时数值低于45。
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主要讲共享充电宝布局在餐饮领域和住宿领域,2019年上半年34.5%的共享充电宝布置在餐饮领域,20.7%的充电宝布置在住宿领域。
共享充电宝行业中注重技术研发的企业是凤毛麟角。
多数企业更多的是依赖上游的电池供应商和下游的商户渠道生存。
但是,从上游的电池供应商来看,共享充电宝企业如果没有核心专利或技术,也就意味着在产品质量、数量、技术创新等方面要大量的依赖上游电池供应商,对供应链能力的把控是比较弱的;从下游的商户渠道来看,该行业激烈的竞争导致了订单不断分流,价格战频发也给了商户更多的选择,行业竞争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递到商户手里。
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比较单一的,虽然有租赁费用、押金、广告收入、周边产品售卖四种盈利方式,但是更多的企业还是将盈利期望放在了广告收入上。
目前的共享充电宝使用率并不高,如小电科技、街电科技投放的充电箱拥有6-12个充电宝,但日均使用频率不到0.2。
这种低使用率造成租赁费用很低,对于高资本投入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不亚于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