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开题报告表格

论文开题报告表格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但是,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 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女的数量急骤上升。他们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不乏有出 类拔萃者,但也有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导致学业落后、品德不良。这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 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国内外都有相关研究,也引起更多的学者及社会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阅读 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成因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心理原因。 而解决他们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家长创设良好的 家庭环境,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 学生的成长。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1 年 9 月,确定指导老师与论文题目,搜集资料。 2011 年 10 月到 11 月 2 日,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提纲,准备开题报告。 2011 年 11 月 2 日到 2011 年 12 月,整理开题报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写论文初稿。 2011 年 12 月到 2012 年 3 月,跟老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对初稿进行多次修改。 2012 年 5 月,论文答辩,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 :
[1] ]林仙: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年。 [2]吴德清: 《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 [3] 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年。 [4]李玲: 《浅析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J].大众商务, ,2010 年第 3 期 [5]罗尚荣、李晓红: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载《社科纵横》 ,2006 年第 12 期。 [6]查颖: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 1 期。 [7] 王诗堂,王海燕: 《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5 年第 5 期。 [8] 沈阳,罗飞: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 年第 7 期。 [9]常艳春: 《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载《家庭与家教》 ,2004 年第 4 期。 [10]王凤栋、张慧琴: 《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载《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11]邓伟志、徐榕著: 《家庭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2]胡雯洁: 《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 学,2006 年。 [13]张开荆: 《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14]陈会昌、许晶晶等, 《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3 年。 [15]林岚: 《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2 期。 [16]张慕蕴, 《完全家庭与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 年。 [17]A.Patten,J.Cristian et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mia Adolesecent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Jdolesecent Health,1997. [18]Berry,S.B.&A.J.Kahn.What Europe Does for Single—Parent Families.The Public Interest,1988.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记录人: 年 月 八、开题答辩小组意见: 日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九、系(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研究方法: 文献法 设计方案: 一、通过网络和阅读相关书籍等途径获取材料,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表现。 二、整理材料,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进行分类。 三、整理分析材料,了解引起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 四、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找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有哪些。 五、将相关研究整理成文。 论文撰写提纲: 一、单亲家庭的概述 (一) 、单亲家庭含义 (二) 、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缺陷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表现及原因 (一) 、心理表现 1、情绪情感障碍 2、性格方面的缺陷 3、人际交往能力差 (二) 、原因分析 1、自身心理原因 2、家庭原因 3、学校原因 4 社会原因 三、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 、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二) 、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三) 、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四) 、家校合作加强沟通,培养学生面对父母离异的对抗挫折能力 案例分析法 调查法 分析归纳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吴柏莉 0805402022 0805402022 教育系 小学教育 王令训教授 王令训教授
学生姓名 学 系 专 号 别 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导教师
2011 年 10 月 20 日
论文(设计)题目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七、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姓名 与 会 人 员 会议记录摘要: 网络上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怎么没有从现实生 活中获取资料呢?建议从身边获取资料。 题目过大,研究的内容太广,没有新颖,建议换一个切入点,针对某一方面来写。 职务(职称) 地点 姓名 职务(职称)
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目的:1.希望能唤起社会公众意识,给单亲家庭子女更多的关爱。 2.希望通过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研究能引起家长对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视。 3.通过大量阅读、分析调查问卷,探讨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 成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消除他们不健康心理,消除他们的健康心理,使他们能完全融入到我们 的和谐社会中。 意义:1.有助于单亲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意识。 2.有助于学校、社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单亲子女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良倾向,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关 心单亲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单亲子女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关研究动态: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很渊远的历史。 国外对单亲家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关于单亲家庭的分析目前主要有交换理论、社会等 级理论、 冲突理论以及符号互动论。 国外对单亲家庭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都侧重于对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的研究, 只有少数学者侧重于对单亲家庭父母的研究。总的来说结论不外乎两种倾向:单亲家庭“无影响论”和单亲家庭 “有影响论” ,但大多数学者在关于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问题上所持观点为“消极影响论” 。Patten(1997) 等人对单亲与完整家庭青少年的抑郁情况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单亲家庭比完整家庭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倾 向,且单亲父亲家庭子女抑郁程度更高。另有学者认为父母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单亲儿童的 自我概念发展、认知能力发展都低于双亲家庭儿童(Berry 1988) 。 近些年,我国很多学者也极为重视关于单亲家庭的研究,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家庭中父(母)的缺失会对儿 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陈会昌等(2003)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发现,单亲 家庭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在问题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表现 突出;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高于完整家庭,主要表现为孤僻、退缩及社交不良等;学习升级交叉自我意识很消 极,在应对压力时采用消极的方式,有着更高的犯罪率及自杀意念。张慕蕴(1992)在《完整家庭与离异家庭 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中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无论在同伴关系、学习、品德行为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消 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均高于完整家庭的儿童。胡雯洁(2006)在《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的归因研究》中发现,单亲家庭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而男孩比 女孩更容易冲动。由母亲抚养的单亲青少年比单父家庭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自己的见解: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的破裂而导致的, 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关注以及漠视都会影响他 们的心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我发现有许多的文献都侧重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来研究的,从周围环境来分析 研究的比较少。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对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的研究,而关于父母亲离异对子女子心理健康的消极 影响相对比较少;我国的研究侧重于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对于教育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来研究探讨影响单亲子女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以及他们的心 理表现,并针对这些表现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来研究单亲家庭的教育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