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轨道交通车场作业组织
第八章 轨道交通车场作业组织
• 遇下列情况禁止调车作业
– 设备或障碍物侵入线路设备限界时 – 电客车制动系统故障时禁止自身动车 – 禁止两台机车或列车同时在同一条股道上相对移动 – 禁止其它有安全隐患的调车作业
• 其他注意事项
– 取消进路
– 不得调动挂有禁动标志牌(或红闪灯)的车辆或列车
– 段内驶过平交道之前,必须一度停车 – 调动车辆或列车前要先检查线路及车辆
天平车辆段
太平车辆段
8.1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材料总库、 教育培训中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中 各项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的场所。 • 服务对象包括移动设备、机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轨道、 桥梁、隧道、房屋建筑等固定维护设施和部门。
超声波洗涤机
修理加工设备:
不落轮镟床,轮对压装机
整流子下刻焊接机
轨道打磨机
洗车设备
不 落 轮 镟 床
检测设备:
超声波轮对探伤仪
轮缘轮距测量仪
车门驱动空气压力测量装置
试验设备:
列车静调试验台
转向架试验台等各种试验台
弹簧检测机
转向架 提升机
轮对压装 试验台
转向架综合 装试验台
车 钩 缓 冲 器 试 验 台
车辆缓振 器试验台
• 8.3.2 车辆检修制度及周期 • 检修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轨道交通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技 术状态,使车 辆具有短期、中期、长期的有效性和可靠 性,从而实现安全运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国内几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制度 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修采用的是“计划性维修”与“故障 性维修”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采用的是以时间或走行公里为基准的 计划预防检修体制。
• 牵引机车及工程车驾驶
• 8.5.2 列车运转流程 • 1、列车运转流程
编制并下达发车计划 列车 出场 检修交车,确认计划
列车正线运营
司机出勤 列车 入场 列车检查 列车出库 发车作业
列车 检修和整备
• 8.5.3 调车工作 • 1.调车工作的领导指挥系统
2.调车工作组织原则 (1)车场内的调车工作由运转值班员统一领导指挥。 (2)运转值班员或信号值班员在交接班时应认真确认股道、 线路存车数、停留位置。根据运营计划、施工计划、车辆 检修或整备计划、车辆调动需求等制定阶段调车计划。
• 洗车线:用于车辆清洗作业的线路,一般安装自动洗车机,列车以低于3或
5km/h的速度通过洗车设备即可完成车体清洗。
• 牵出线:用于车辆段内调车作业的线路,根据车库的位置,牵出线通常设置
1~2条。
• 试车线:用于车辆定修、架修后动态调试的线路。 • 静调线:用于新车停放及静态调试的线路。 • 联络线:与铁路接轨的线路,用于车辆、设备等的调运。
• 1. 2. 3. 4.
2、综合维修中心设置的原则 可分设车间,也可设立综合维修车间和流动班组 规模合理 正线、车站设备现场作业为主;送修为辅。 可多线公用车辆段
• 3、综合维修中心的车间组成 (1)机电车间:供电工段和机电工段 (2)修建车间:建筑工段和桥隧工段。 (3)工务车间 (4)接触网工区 (5)通号车间
(2)可靠性维修理论 可靠性维修理论通常以在某一时间段或走行公里内的故障数 量来表示。
影响运营业务 乘客
①对关键部件和系统采用冗余设计;
故 障
影响运行计划
列车正点 和利用率
②采用成熟技术保证投入使用后可 以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标准; ③实行定期维修,防止关键部件性 能的恶化。
影响维修成本
维修
分散维修方式
2.车辆运用生产岗位 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乘务组、运转值班室、信号控制室、工 程车辆组和技术室后勤。 • (1)运转值班室
• 运用列车安排、乘务人员调配、行车信息搜集统计
• (2)乘务组
• 安全驾驶列车,并配合车辆调试验收保养
• (3)信号控制室
• 车辆段和停车场行车指挥、进路排列和列车接发
• (4)工程车辆组及列车救援
(3)除电动客车自行驱动转线、洗车作业外,其他调车作 业都至少两人:司机(兼调车指挥人)和调车员。 (4)场内调车作业不得与接发车作业相抵触,在接发车时 段内一般不安排任何调车作业,影响接发车作业的调车作 业必须在接发车作业开始前一段时间内停止。
3.调车计划的布置和变更 (1)调车计划的编制、下达
• 8.3.3 轨道交通路网中车辆检修设施的统筹规划 1. 线路中既有设施的共享和利用 2. 对规划线路的兼顾和预留
8.5车场内行车作业组织
• 8.5.1 车场行车作业组织
• 为正线运行列车提供各类后勤保障、服务 • 为运营相关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 其他设备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 1.车场行车作业 • 在上级运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按运行图制定的行车计划 完成车辆运用工作。
1.在前期路网规划中,车辆基地的设置需要所在城市在规划和用地方面 的支持,车辆基地用地应统一规划控制,并落实用地计划。 2.车辆基地的选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统一。 3.在保证车辆基地设计能力及功能情况下,原控制用地如有富余,则应 将靠近道路交通便利的地块完整保留,以利于土地的后续开发。 4.车辆基地的土地综合开发计划。
• • • • •
出入段线:连接正线与车辆段的线路。 停车线:用于停放列车的线路。 列检线:用于车辆日常检查的线路,设有检查坑。 镟轮线:在轮对磨耗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对轮对踏面进行镟修的线路。 检修线:用于车辆定期检修的线路,包括定修线、架修线、和临修线等,设
有检修坑,并根据检修作业需要配置车顶作业平台、架车机和起重机等设备。
• 8.1.1 车辆段 • 车辆段是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管理中心 所在地。 • 2.车辆段的必备设施 • (1)停车库(场) • 便捷、安全;数量足够;库内停车为主 • (2)检修库 • (看图分别找出架修库、月检库等)
架修
大修
(3)洗车设备 (4)运营管理用房 (5)维修管理部门 (6)其他设施
2.车辆检修新观念 (1)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寿命周期成本是将车辆寿命期内的总费用保持在最经济的状 态,不仅考虑车辆的购置费,还要考虑车辆技术经济寿命 周期内的所有相关费用。主要包括购置费、维修费和运营 费。 车辆总花费
= 购置费
+
维修费
+
70%
运营费
良好的可达性 预先的组织措施 模块化和标准化技术 故障诊断系统
• 4.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设置与选择 • 车辆段用地布局特点: • 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设备及技术接口复杂、与市政 设施接口密切等特点 • 车辆段建设要求: • 统筹兼顾、布局合理、灵活预留。
占地面积可按0.1~0.13公顷/车进行控制。
• 8.1.2 综合维修中心 • 综合维修中心(简称维修中心)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 各种设备和设施的维修管理单位。 • 维修保养和故障修理 • 1、综合维修中心的基本功能: • 线路、车站、供电、机电、通信、环控。
运转值班员 调车计划 调车作业内容 调车组长 号楼值班员
调车计划
• (2)调车作业计划的变更 • 不超过3钩,并经过信号楼值班员和运转值班员同意。 4.手推调车作业 停车场原则上不实行手推调车。 5.场内试车作业 测试电客车技术性能。 专用试车线、股道试车、非进路试车
调车作业通知单
顺 序
1 2 3
日常维护
列检
月检:
对车辆外观和主要部件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进行全面修理 定修: 预防性的对各大部件技术状态进行仔细的检查 对车上仪器和仪表进行校验 对发现的故障进行针对性修理
定修
月检
架修:
检查和修理大部件
对车辆各部件进行解体和全面检查、修理、试 验、校验 大修: 全面恢复性修理
序 1 2 3
项
目
速度 25 15 15
车辆段内空线牵引运行 车辆段内空线推送运行 调动载有乘客的车辆时
调车允许速度
4
5 6
调动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
在尽头线调车时 在停车库内及维修线
10
10 5
7
8
对货位时
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
5
3
• 8.5.4 车场接发车作业 1.接、发车作业模式 首选 (1)双线双向 (2)出场线/入场线单线双向
• 8.1.3 材料总库 • 轨道交通系统材料、配件、设备、机具、劳保用品等物质 的采购、存放、发放和管理工作
8.1.4 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和管理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职工的技术教育 及培训。
8.2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选址
• 车俩段的规模大小主要由该线路所规划的运营列车的配属 数决定,其次与车辆的技术状况、修程的间隔场地、维修 的范围有关。 • 8.2.1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选址
车辆基地
• 轨道交通车辆段与停车场称为车辆基地。
车辆段 技 术 设 备 运用车辆段 停车场 站场 车库 停车库、列检库、 定修库和架修库 咽喉区
车辆段咽喉区是指 连接车库与正线的 部分,由出入段线 与道岔组成。
检修车辆段
线路
出入段线、停车线、列检线、镟轮 线、检修线、洗车线、牵出线、试 车线、静调线
(1)负责所辖各运行线路内的电动列车运用、检修、整备任务,确保上线运用列车保持状 态良好; (2)确保运营列车准点出场、回库,能顺利进行运用列车的调整; (3)配合维修人员完成列车的保养、维修、调试等工作; (4)安排场内调车作业以及正线开行施工列车; (5)协调场内各专业技术工种在规定范围和规定界面的施工作业; (6)协助正线事故救援工作; (7)编排列车运用计划,按运行图要求配置列车及乘务人员; (8)对车辆乘务人员及站场行车人员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