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诉讼管理操作指引(章节版)

诉讼管理操作指引(章节版)

诉讼案件管理操作指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一审案件
第一节管辖
第二节委托
第三节起诉
第四节答辩
第五节举证
第六节质证
第三章二审案件
第四章执行案件
第五章诉讼台帐
第六章附则
诉讼案件管理操作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管理行为,严格办事程序,有效规避公司经营风险,及时处理公司诉讼案件,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结合公司诉讼实践,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诉讼案件,指集团公司、项目公司与外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通过诉讼、仲裁方式诉诸法律解决的民事纠纷。

第三条集团公司、项目公司所涉全部诉讼案件,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权限分工表》,由集团、地区公司处理,另有规定除外。

第二章一审案件
第一节管辖
第四条民事诉讼案件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第五条作为原告,原则上选择较熟悉的法院/仲裁机构管辖。

第六条作为被告,对于下列案件之一,一般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一)迟交楼集体诉讼案件;
(二)迟办证集体诉讼案件;
(三)劳动争议案件;
(四)原告要求赔偿的金额已经确定,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可以拖延付款时间;
(五)法院给予举证期限较短,我方无足够时间搜集证据;
(六)其他根据诉讼需要需提出管辖权异议的。

集体诉讼案件,指案件数量在三件或三件以上。

第二节委托
第七条授权委托书,诉讼中,是指委托代理人取得诉讼代理资格,为被代理人进行诉讼的证明文书,其记载的容主要包括委托事项和代理权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

第八条授权委托书的格式,原则上按照公司提供样本,一般对代理人给予特别授权。

第九条即使有特别授权,庭审过程中,涉及案件实体或者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程序,承办人必须征得公司领导同意。

第三节起诉
第十条民事诉讼案件的起诉,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

第十一条拟起诉的案件,在起诉前须准备如下诉讼材料:
(一)起诉状、证据材料按被告的人数+2准备副本(含留存一份备用);
(二)证据材料,按顺序编号,列出证据清单,并说明证明目的、证据来源;
(三)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明书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代理人复印件。

如果是境外公司起诉,授权委托书须经相关机关公证;
(四)其他根据诉讼需要需准备的材料。

对于诉讼材料(三),因属于办案的手续性材料,可在公司审批是否起诉过程中准备。

第十二条诉讼材料准备齐全后,报公司领导批示是否起诉。

如起诉,须及时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第十三条法院立案后,根据法院缴费通知单,及时办理付款审批手续并缴费。

第十四条法院出具的缴费凭证,留复印件备查,原件交付财务部门存档。

第四节答辩
第十五条答辩是相对起诉而言的,是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答复和辩解。

第十六条对于诉讼案件,无论案件大小,都需形成书面的答辩状,做好应诉准备。

第十七条答辩状的容,必须针对起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抓住关键进行答复和辩驳。

在辩驳中,申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提出证据,阐明法律依据。

第十八条开庭前建议不提交书面答辩状,避免对方在庭审前就知我方诉讼观点。

开庭后根据诉讼需要决定是否提供,但必须在开庭前形成书面的答辩状。

第五节举证
第十九条无论我方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必须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完成举证。

第二十条证据材料的收集,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发出工作联系函、协助函等形式取得。

第二十一条根据收集的证据材料,分析案件法律关系,决定是否反诉,如反诉,须准备反诉材料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如不反诉,则在举证期限递交证据。

第二十二条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完提出申请。

第二十三条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10提出申请。

第二十四条证据原件在开庭前一天借出,开庭后应立即归还。

第六节质证
第二十五条对方提交的证据,质证时首先必须核对是否有原件。

第二十六条原件核对一致的,则从关联性作出对我司有利的解释。

第二十七条对方提供的复印件,原则上对“三性“不予认可。

第二十八条对方提供的复印件,如对我方有利,则可对真实性认可,并作出对我司有利的解释。

第二十九条庭审过程中/后,发现有新证据的,作为反驳证据及时提供法庭。

第三十条庭审过程中,由于有的案件案情简单,法律关系明确,单从判决容看,很可能会出现对我司不利的判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在可以减少公司损失的情况下,建议调解或者和解结案(须撰写“XXX案件是否调解结案的请示”,报公司领导批示)。

第三十一条庭审完毕后3天提交代理词。

代理词的容主要是对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焦点、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指明双方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论述的观点要鲜明、简洁、全面客观,驳论与立论并重。

第三章二审案件
第三十二条一审判决出来后,无论是否上诉,必须立即撰写“xxx 案是否上诉的请示”,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以及判决结果,中立的提出是否上诉的建议,然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决定是否上诉。

如果不上诉,则需及时履行判决容,以避免产生额外费用(如执行费、利息等)。

第三十三条如案件上诉,经办人员须掌控好时间,及时跟进,以免过了上诉期。

第三十四条上诉状及相关材料的准备、答辩、质证等基本同一审案件。

第四章执行案件
第三十五条如判决已经生效,在对方不主动履行判决的情况下,我司须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申请强制执行须准备如下材料:
(一)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准备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明书、授权委托书、代理人复印件等。

被执行申请人是法人的,还须提供其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具有强制执行容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

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加盖承办法官的法律文书生效章,如果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一、二审法院的法律文书皆需提供。

(四)被申请执行人财产线索清单。

对于财产线索,主要是被执行人是否有房产等不动产财产、银行账户、汽车等价值较大财产等。

已经对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复印件一份。

第三十七条执行过程中,须经常与经办法官联系沟通,了解执行动态,及时跟踪,及时汇报。

第三十八条我方作为被执行人的,可以通过与对方、法院协商,提出方案,延长付款期限。

第五章诉讼台帐
第三十九条为便于管理、查询、跟踪案件的基本情况,经办人员必须建立诉讼案件台帐。

诉讼台帐应当客观、真实、完整,能够反映纠纷案件处理的全貌。

第四十条诉讼台帐的容须包括案件当事人、案由、诉讼标的、收案时间、开庭时间、经办法官、案件最新进展等容。

第四十一条针对具体案件,须做好案件材料的整理、案件进展的跟踪,填写“案件材料目录表”和“案件跟踪表”。

第四十二条诉讼案件结案后,经办人员应当制作结案报告,入卷备查。

第四十三条对承办案件中反映的管理问题、经营风险,经办人员应及时向直接领导提出法律意见或有关建议,必要时形成书面文件上报。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在案件管理和处理过程中,有关知情人必须保守案件涉及的商业秘密和其他秘密事项。

第四十五条本指引由集团法律室解释。

第四十六条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