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任务教育报告材料
2014年第1期
思想政治工作部 2014年3月28日
编者按:2013年,是公司改革发展开局之年。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着眼长远发展科学定位,广大职工讲大局、讲奉献,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同心同责干事立业,克服了增产3万吨、压减成本751万元、油公司体制改革开局复杂等诸多挑战,超额完成了油田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公司改革升级第一年取得圆满成功。
为使广大干部员工深入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公司通过调研、座谈、问卷等形式,对2013年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对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
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及时把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公司改革发展上来,同心共创科学高效和谐新鲁胜!
2013年公司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一)
(供向员工群众宣讲用)
1、2013年公司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何?
2013年,公司保持总体安全稳定和谐局面。
全年生产原油51.9万吨,超年初计划1.4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全面完成了超产保效任务,顺利实现了原油生产过50万吨的目标。
实现销售收入 21.18 亿元,原油单位操作成本 850.18 元/吨,内部利润超油田指标1226
万元。
新建(增)产能8.5万吨,综合递减11.3%,含水上升率1.4%,单井产油和主要开发指标同期相比均有大幅提升,部分指标跃升到油田前列。
2、2013年公司勘探开发取得哪些新进展?
①资源勘探。
公司坚持“精查细找,抓整拾零,逐层梳理”的原则,围绕垦东47、大80和车66等三个区块开展,通过精细油藏描述与成藏规律研究,预测有利含油面积5.9km2,地质储量620万吨。
针对牛871、滨509、高54等3个具有滚动增储潜力的区块进行滚动勘探部署,落实地质储量470万吨。
②产能建设。
公司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深化油藏认识,强化跟踪分析与运行管理,在牛871块浊积岩油藏开发、滨509块热采稠油开发、王68东新区产能建设等重点工作均取得新突破。
2013年全年新钻井79口,投产65口,年产油6.58万吨,新建(新增)产能8.5万吨。
与去年相比,单井初产提高2.2吨,平均单井年产油增加232吨。
3、2013年公司在开发管理上取得哪些新成绩?
①开发基础趋于牢固。
公司全面开展了“开发基础提升年”主题活动,成立了5个项目组,确定了以地质开发,采油工程,单元目标为主的3大类32项量化考核指标,通过活动使干部职工开发意识、技能逐步提升,采油、集输、作业、注水等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公司注采对应率由62.8%提高到82.2%,提升20个百分点;分注率由2012年底的69%上升到目前的89.2%,有效的提高注水效率,改善了注水区块的开发效果。
在油田“比学赶帮超”评比中,公司吨油气综合能耗、注水层段合格率、水质达标率等多项指标从一季度的靠后上升到目前前三名。
②开发理念得到强化。
针对公司开发基础相对薄弱的不利局面,
公司重点从资料录取完善、地质研究、开发数据库建设和地质建模数模、老区开发动态分析等多个方面推动基础提升工作。
先后完成了胜坨,牛庄,尚店,高青,金家等5个油田12个区块的精细统层对比和储层描述工作,绘制以构造图、小层平面图、油层等厚图、油藏剖面图等各类地质图件255张,精细解释地震剖面156条,地质研究工作真正实现了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多层次、全方位跨越。
4、2013年公司经营管理有哪些创新提升?
①投资管理逐步理顺。
公司紧紧围绕“抓改革、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的中心任务,以生产经营计划为抓手,做好投资计划的规范化管理。
以项目组形式运作,实施责任追究制,严格项目运行的监督、考核,并跟踪项目进度,监督控制投资计划运行,实现规划计划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在投资上,加强规划和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坚持“三同时、四评价”工作提前介入、提前完成。
优先向保增效、强化稳产基础、促进长远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油田建设的项目上倾斜。
全年完成投资68621万元,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②经营管理日趋规范。
稳步推进业务流程建设。
重新梳理了工作流程、职能界定、制度体系建立等基础工作,修订了11类重点业务71个流程,修订控制点591个,逐步规范管理行为,推动业务管理方式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
完善标准化制度建设。
在对公司生产与经营管理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基本制度体系,完善了勘探开发、生产经营、QHSE管理等六类150多项规章制度,成立了35个委员会,为公司规范经营管理奠定基础。
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
公司注重绩效考核与“比学赶帮超”活动的有机结合,将考核兑现与基层效益、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紧密挂钩,通过“开发基础提升年”主题活动,精心搭建赶超平台,畅通比学渠道,将对标评标与绩效考核融为一体,使公司各项开发指标均得到明显提升。
③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明显。
面对产量增加成本压减的巨大压力,公司注重效益,强化全面预算运行机制,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加强作业、材料、外委维修等重点费用的过程控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费用。
一年来,公司非生产性费用压减751万元,完成全年挖潜增效任务。
同时公司全面梳理查找挖潜节点,坚持以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降本增效,有效降低了能耗、运费、电费、作业费等。
在新区块增加,维修量增大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对比节约维修劳务费80万元,运输费较预算节约508万。
5、2013年公司在改革发展上有哪些新举措?
①油公司体制稳步推进。
坚决落实油田“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确立了“公司—管理区—班组”管理体制。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的原则,实施“小机关、大机构”改革方向,压扁管理层级,机关部室由原来的13个精简为6个,形成了6个机关部室、2个直属中心、1个综合大队、7个生产管理区的组织发展框架。
②人力资源优化整合。
严格按照油田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先后开展了副总师、机关科级干部、管理区科级干部、管理区班子副职的竞聘工作,全年竞聘上岗23名科级干部、8名管理区班子副职,同时对机关部室人员进行了精简、整合。
在此基础上,对管理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整合,全面调整了管理区干部,设置了“综合办公室、技术办公室、生产办公室”,管理区班子全部配备到位。
③明确职责提高效率。
公司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为中心,开展了责权利界定、绩效考核等工作,明晰各层级职责定位。
机关部门实现职能转换,以管理和服务为主,将运行职能下放管理区,并赋予管理区相应的权力,最大限度的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