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在文化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季整改措施篇一: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艺术表演团体是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文化机构,涵盖了戏曲、话剧、歌舞剧、木偶、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大力开展艺术创作和生产,在繁荣演出市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艺术表演团体总体发展情况(一)机构人员稳步增长20XX年,全国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864个,比上年增加725个。
分层级看,中央级16个,省级258个,地市级765个,县级5825个;分类型看,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艺术表演团体2435个,占35.5%,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艺术表演团体4429个,占64.5%;分剧种看,戏曲剧团2451个,占35.7%,是全国最大种类的艺术表演团体。
近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22.07万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增长6.0%。
(二)创排和演出条件有所提升近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加大了对公用房屋、排练场所的建设力度,院团演出硬件设施条件有所改善。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公用房屋建筑面积465.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8.87万平方米,增长1.9%;排练练功用房128.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8万平方米,增长7.7%。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各地纷纷兴建了一大批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艺术表演场馆,也为艺术院团提供了很好的演出保障。
20XX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112个,比上年减少25个;观众坐席数161.73万个,比上年增长2.8%;演出场馆面积743.5万平方米,增长10.8%。
为进一步方便剧团送戏下乡,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真正解决艺术表演团体演出难、转点难、搭台难的问题,20XX年,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实施了流动舞台车工程。
截至20XX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为剧团和基层文化机构配备了969台流动舞台车。
流动舞台车的配置,极大地方便了院团为基层群众进行舞台艺术表演,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
20XX年,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共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1.41万场次,观众人次1.14亿人次。
(三)演出规模持续增加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进一步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精品,演出场次持续快速增长。
20XX年,全国6864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137.15万场次,比上年增加17.04万场,增长14.2%。
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平均每团演出199.81场,比上年增加4.16场,增幅2.1%。
演出场次的持续增加,带来了观众人次的连续增长。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观众人次8.85亿人次,比上年增加6740万人次,增长8.2%。
从20XX年以来的情况看,除20XX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年演出观众人次小幅回落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四)演出收入快速增长演出市场的扩大,观众人次的增加,带动了艺术表演团体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20XX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总收入128.76亿元,比上年增加14.81亿元,增长13.0%;全年演出收入34.27亿元,比上年增加5.45亿元,增长18.9%。
(五)社会效益有力彰显近年来,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在大力开拓演出市场的同时,通过“文化下乡”、低票价演出等方式,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出艺术院团面向基层、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同时,为加大对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性演出的扶持力度,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九部委于20XX年1月份印发了《关于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财政加大对到城市社区、工矿企业等基层进行公益性演出团体的补贴力度,切实做到“月月有公益场,场场有低价票”。
20XX年,全国各级财政补贴2.28亿元,开展公益性演出5.67万场次,比上年增加6660场次,增长13.2%;演出观众人次68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2万人次,增长20.2%。
(六)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全国文化系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数量逐年增长,转企改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XX年底,全国文化系统承担改革任务的2086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有461家完成转企改制,转企完成率达到22.1%。
转制后的艺术表演团体,按照“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推动院团发展的工作机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新进展。
二、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特点(一)县级院团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演出市场的快速发展,县级院团作为长期面向基层群众,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20XX年,全国县级艺术表演团体5825个,占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机构数比重由20XX年的74.2%提高至84.9%,其他各项业务指标也显著提升。
近年来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所占比重情况(单位:%)年份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二)赴农村演出比重提高为保障我国广大农村群众能够及时观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全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加大了对农村的文艺演出力度,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20XX年文艺院团共赴农村演出84.67万场次,比上年增长14.3%;农村观众人次5.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3%。
赴农村演出场次占全部演出场次的61.8%,比重比上年略有提高。
机构数74.276.383.284.9演出场次78.377.782.983.6演出观众人次75.371.978.577.0演出收入41.235.951.148.9(三)文化部门所属院团自身造血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全国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乘着文化体制改革东风,深入推动内部机制改革,积极开拓市场,自身发展能力极大提高。
20XX 年,全国2597个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收入17.6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7.6%,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拨款67.92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67.8%,比上年降低了1.8个百分点。
作为衡量院团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20XX年全国文化部门2421个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艺术表演团体经费自给率为31.9%,高于去年1.9个百分点,自20XX年因遭遇金融危机而造成艺术演出市场整体疲软的态势已基本得到改善。
篇二:文化部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办事指南之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部关于发布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的通知为使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更加规范、运行更加高效,方便行政相对人和审批工作人员掌握项目审批的全部流程,文化部依据有关法规,分别编订了14个文化市场行政审批项目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
办事指南用于为行政相对人申请审批提供指导,业务手册用于为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审批业务提供参考,通用文书格式样本用于审批需要使用的文书。
请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参照上述文本格式,结合实际编制发布本地版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等。
上述文件的电子版请到文化部网站(http://)下载。
特此通知。
文化部20XX年8月28日文艺表演团体办事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设立文艺表演团体的申请和办理。
二、申请事项事项:设立文艺表演团体的申请。
分项:设立、延续、注销、补证。
三、法规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文化部关于做好取消和下放营业性演出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
四、实施机关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设立文艺表演团体的审批,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受理窗口负责申请受理、证件送达。
五、审批数量无数量限制。
六、审批条件有与其演出业务相适应的专职演员和器材设备。
七、申请材料(一)提交申请除当面提交外,申请材料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政务等途径提交,也可委托代理人提交,经受理窗口现场确认后,当场办理:1.申报资料按本办事指南申请表载明的顺序排列;2.申请材料的复印件应清晰;3.所有材料为a4大小,有特殊规定除外。
(二)材料清单1.设立(1)设立文艺表演团体申请登记表;(2)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工商营业执照;(3)经营地址的房产证明及租赁合同;(4)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简历及身份证明;(5)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证明,可以是:中专以上学校文艺表演类专业毕业证书、职称证书、演出行业协会颁发的演员资格证明、其他有效证明;(6)与演出业务相适应的器材设备书面声明。
2.延续(1)文艺表演团体延续换证登记表;(2)原《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正、副本;(3)企业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4)最近2年的营业情况报告。
3.注销依申请注销:(1)注销申请书;(2)原《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正、副本。
有以下情况的,依职权注销并向社会公告:(1)到期未申请办理有效期延续换证的;(2)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4.补证(1)补证登记表;(2)登载遗失声明的报刊或原《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正、副本未毁损部分。
(三)配套制度1.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1)审批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5)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批准的;(6)依法可以撤销行政审批决定的其他情形。
2.主动变更或撤回申请人在文化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审批决定之前书面申请撤回行政审批申请的,应当终止行政审批,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有权在审批程序过程中主动变更或撤回申请。
八、决定公开自作出决定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实施机关官方网站公开。
申请人可以按照网上公开的领证期限或短信通知,并携带有效证明来领取决定文书。
九、法定时限受理期限:5个工作日。
材料齐全的,当场受理;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全部材料;超过受理期限未答复的,视为受理。
办理期限:20个工作日。
十、批准文书《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有效期2年。
文艺表演团体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等许可证载明事项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持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原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正(副)本,到原发证机关换发许可证,文化主管部门不再履行变更审批手续。
文艺表演团体需要延续《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部门书面提出延续申请。